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第381章 皇太极和三个汉奸

接下来,皇太极本打算先让军队休整一段时间,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行动。

然而,来自辽南的紧急报告却打乱了他原本循序渐进的计划。

他皱起眉头,看着眼前的大臣们说道:“范章京,你来给大家说说吧。对于朕的侄儿萨哈廉,朕应该怎么处理呢?

还有现在这种局面,朕的姻亲,也就是朕的侄女婿刘爱塔,竟然率领着两万大军,直接向鞍山进军,而鞍山之后便是辽阳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正红旗的代善父子四人,每一个都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们曾经全力支持皇太极继承汗位。

但如今看来,正红旗的实力实在太过强大,与之相比,自己的儿子豪格显得相形见绌,完全没有可比性。想到这里,皇太极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焦虑和无奈。

皇太极虽然一向以宽宏大量着称,但对于两红旗如今的人丁兴旺却如鲠在喉,始终无法释怀,虽然镶红旗的两个年长的儿子岳托和硕托对代善不太敬重,可再怎么说也是父子。

毕竟,当年的代善本应是正统的汗位继承人,只可惜他与大妃阿巴亥之间关系暧昧不明,最终导致老汗废除了他的继承资格。

皇太极陷入了借题发挥还是轻轻放过的纠结中。

那位留着山羊胡、梳着金钱鼠尾辫的范文程,可谓是皇太极肚子里的蛔虫,对其心思了如指掌。

当范文程听到皇太极提及\"朕大哥家的三侄子\"时,便立刻明白萨哈廉不会遭受严惩。

\"大汗啊!萨哈廉贝勒可是陛下您的至亲和忠臣呐!

大汗能够登上皇位,着实离不开大贝勒一家的鼎力相助。而且萨哈廉贝勒多年来战功卓着,此次撤军,依奴才之见,实则是权宜之计,旨在避免我大金八旗精锐过多伤亡......\"

范文程谄媚地说道。

“大汗,范大人说得极对,微臣也正是此意。

想当初,陛下您亲自出征攻打宁锦之时,萨哈廉贝勒身负重伤却依然坚持上阵杀敌,与那勇猛无比的明朝大将满桂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竟然丝毫不落下风!

不仅如此,他还成功地击退了上万名明军士兵,打得他们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而在此之前,萨哈廉贝勒更是奉陛下之命,奋勇出击,一举击败了那些心怀不轨的喀尔喀部落中的巴林部和扎鲁特部,并且生擒了多位台吉,使得这两个曾经桀骜不驯的部落从此心悦诚服地归附于我大金麾下。

像这样功勋赫赫的萨哈廉贝勒,大汗理当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来到盛京亲自向您解释清楚。

微臣坚信,以萨哈廉贝勒的为人和能力,必定会给大汗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皇太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心中暗自感慨:大金国之所以能有今日这般繁荣昌盛的局面,绝非仅仅依赖于他个人的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爱新觉罗家族在这个时代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才。

正是这些英雄豪杰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才铸就了大金国如今的辉煌成就。

老一辈的代善、莽古尔泰、阿敏、阿巴泰等人皆已年长,而稍年轻一些的,则有杜度、萨哈廉、岳托、硕托、德格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等。

皇太极心里十分清楚,若想大金王朝长治久安、国祚绵长,就必须紧紧依赖这些兄弟子侄们。身为大汗的他肩负着重大使命,不仅要妥善地将他们团结起来,还要避免内部斗争带来的损失超过对外征战所付出的代价。

爱新觉罗家族的儿郎们,应当以身殉国,马革裹尸,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为大金拓展领土,直至流尽最后一滴鲜血;而绝不应死于内讧之中,甚至是沉溺于温柔乡,终老于闺房之内。

\"罢了,此事本汗已知晓。那么关于刘爱塔之事,尔等还有何看法......\"

“奴才乃汉臣,于此事应避讳不言,岂敢妄言一字,恐有扰圣上视听之虞。”范文程接连叩头不止,满脸尽露惊惧之色,其身后的李永芳与宁完我亦是如此。

尤以那李永芳为甚,毕竟他所迎娶之人乃是七贝勒阿巴泰之女,其境况与刘爱塔如出一辙。

面对大汗皇太极此问,对他而言无异于一道送命之题。

皇太极自然深知眼前这几位得力汉臣此刻所处何等困窘且凶险之境。

自己苦心经营良久,方得女真人与汉人之间和睦友爱之氛围,而今却是因为刘爱塔一人毁于一旦。

众多旗下旗主、贝勒对大汗厚待器重汉人一事早已心怀不满。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广袤无垠、幅员辽阔的大好河山,如今终于到了可以尽情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可那些低贱卑劣的尼堪却妄图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有时候,这些可恶可恨的尼堪竟然能比他们更得大汗的欢心!

皇太极重重地叹息一声,心中已然明了,从眼前这几人嘴里怕是再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了。他无奈地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速速离去。

就在范文程等三人即将踏出大殿之际,皇太极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一般,连忙开口叫住了走在最后面的李永芳。

“李安达啊,近日京城那处可曾传来什么消息没有?

本汗总觉得此次派出的使臣恐怕又会像之前那般,尚未抵达大明京城便被袁崇焕给拦截下来……”

大汗请放心,即便咱们的朋友晋商范家这一脉在京城已遭明廷厂卫毒手,但我们仍有路可走。

据确凿情报,近日京城正忙于盛大的武举竞赛,显然明朝那位年轻的天子十分看重武官,还特别重视商人。

而大汗您的亲笔信函,也已由袁崇焕快马加鞭送抵京城。预计不出半月,便能从大明传回佳音。

毕竟大明连连受挫于我大金,折损兵力达二十余万,更令上百万无辜百姓丧生,如今他们对我大金八旗雄师畏惧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