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第313章 没人教孙传庭,他自己会的,代管外加收税

“东翁所言极是。

只是不知东翁去这一趟秦王宫,可有什么别的收获?”

“无他,唯气晕了秦王耳。”

孙传庭一脸温和的笑容。

崇祯初年,以一介三品巡抚,气晕一个亲王,国朝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

假以时日,必会成为一段佳话。

无论哪个党派的人,都要高声赞颂他孙某人的风骨。

就连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动辄指责别人个人品行的东林党,在这件事情也要佩服他孙某人。

秦王宫的再高再厚的宫墙,也挡不住流言蜚语的传播。

尤其是秦王被活活气晕的,史无前例的便宜大瓜。

相信翌日,街头巷尾,方井打水处,处处都是新任孙巡抚,单枪匹马,羽扇纶巾,谈笑间吓晕秦王的传说。

“除了这点,再无其他?”

“除了这点,收获还不够吗?”

“东翁,眼前缺银子的困局如何能解?

学生现在想来,你能气晕秦王, 这何足见怪?

许是秦王不想再和你说话,才想出一个故意晕倒的主意。

学生在东翁去秦王府之前,不就笃定了东翁无论用什么理由,也休想在秦王府这里,化缘到一文钱。

东翁这趟算是徒劳无功,白费口舌了。

至于怎么气晕秦王,想是尽往他王府那些腌臜事情上说。

比如马政,比如侵占公田军屯。

引得秦王不得不动怒。

动怒了,也是拿东翁没办法。”

“不不不,汉复。

本官这次王府之行。

倒也不是全是无用之功。

而且秦王是在本官临走之前,说的一番诛心之语,这才晕倒的。

放心,秦王不几日就要服软,乖乖送银子上门。 ”

孙传庭笑得很鸡贼。

“东翁何意,是何诛心之语?

学生未见东翁从那富得流油的秦王府里,带出任何一样东西。”

“呵呵呵。

汉复此言大缪,何谓没有带出任何一样东西。

本官带出来的是一种见识。

没去秦王府之前。

本官可是一个藩王,也没有见过。

在京为官的时候,同仁们只要提到藩王,都是一脸的无奈和愁容。

各地藩王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欺男霸女,强占民田算是轻的了。

每每都是干扰当地官府的正常运转,有时候还敢纵容家仆,殴打衙役官差。

纵使官府上奏朝廷,得到的也就是几句不痛不痒的申饬,没过几天,又是故态复萌。

除了藏甲谋反、或者王府之中传出什么人伦惨剧,父子为仇、兄弟相残之类的,否则藩王还是做他百年的藩王,流官们却是到点就要挪位的。

这次本官来陕西,也是以为秦王这些藩王有多么难缠可怕。

不怕汉复笑话,本官以为秦王等这些藩王,会成为本官整治陕西乱局的最大障碍。

那些流寇反倒是其次,如王二之流,即使纠集上万人,也是土鸡瓦狗,一戳就破。

今日一见,始知藩王之威,名不副实也。”

孙传庭侃侃而谈,说话间,已经到了破旧的巡抚衙门门口。

明朝不修缮衙门,那是传统,除了横梁倒了,不能住人了,那才会拿钱出来修。

平日里就是再破烂,也都是凑合。

孙传庭下马,将缰绳递给一旁早就恭敬等候的衙役。

一边往大堂里去,一边继续说道。

“汉复,至于本官怎么吓晕秦王的。

只是太祖旧制而已。

那些子藩王,其实不只是藩王,还有一些朝中的保守派。

只要一遇到变革,就嚷嚷着祖宗旧制不能动,动了就是大逆不道。

本官这次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分封而不锡土,裂爵而不临民。

秦王听了,本官要恢复旧制,由官府代为管理王府产业,哪能不晕倒?

怎敢不晕倒?”

“高!实在是高!

妙!实在是妙啊!

东翁之计,学生佩服。

若学生是那秦王,单单晕倒还是不行的。

非要在原地吐血三升不可。

非如此不能博同情,非如此不能装可怜。

可惜这秦王遇见的却是圣上和东翁,这一对铁石心肠的君臣。”

贾汉复的脸上不再是苦大仇深的样子。

此时二人已经在大堂之上,分宾主落座,贾汉复接过衙役递来的汗巾擦拭一下,展颜接着说道。

“可刚才学生明明听东翁您说,您是被亲王殿下的吐沫星子喷出来的。

不像是大获全胜的样子。

可谓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啊。”

面对幕僚的打趣,不苟言笑的孙传庭也是笑着回应。

“有吗?

本官说过这话吗?

那本官不记得了。

本官不记得就不能证明,本官说过这话。

汉复啊。

你要懂得要想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十里王宫,那是秦王的天下。

本官只能一人进去,带兵进去是万万不能的。

可秦王府上万人,不能靠着王宫那点地养活吧。

他们靠的是外面十几万顷连绵不断,跨府涉县的田地来养活。

是靠着各个府城的商铺当铺来养活。

这些田地和商铺可都是本官治下的土地。”

“东翁的意思是······”

贾汉复已经猜出了孙传庭的意思,却是不开口说出来。

捧哏的人要有会捧哏的眼色。

“很简单,收税!”

“万万不可呀,东翁。

藩王勋戚还有举人以上功名的读书人,我朝恩典,都是不收田赋商税。

这是太祖铁律啊。

东翁既然想用太祖旧制,对付秦王。

就不能自己破坏了规则。”

“胡扯。

本官在王宫里面,和秦王掰扯马政、茶马官市的太祖铁律时候。

你看那秦王理睬本官吗?

现在和本官说什么太祖铁律。

要是人人都遵守大明律,太祖令,这陕西也不会遍地匪盗,处处烽烟了。

再说,本官也没有说收他秦王府的田赋和商税啊。

本官其实给了,他秦王两个选择。”

这时候贾汉复已经回过神来,想明白了。

“东翁两个选择是。

要么让官府代管秦王府所有产业,恢复旧制。

要么是找个名头,对秦王府收税。

东翁是想用贪官污吏,收税的时候,对付老百姓的手段,同样用来对付秦王?

或者是双管齐下,代管了王府的产业,还要从王府的产业中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