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第359章 崇祯的土味情话

面对如此情形,崇祯似乎并未感到丝毫尴尬,但作为臣子的杨嗣昌却显得十分淡定自若。

君臣想得也可以是这样的模式,皇帝玩皇帝的花活,臣子一本正经完成工作,配合得相得益彰。

若是换作其他官员在此当班,比如李邦华、倪元璐,或是即将就任军机处候补大臣的侯恂等人,恐怕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他们定会义愤填膺地大声疾呼,规劝皇上切莫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应当修身养性、励精图治。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会将曹静照斥责为祸害国家的褒姒、妲己之辈,并强烈要求崇祯皇帝严惩此妖妇,否则宁可以死相谏来表明忠心耿耿等等。

不过幸运的是,今日当班之人乃是杨嗣昌。他向来深知宫廷内的权谋纷争与人心难测,因此选择保持沉默,默默完成自己分内之事。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有时候学会审时度势比直言进谏更为重要。

这也是杨嗣昌圆滑的一面,他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负,气节什么的就推而其次了。

不大的暖阁中,扬起了一种名为暧昧多情的气氛。

杨嗣昌还是旁若无人地伏案工作中,一副生人勿近的架势。

崇祯温暖慢节奏的话语在这个不大的屋子里响起。

“曹静照啊!时光荏苒,转眼间你已陪伴在朕身旁达半载之久。这期间,你与朕相处之时,所见最多者乃朕之侧身剪影耳。然实则不然,于朕而言,目光所及之处亦多为汝之倩影。

遥想当日初见,便令朕眼前一亮:乌发如云,浓墨如瀑;耳垂圆润,肌肤胜雪;玉颈修长,宛如天鹅;蛾眉弯弯似新月,顾盼生姿情无限。如此佳人,实难不让人心动。只可惜我大明服饰不比唐时那般开放,未能将汝之美貌尽展无遗。

犹记那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汝立身于朕前,朕虽与他人交谈正酣,但余光却始终落在汝身上。当闻及趣谈妙语时,只见汝微微颔首,那一抹娇羞之态,宛如风中百合,清丽脱俗。彼时彼景,令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而汝则轻抬素手,优雅地理顺垂于鬓间的发丝……”

啪嗒一声,一件东西掉落地上的声音,打断了崇祯情意绵绵,尴了又尬的情话。

崇祯回过头来,目光恰好与正弯腰捡拾鹅毛笔的杨嗣昌相对。杨嗣昌面露窘色,干笑一声解释道:“陛下赎罪,微臣一时手忙脚乱,竟然将笔掉落于地。

微臣实在惭愧,实乃被陛下之才情所震撼。陛下方才所言,虽每一句皆通俗易懂、不符格律,但那‘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不胜凉风的娇羞’却令微臣不禁心神荡漾,以至于御前失态,请陛下宽恕微臣之过。

还望陛下接着讲,继续赐教。”

崇祯此刻哪还有心思继续讲下去,如此连绵不断的情话语句,一经中断便如同被掐住命运喉咙般难以接续。他轻咳几声掩饰尴尬情绪后吩咐道:“咳咳……罢了,不必再续。曹静照,速去为朕沏一壶新茶,同时也为杨爱卿奉上一杯。”

曹静照刚想转身离开,又被崇祯叫住。

“嗯,朕给你一个名分吧,要不然显得朕太无情了。先封你做个丽嫔吧。不过你的本职工作还是朕的贴身女史,朕离不开你。

朕也不想这军机处里面都是男人和·······”

曹静照的心情瞬间变得愉悦起来,仿佛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灿烂。就在片刻之前,她还表现出一副超然物外、如同尼姑般淡定从容的心境,但转瞬间却又宛如怀春的少女一般娇羞可人。人世间的男男女女啊,终究难以逃脱世俗情感的羁绊。

崇祯以赐予丽嫔头衔的方式将曹静照打发走后,迅速切换回一本正经处理公事的模样。然而此时此刻的曹静照依然沉浸在被皇帝陛下挑逗后的复杂情绪之中无法自拔。直到王承恩忍不住连连咳嗽示意,她这才回过神来,满脸通红地转身去泡茶。

望着这位年近三十的女子竟然还能流露出如此纯真可爱的少女情态,崇祯不禁暗自感叹:还是生活在古代好啊!若是换作自己所熟悉的那个旧时代——现代社会,像这般年纪的女人心灵气质上,恐怕早已变得粗糙不堪,跟那些大老爷们儿或者糙汉没什么两样了。

这种阴暗的想法让崇祯心中稍稍得到一丝慰藉,同时也让他对与曹静照之间那场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感情戏越发期待起来。人往往就是这样,越是缺少某种东西,便越渴望能够得到弥补。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就是这样的道理。

就在崇祯不断遐想男女之情,彻底忘了自己是个有妇之夫,后宫还有着三个贤淑娇美多才多艺的女人之时,两封急报打断了崇祯现在的平静。

一个小黄门领着两个信使进了军机处,在杨嗣昌拿出军机处印章盖印回帖后,两个信使放下急报,躬身退下。

两封四百里急报,一封来自辽东镇辽东巡抚袁崇焕处。

另一封急报来自福建巡抚熊文灿处。

崇祯心中有数,所谓急报,不过就是大明军队又打输了,两地抚台大人又要朝自己要银子要粮食军械了。

又是那不省心的建奴和海盗郑芝龙在找自己的麻烦。

崇祯面沉似水般地接过两封急报,一封来自数百里外,另一封则发自三千余里之外,但它们竟如约而至同时送达御前,仿佛故意要给自己添堵一般。

崇祯暗自思忖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莫非近日当真流年不利?为何天下之事皆如此凑巧,无论是天南地北之人,似乎都事先约定好了一般,齐齐发难。

有时,崇祯甚至怀疑起内外之乱是否本就是一丘之貉,只是平日相隔甚远,彼此间通过某种神秘手段保持联络罢了。

此时此刻,崇祯方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其即位以来所见所闻的京城一带风调雨顺、政治清明不过是虚幻泡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