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磊石村的人突然觉得,村中心的那三棵小麦树,仿佛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参天大树。

  毕竟,昨天看到的时候,他们一个成年人可以环抱住一棵小麦树。

  今天突然就两个人都抱不住它的树干了。

  小麦树的树身,膨胀了起来,头顶的树叶,如同麦苗抽麦穗一般开着星星点点的淡黄色小花,很密集。

  树叶可以看出来它们小时候那模样,看树干的话,完全看不出以前它的状态是一棵弱不拉几的小草。

  现在的小麦树,才是名副其实的树,它的叶子,倒是和之前一样,分枝处满满的花序,站在树下,风吹过,也不掉落花瓣下来,气味也闻不到,树身很高,几乎有五米多的高度,树冠和树身不成正比,树冠的直径还比不上树干的宽度,形成了上小下大的模样。

  “树冠面积好小,不知道最后可以结多少面包果。”一人仰头望着树顶说道。

  “一棵不多也没事,我们村有三棵,反正大家应该都分得到品尝这新奇的玩意。”另一人接话道。

  “你们别仰头看了,去把机器抬过来,孔装好了,就差挂机器了。”年长的打断他们,指挥着他们去抬机器过来。

  不是机器重,只是有六台而已,都在一个箱子里,需要几人抬一下。

  在边上的人,直接就一溜烟地抬机器去了。

  一棵面包树上,安装两台机器,直径粗的小麦树那树身不是平白无故长那么粗的,也不是无缘无故一个晚上就大变样。

  它们还是小树苗的时候,保存体力,发育根系,表面看着弱不拉几,但实际上,它们的根系特别强大发达,之前的龙卷飓风都没有把它们卷走,这就是它们根系的强大之处。

  而它们发育好的根系,自然是可以吸收附近的地下水,树叶或者树皮也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这些吸收到的水分,它们会储存在树干里,水越多,树干就越粗,树干里的水,还会含有营养物质,为了避免开个大洞口取水,被虫子等生物污染树干内部的水源,他们就在树上开孔,直接挂上官方给的机器。

  这个机器很神奇,可以把糖水分离。

  小麦树内部的水,含一定量的小麦糖份。

  这个机器,可以把它们分离出来,水可以是纯水,也可以是糖水。

  接着的糖水,还可以回去熬麦芽糖。

  有这么好的事,村里自然是一刻也不愿意等,官方说了,小麦树第一次膨大就可以挂机器了,他们早就等着这天了。

  安然和沅漾凑在人群里,看着机器全部被装在了小麦树的树干上,看着从机器的导管里放出来的纯水和糖水,他们也跟着村里其他人排起了队。

  家家户户都是来接糖水的。

  纯水他们也就试试而已,更多的,还是想要糖水。

  有的人家里种的甘蔗还不到收获的时候,这能弄麦芽糖的水,高低得先整点回去甜甜嘴不是。

  很快就轮到了他们,村长从大缸里用葫芦瓢舀了满满两瓢唐水,倒进了他们带来的有盖小白桶里。

  家家户户的量都是一样的,现在才第一次放这小麦树的水,得悠着点来。

  回头放了它的水,再给它们点草木灰做肥料,现在空气中也潮湿,不怕没水分让小麦树补水。

  总之,才开始,不能伤着树。

  磊石村的人今天吃上了小麦树的糖水,同时又盼着啥时候可以吃面包果。

  而其他地方的人,看到上面更新的小麦树糖水,小麦树纯水,小麦糖,再一看,小麦树的介绍。

  尤其是看到那小时候是弱不拉几的小草一样的树苗,现在,和苍天大树似的,树大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居然有这么多好处。。

  而之前,明明他们村,或者是各人,可以买得起的,就这么,他们不信任那像棵草一样的树,结果,错过了。

  尤其是想到之前他们嘲笑过兑换这个树苗的人是冤大头,现在,啪啪啪地打脸。

  他们恨不得时光可以倒流,他们回去掐死那个嘲笑别人是冤大头的自己,顺便借谷子也要借出来去兑换那树苗。

  可惜,时间不能够重开,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但是,错过了,或许有其他办法弥补一下。

  所以,磊石村,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心目中排名很高的香饽饽。

  这不,就有眼光不错的人,看中了磊石村,在家劝着自己女儿呢。

  “磊石村挺好的,你这妮子,怎么就不开窍呢!”中年妇女戳了戳自己女儿的额头,恨铁不成钢道。

  “妈,你之前还说魏龙好呢,他不就是才丢了工作而已么,回头再找就是了,磊石村好,我们搬迁过来的又不熟,住的区域离着那边又远,这样上赶着干嘛,更何况,末世了,结婚证都可有可无了,压根没保障,所以啊,妈,我们和魏龙家是一起搬迁来的老邻居了,知根知底到底要好很多。”女子劝自己妈妈。

  她也不张口闭口说她爱魏龙,反正就从其他地方开口。

  她不想和男友分手,磊石村再好,也是个偏僻的山村,她妈不就是跟着官方去磊石村收了小麦糖水而已嘛,这回来后就夸上了,念叨着她嫁那里的小伙子准没错。

  “就是知根知底我才劝你,要是换在末世前,我压根不反对你们,他家有公厂,每天游手好闲家里也能养着他,你也乐意,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今非昔比,大家都同一条水平线了,他还不上进,现在的工作多难找啊,他还跟以前一样,大少爷脾气,自己工作不认真,还嚣张顶嘴,这下好了,回家吃自己得了。而你呢,工作都没有,就这样的情况下,你们的未来,拿什么来供给?”女子母亲把事情摊开给自己女儿捋捋。

  养儿一百长忧九十九,不做父母,永远不知道父母恩。

  “大不了他爸妈再给他找工作啊,他家就他一个宝贝儿子,反正不会不管他,妈,你不要干涉我们年轻人的事好吧,早就不流行父母包办婚姻了,你们也别拿老眼光看人看事好吧,我话放这里了,我的爱情我做主,非魏龙不嫁。”女子态度强硬地和自己妈妈说道,说完头也不回地穿着防护服就出门了。

  妇女没拦住,只能在女儿离开家门后,独自叹气抹眼泪。

  与此同时,磊石村这边,单身的男女,都在开茶花会。

  说是茶花会,其实是相亲大会。

  当村里的大环境稳定下来后,儿女的事,就是做家长的头等大事了。

  现在这种情况,大家都不愿意女儿外嫁,毕竟,村里的条件,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别的地方,可没他们村情况好。

  他们村家家户户私人每个星期都可以卖很多新型稻谷,村里的小麦树,除了家家户户分到的糖水和面包果,多出来的,也都是卖给官方,另外就是茶泡,他们村已经收获了三茬的茶泡卖积分了,可以说磊石村家家户户的积分,可丰厚着呢。

  就这样的状态,他们把女儿嫁出去,嫁到别的地方去吃苦,他们脑子又没进水。

  所以,他们希望,女儿可以和村里的男孩子看对眼,嫁在村里,他们离着近,也安心。

  作为已婚的人,安然他们不参加这个相亲会。

  而沅钰,压根没这个想法,他跟孩子一样童真,不知道什么是娶妻生子。

  所以,周江夫妇也没让他参加,毕竟,他这个情况,不合适,还容易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反正,不管是末世前,还是末世后,他们家不强求。

  说他们自私也好,以后他们不在了,他们也相信小儿子不会不管老大。

  各家欢喜各家愁。

  儿女都是债,该还还是要还的。

  驻扎小分队这边,开完会议后,政委说了个题外话。

  “同志们,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们都驻扎在磊石村了,家里有适龄的孩子,要不就在村里寻摸寻摸,这个村不差事,风气又好,在这村里找,绝对差不了。”会议结束后,政委乐呵呵地说道。

  磊石村在相亲,他们他驻扎在村里了,军民一家亲,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

  和村里人想法差不多,不管是末世前还是末世后,都为了小辈的事发愁。

  末世前国泰民安,祥和盛世,女儿远嫁他们都愁得不得了,现在,末世后,交通不方便了,随时都突变的极端天气等各种因素,他们如何能放心女儿嫁远了。

  女儿要是结婚,能在边上嫁人,他们做父母的,终究心里会踏实很多。

  离着近,能照应到。

  “有道理,我觉得可以,那政委,你帮忙牵线不?”其中一军人问。

  他已经没长辈了,当兵后,送走了爷爷奶奶,末世来了后,他孑然一身,和其他能回原籍不同的战友,他一个人的状态,随上面调拍就好,这眼看自己也二十七了,政委既然提这个事,那他也是有想法的,他也想有个家。

  “成,包我身上,我们队里,欢迎单身的男女找我做媒。”政委乐呵呵地接话。

  小辈们愿意找对象成家挺好的,这事,他得好好盘一下,必须得让他们都有一个合适又幸福的婚姻家庭。

  磊石村这边

  村长打了几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心里在想着,自己也没感冒啊,怎么就打了好几个喷嚏呢。

  殊不知是被某个政委惦记了。

  对方打算找他这个村长,组织一下年轻人联谊活动呢。

  而村里,之前的茶话会还是很有效果的,这不,直接成了两对。

  剩下的,估计还会有成事的。

  总之,大家都高兴,毕竟这是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