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自家额的私人婚姻问题,立马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他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会试这一个大关口,那可是个需要运气和才华并重的考试啊!不得不让他重视。

  至于你们说什么他媳妇的事情?贾敬表示,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说,没看见他的态度吗!就那么见过一面,除了知道长得不赖,喜欢风雅的事情,还有就是家世上比较合适,就这样几个仅有的消息,其他的,他甚至连人家姑娘的名字都没有问,典型的盲婚哑嫁的代表。一点也没有别的小伙子那种激动的心情。恩,或许是他心理年龄大了点,少了几分的激情什么的。不过总的来说,他更多的是不在乎。

  在他看来,这家世,首先就决定了这样人家出来的姑娘的总体素质,在加上长得不错,这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性格什么的,这时候,什么河东狮吼的女人还是少的很的,像是王熙凤那样的胆子大的出奇,还心狠手辣的也不多,最多就是有点内宅手段而已,贾敬很傲娇的表示,他还是属于能管得住媳妇的一类人,只要这以后生的儿子,不像那个贾珍一样,他就谢天谢地了。要求真的不高啊!

  至于以后万一在努力一把,儿子多几个,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对吧,这一点至关重要啊!比那什么这姑娘的性子什么的更实用啊!还有就是,为了将来考虑了,这岳家选的好,以后自己的儿子什么的,也能多些保证,最起码这读书的问题是可以放心了,怎么也能弄写个功名出来,这山长的外孙子连个秀才都不是,这好像不怎么可能。

  贾敬看着像是什么都不关心,队自己未来的妻子也没有多余的关注,其实早就把所有的利弊都考虑的一清二楚了,这才是他到了现在还如此笃定的原因啊!

  至于回家?贾敬是真想回家了,京城啊!那里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呢!比如,这出来都两年了,这家里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虽然他觉得有自家老爹和焦大在,估计这个时候贾家的情况估计能焕然一新,可是到底不是亲眼看见,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怎么肯定,还有史家,那个便宜舅舅如今又是什么样了?如今这小史氏已经正式被关了起来,再没有在外头走动,就是家中待客什么的也没有露面,外头谁不知道,贾家这个荣府的太太因为难产,身子亏损的厉害,已经起不了身了,甚至有人传言说是,估计寿元都不多了,若不是贾家好药吊着,早就没命了。

  这样的言论下,若是那史家有什么变动,其实还真是说不好啊!毕竟自己外祖父老了,这史家如今是哪个舅舅的天下了,要是他那里有什么想法,估计这史家和贾家就算是断了。

  还有自己的弟弟,出门的时候,给他开了药,定了养身的法子,还关照了贾赦,要帮着照顾,好歹贾赦比贾敷大了半年,身子也好很多,这要是贾敷出门去,有贾赦看着也能安全些。

  至于说那个什么养身法子,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他们隔上几天就去山上一次,爬山,采药,在鹿苑吃点大补的菜肴,在让他们和那些鹿苑的小子们一起玩耍,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多动动,在他看来,自家弟弟身子不好是真的,可到了最后起不来身,很有点越养越娇贵的意思,他后来也不是没有看到过和自家弟弟一样,从娘胎就带了些弱症的人,奇怪的是,好些富贵人家的大多是养不活的,偏偏是那些条件不怎么好的人家,反而一个个活的挺好,他也曾因为这个细细思索过,最后的结论是,那些养死了的,大多是养的太娇贵了,路不走一步,饭不多吃一口,最后越来越虚弱,最后不是病死的,而是虚弱致死。相反,那些条件不好的人家,没有那么多的条件给他们舒服的躺着不动,就是身子不好,也要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的身子反而越来越好了,吃饭也多了,力气也大了,有些甚至过了十四五岁之后,身子变得大好了。

  贾敬既然知道这里头的因由,在处理自家弟弟的事情的时候就有了参照,在结合自己上一辈子的经验,一开始就选择了青麓山这样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不说仙家福地,可也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好去处。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那个弟弟能乖乖的听话,估计这两年下来,自己回去的时候,能看到一个较为健康的弟弟了,最起码不至于走几步路就气喘,动不动就生病,若是这样,说不得,以后自己也不用孤单一个,也能有亲兄弟帮衬了。

  怀着这样那样的心思,贾家的船终于起航了,看着冷风中渐渐远去的码头,贾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就在他带着复杂,莫名的心情准备回到自己的房间,好好地休息一下的时候,一个转身,却看到了自家的老娘从后面缓缓的走来,脸色带着一丝的苍白。说起来,这史氏平日里不怎么坐船,出门也少,所以很自然的有点晕船的毛病,但是这一次为了儿子,她却一点的搁楞都不打,匆匆的就来了,如今又和儿子一起坐船回去,虽然身子有些不爽快,却依然把儿子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打理的细致妥当,贾敬看了都觉得内疚不已,忙不迭的上前,扶住了史氏的胳膊,往里头走。

  “母亲走出来做什么,您身子不爽利,该好好歇着才是。”

  史氏笑眯眯的享受着儿子的搀扶,伸手拍怕贾敬扶着她的手,很是欢喜的说道:

  “又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有点晕船,那里需要这样小心的,倒是你,这一回去,马上就要准备会试了,自己小心着些,我都听人说了,这从江南道京城,一路上,天气变化大了些,好些人都会有些病症,你可要注意了,我的儿,你可是为娘的骄傲呢!我的而是举人呢!马上就能当进士,做官了,娘脸上多有光彩,如今你也定了亲了,是个大人了,娘又能照顾你多久呢!且让为娘在儿媳妇进门前在好好过过瘾吧。”

  这话说的俏皮,连一边跟着的婆子都忍不住笑了,贾敬无语了,只得摇了摇头,半真半假的回嘴道:

  “难不成母亲给儿子说亲,是为了偷懒不成?那儿子可是不依的,便是儿子到了七老八十,心里还是喜欢母亲照顾儿子多些。”

  这话说出来,史氏笑的见牙不见眼啊!伸手在贾敬的脸上扭了一把,乐呵呵的对着边上的婆子说道:

  “瞧瞧,我这是生了一个什么祖宗呦,这都十七八岁的人了,居然还和自家老娘撒娇了,要是让你媳妇看见,可不得羞死。”

  母子两个打着花枪,又说笑了几句,这才回了船舱,整整三艘大船,挂着宁国府的旗子,在这运河中向着京城驶去。

  而另一边,贾代化也正安排着人手,让人好好的收拾起贾敬的院子,儿子就要回来了,还是带着举人的功名,亚元的荣耀,定亲的喜悦回来了,作为父亲,他满心欢喜,虽然对于两个儿子今后不能继承他的本事,在战场上博功名,他多少有些遗憾,但是他是父亲,更明白这马上功名的危险性,如今儿子能从另一条路上走出成绩来,他也是满意的,最起码生命有保证啊!

  贾敷知道了大哥即将回家,难得放下了自己的事情,在贾敬的院子里坐镇,帮着指挥一群丫头婆子拾掇东西,虽然添乱的成分偏多。但是却依然挡不住他的激动心情。整个宁国府似乎一时之间都忙了起来。

  于此同时,贾代化也好,贾代善也罢,在每次出门的时候,或者是上朝的时候,时不时的就喜欢往那些文人中间晃悠几下,说是想要请教一下这会试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到处显摆自家的儿子,侄子成了举人,还是个亚元的事情,弄到最后,几乎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老贾家终于出了一个出息的读书人了,这事情弄的!哎,只能说,显摆不是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