雍正十七年,三月十六,宜婚娶,这一天是玉梨蕊大婚的日子,这一天她将从小小的镇国将军府嫁到怡亲王府,成为大名鼎鼎的十三爷的儿媳妇,在那里住上大概一年,然后到另一个贝子府,开始新的生活。

  是的,怡亲王的孩子众多,在他第四个儿子开始成婚,他就很是利索的分家了,在城里买下了好些的府邸,有些还是皇帝友情赞助的,都是敞亮大气的五进宅子,作为除了老三这个嫡子世子之外的儿子们的产业,一人一座,就是田产和铺子也很是利索的分了出来,并且明确的标示出,儿子们除了世子以外,成亲一年后就可以住到自己的宅子里了,家里还要给小儿子们和女儿们住,住不下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吧!

  说来着老爹没死就直接分家产,分开住的还真是少见,当时不知道惊呆了多少人,就是雍正也有点傻眼,不过人家怡亲王理由很充分,第一,人口太多,住不下,第二,生怕这儿媳妇多了,妯娌间有什么不愉快,第三,生怕他对于其他孩子有所偏爱,而威胁到世子的地位,需要未雨绸缪。第四,为以后做准备,免得自己万一哪天撒手了,这些兄弟们为了家产不和。

  其实玉梨蕊却知道,这是怡亲王聪明的地方,他这是在把自己的家底分薄,为孩子们留后路呢。就是权势上,这些年也分出了不少给了几个弟弟,毕竟那些什么二十以后的弟弟一个个都长大了,虽不及他和皇帝感情好,但是也是兄弟不是,特别是老二十四,更是和皇帝亲近,把权利分散些,一方面是他能轻松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后万一新帝即位,对自己家没有太多的防备。

  这些年里这些事情他都在默默的做着,不着痕迹的已经减少了不少的事情,手里的权利分出了近一半,如今这孩子们在分开,在皇帝的眼里,就不是整个儿怡亲王府抱成团的架势了,相对的,这些孩子也能得到皇帝的重用。虽说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程度,却也不至于成了纨绔。

  有这样一个大家长在,玉梨蕊对于自己将来的平静生活有了一定的期待也是可以理解的,最要紧的是在当初玉吉哈升上四品的时候,萨科达氏就和池嬷嬷一起开始了布局,在符合玉梨蕊婚配条件的人家家里慢慢的渗透进了一些下人,虽然不多,只有一两个,职位还大多是不重要的地方的寻常下人,不过这些人都是萨科达氏从玉梨蕊身边开始出现池嬷嬷这个人开始就慢慢寻摸的,有些是受过哈斯家恩惠的,有些是流民,有些是孤儿,有些是乞丐,这些人的来源保证了对于雪中送碳的哈斯家的忠诚。

  随着玉吉哈的官职一步步的往上走,在大清的

  名声越来越响亮,这些下人们也慢慢的开始往中等甚至是贵胄家渗入,等到玉梨蕊选秀通过了二选开始,一般的亲王贝勒家里也慢慢的进入了一两个,在确定了玉梨蕊的婚事后,在弘晓未来的贝子府已经直接送进去了5个,而怡亲王府的各个分家的儿子家里也有了一到两个人。已经做到了一个都不能漏的地步。

  这也是作为娘家,作为母亲能做到的嘴关键的一步,甚至在玉梨蕊指婚后,萨科达氏又进宫了一次,向皇后求了一个嬷嬷回来,准备和玉梨蕊的奶嬷嬷杨氏一起给玉梨蕊做陪嫁嬷嬷。就是玉梨蕊身边的陪嫁丫头也重新选了一遍,原来的几个都配了人,作为陪房跟过去,因为玉梨蕊曾经说过,身边最了解她的估计就是这些丫头了,很担心她们以后万一为了爬床而背叛。

  萨科达氏所做的一切都让玉梨蕊很是感动,当出嫁这一天来临,这么些年的平静表情被打破了,玉梨蕊哭的满脸的泪花,脸上的妆更是花了一次又一次。

  “一梳梳到尾,夫妻白发齐眉…”

  全福太太一边梳头,一边念着祝福的词,边上的萨科达氏眼睛通红,她昨晚那是一夜没睡,自己捧在手心里的丫头就要走了,出嫁了,成了人家家的人了,她心里就像是剜了一块肉出去。疼的不行!

  搂着边上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情的玉梨香,侧过头,偷偷的抹了抹眼睛,露出勉强的笑容看着一身红衣的玉梨蕊。不敢出声,生怕一开口眼泪就停不住。

  “额娘,大姐,好看。”

  玉梨香含着手指,满脸的惊奇,看着和平常不一样的大姐,笑嘻嘻的依偎在萨科达氏的怀里,时不时的回头,看看周边一下子多出来的人。今天家里人真多,真热闹!自己也穿了好看的衣裳呢!

  萨科达氏把小女儿的身子扶正了,伸手拿出了一对红玉镯子,往玉梨蕊的手上套:

  “这是你阿玛从南面得来的,说是你出嫁时带着正好。”

  说话间,眼泪又下来了,也顾不上擦。玉梨蕊更是一听就想落泪,身边的丫头连忙递上了帕子,玉梨蕊没有接,生生的忍了,绽开一抹笑颜。

  “额娘,别哭,我会好好的。”

  “嗯,好好的。好好的,我的乖宝一直都会好好的,你最聪明了,一定能好好的。额娘相信你。”

  说着忍不住还是搂住了玉梨蕊。气氛一时间充满了别离的哀伤。玉梨蕊忍不住想要打破这样的压抑,想了想,开着玩笑说:

  “阿玛额娘给我准备了这么多的嫁妆,我怎么会吃亏?是不是?”

  这可是真话,虽然因为品

  级的问题,只能有78抬,不过萨科达氏可是把每一抬都装的满满的,这些年,家里的什么紫檀,什么乌木,什么金丝楠,什么黄花梨,一样样的都是值钱的东西,给家里也换来了不少的好东西,珠宝玉器,说穿了也不过是用钱就能买来的,药材更是不缺,家里有药铺,谁也不会多想,布匹绸缎,宫里皇后赏了好些,玉吉哈去福建什么的回来的时候,经过江南,也是顺路带回来不少,土地庄子,那更是别说了,是人都知道,在这上哈斯家是权威,权威会少了庄子?这次陪嫁就有两个。虽然不过是十顷的庄子,不过和当年才百十亩地来说,这也是大数字了,那可是直接千亩地啊!是哈斯家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了,还有两个药铺做陪嫁,在京城的大户人家里这也是不错的了。更别说那些做嫁妆家具的,更是直接就用上了黄花梨!这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再加上皇帝也考虑到哈斯家的家底,怕弟弟家到时候不好看,赏了些宫里的贡品瓷器让皇后做添妆,还有玉润行伺候的六阿哥弘瞻的额娘,谦嫔给面子,给的添妆,一套白玉头面,裕妃给的两件古董字画,和亲王福晋给的红宝石头面一套,其他几家交好的夫人零碎给的绸缎,首饰,盛京老家送来的上好的熊皮子什么的,已经很够看了。

  顺带说一句,这可是嫁给爱新觉罗家,皇家,老家怎么可能不重视,说起来那就是和皇帝也是亲戚了不是?哈斯家和萨科达家那是兴奋的折腾了很久,这才折腾出了这么一出,京城可能什么都不缺,不过这皮子估计玉吉哈家事不怎么够的,这不,多贴心啊!送的绝对及时啊!让玉吉哈感动了一把,决定以后回礼也要多用心。比如银票什么的。

  晒嫁妆的时候,很是让观礼的人看的吓了一跳,大家都以为哈斯家家底不怎么的,还以为这次怡亲王家娶了个寒酸的媳妇,没想到啊!虽然古董字画少了些,不过还是用了一箱子杂学书籍凑数,也是可以了,说明这新娘子有学识不是!其他的也是样样都是拿得出手的,很是可以了,和其他几个妯娌比也没差什么。

  其实这已经只是为了顾及到哈斯家的底蕴人尽皆知的问题才精简的,不然估计还要多些呢,不过萨科达氏为了这个,一直觉得委屈了自家闺女,偷偷的把压箱银子提高到了30000两。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玉吉哈虽然只是个没什么大油水的官,可是好歹人家那也是全国农业领头人,每年向他请教的不计其数,或者想要他多家指点的人家也比比皆是,人家来请人,人情往来的,也不可能让他白跑不是,多少也有些孝敬,绝对的积少成多啊!再后

  来到了工部,那是大油水的部门,虽然他本分的有些让人无语,检查工作细致,不贪污,不过这过手的什么冰敬,碳敬,过年过节的补贴什么的还是很多的,前前后后十来年有这些家底也不为过。

  再加上玉梨蕊弄出来的药材和木材,其实玉吉哈家家底已经很厚实了,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

  鞭炮炸响,一身贝子礼服,满面红光的弘晓骑着高头大马来了,闹哄哄中玉梨蕊被身边的人搀扶着进了轿子,在起轿的那一霎那,眼泪终于还是留了出来,一滴一滴的滴落在喜服上,晕染出深红色的花朵,娇艳无比。

  而大门口,萨科达氏拿着刚刚泼了水的空碗,神情空洞的看着远去的轿子,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要不是边上池嬷嬷扶着,说不得就能当场摔倒在地上。就是两个自认为已经是男子汉的小子也红着眼睛,不肯进门,玉梨香更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大哭大闹,吵着要姐姐。把奶嬷嬷和丫头们吓了个半死。

  从此一家骨肉分为了两家,玉吉哈实在受不住了,转身快步走了进去,伸手撑着回廊上的柱子,也无声的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