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重回末世,携手共白头【完结】>第114章 未命名草稿

  “雾蒙蒙的,不戴口罩感觉呼吸一口气,就喝了一口水,鼻子好难受,跟呛水进了鼻腔一样。”

  “对,还好我奶平时节约,啥都不舍的丢,用坏的雨伞,那伞架子卖废铁卖了,好的雨布通通都拆掉留了下来,口罩用雨布做,比其他粗做好多了,不会湿得特别快,也不用过一会就拧一下水出来。”

  “伞布做口罩?好家伙,我怎么没想到,我家好像还有骨架坏了的雨伞,立马叫我妈拆了做口罩。”

  “学到加一”

  “谢谢分享,我也学到了。”

  群里不断地有人在发消息,之前发消息延迟,随着时间的推移,雾还是弥漫着没散开,但是大家的手表,发消息延迟的状态好了。

  应该是上面又升级了信号,所以手表接收信息才会不再延迟了。

  不下雨,太阳好像也看不到的模样,空气中到处都是一片雾,能见度极其的低。

  雾附着在植物上,或者屋檐上,形成水滴,滴滴答答地落在地面。

  又从地面被温度蒸发,形成新的雾,这么一循环,浓雾只多不少。

  家家户户现在能不出门就一定不出门,开门会带进新的雾气进来,家里特别潮湿,堆积在家里的干柴,因为潮湿,长起了蘑菇,那蘑菇,一看就不是能吃的,一经发现,就赶紧丢火炉烧了,唯恐蘑菇的雹子到处传播,还被人体吸进肺里。

  最让人没办法接受的是家里的被子还有衣服,潮湿发霉,还好各种菜干是真空包装的,不然损失惨重。

  这次雾霾带来的潮湿,损失最大的,估计就是抽烟的那群大老爷们了,他们的精神口粮发霉了。

  虽然他们想洗洗继续抽,但家里人谁都不敢让他们这样干,为了除掉后患,把那发霉的烟叶子,直接丢火炉里烧掉了。

  现在的现象有点难,不点火炉子,家里太潮湿了,点了火炉子,家里又热。

  收集空气中水分子的机器,没日没夜的工作,水量非常充足,家家户户储水量已经饱和了。

  所以,那多出来的水,他们就排了出去,这样排出去的水,又成了蒸发成了雾,完全是一个死循环,真是让人一个头两个大。

  唯一的好消息,或许就是村里岩石上的那青苔一号又出现了。

  这次收集青苔一号,所有人都没办法围观了。包括工作人员,都是通过机器设备,远程操控收集的。

  另一个就是,围墙上的那补肝果藤蔓,从围墙上,长到了围墙周围的地面,好像形成了很多新的植株。

  它们落地的藤蔓,在泥土上扎根,成了新的植株。

  新的植株又开花结果,还像草莓一样继续走茎。

  从沅家的院子里,再到围墙外面,它们把地面铺满了。

  官方特意问了一下沅家人缺什么,他们用无人机送过去,希望他们一家子都暂时别出来,避免踩到了遍地的藤蔓。

  他们周围离着不远不近的几家,也是被这样要求的。

  那藤蔓,几乎把别人家门口也覆盖了。

  这雾,好像给它们带来了繁殖的力量,真是让人兴奋和激动。

  它们形成了新的植株,那他们移栽一下,能种活该多好,这个好,非常好!

  沅漾他们自然是不缺什么的,也没要官方送什么东西。

  周围的几家也是,在家吃的喝的都不缺,外面那补肝果藤蔓,繁殖很多新的植株,这是一个超级好的消息,植株多,意味着他们村,说不定还可以种几棵,他们是绝对不会出去踩踏这个拖后腿的。

  官方这边,为了避免踩踏到这植株,也不敢人工摸索着过来摘果子,连夜改良了一下悬浮飞行器,给它们加了采收的夹子和收纳袋,让机器去收,避免人工去弄,形成踩踏。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之前那没动静的紫色薄荷,也爆发了。

  这场雾,好像有神奇的魔力,植物们通通都发力了。

  外面原本干渴掉的水域,又积累起了浅浅的水滩。

  原本光秃秃,一毛不拔的土地上,在雾里长出了遍地的水草。

  水草里,夹杂着其他的生物,活跃了起来。

  在雾的掩盖下,茂盛的水草,有了缺口,那缺口还一天比一天宽大。

  等水里的水草被消耗完了后,啃食水草的生物,开始往岸上发展了。

  到处都是雾,空气潮湿,它们压根不觉得上岸有什么困难。

  所以,当人们出门后,踩到拳头那么大的螺后,才发现,遍地都是那玩意。

  它们的个头,拳头那么大,还是成年男性那种大拳头,形状像福寿螺,但是,颜色和福寿螺不一样,它们的外壳颜色是墨绿色的,产的卵,也是绿色的,覆盖在绿色的水草上,压根就让人察觉不到。

  就跟蟑螂一样的道理,当发现了几只蟑螂后,下水道估计就已经有密密麻麻的蟑螂了。

  等他们出门的人在路上踩到螺蛳后,这螺蛳,也遍地都是了。

  路过的树也好,草也好,哪怕是泥土干树枝都行,这些螺蛳,压根不挑食,长得非常快,繁殖得也很快。

  官方第一时间让各位居民不要乱捡回去吃,他们需要化验,等结果。

  然后又拿出来了一堆末世前,吃螺蛳感染的案例劝诫大家。

  研究所里面的实验室,忙到飞起,加班加点地化验这螺蛳到底能不能吃。

  磊石这边,也知道了外面爆发了螺蛳上岸的情况。

  安然他看到那螺蛳后,突发奇想地想吃炒螺蛳,好在空间里不缺海螺和淡水河,这一天,他们家,是用火锅底料,炒那种剪开把螺蛳去掉尾部的田螺。

  两个小家伙第一次吃炒螺蛳,吃得那叫一个香,眼睛都在发亮。

  安然也不逞多让,原来,末世前那夜市摊的炒田螺,这么好吃。

  和能吃还好吃的田螺对比,外面那上岸的螺蛳,没办法吃。

  另外,也没办法直接喂无毛鸡。

  它们要喂鸡的话,必须要煮熟切碎喂鸡,它们的细菌和寄生虫比较多,要高温消毒。煮它们的锅子,得单独一个,不能和一家人做吃的锅子去煮。

  因为煮完了螺蛳的锅子,一股子泥腥味中,还带了臭味,就是那种螺蛳死了很久很久,加热后的臭味。

  其实,除了换容器装着煮以外,还得换房子煮,毕竟,比煮米田共还臭,煮一次,整个房子臭几天,附近邻居也能闻到,妥妥的熏死人不偿命。

  所以,这明明个头非常大,肉也多的螺蛳,让人半点喜悦感都没有。

  而它们的作用不大就算了,破坏还大。

  原本因为这浓郁的雾气,植物们疯狂的二次发育成长起来了。

  但是,这不忌口的螺蛳,逮着什么啃什么,胃口特别好,数量特别多,吃到哪里,螺蛳的卵就产到哪里。

  螺蛳的卵,从产出,到孵化出来嚯嚯植物,只需要一天的功夫,等于早上还是卵,晚上就可以吃掉外壳,出来啃食周围的一切绿色植物。

  这简直是一场灾难,对植物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而他们又因为浓郁的雾,让他们不方便出门抓捕这些螺蛳,他们的抓捕工作,远远跟不上螺蛳的繁殖速度。

  这样下去不行,不等雾散去,植物就该都没了。

  尤其是他们这边区域种下的所有小麦树,都成了螺蛳们嚯嚯的重点对象。

  能产水和糖水,外加结面包果的小麦树,那是万万不能被嚯嚯掉的。

  官方连夜弄茶泡的延伸产品把小麦树保护起来。

  也只能是把小麦树救着,其他的,也没办法,因为茶泡的数量不够,上次收了后,一直没发现有茶泡的踪迹,仿佛是天冷才会有,天热,不会有。

  磊石村这边,看到了外面的状况,村口的位置,驻扎在村里的工作人员,守在了那里。

  村里的补肝果在繁殖新的植株,可不能让任何一只螺蛳出来兴风作浪。

  他们一定要守住村口,不放过任何一只螺蛳进来,进来一只就是无数只,谁让它们那么凶残,雌雄同体的,所以,繁殖速度,那是跟坐火箭一样,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