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让你全国旅游,你吊打文坛娱乐圈>第421章 天价买瓷,您老糊涂?

小许的事情只是个插曲。

李相虽也疼爱许幼言但还没到昏厥地步。

陆离这小子和她外孙女八字还没一撇。

年轻人会有年轻人自己的选择。

况且还是陆离这样有自己主见和想法的人。

他若强加干预也只会弄巧成拙。

其次。

自己重视陆离。

对方的外孙女婿身份只是诸多原因之一。

“你和小天情同兄弟,他也认你,你自然也是我李相后辈,若有事儿李家永远在你身后。”

李相背起手来一边走一边对陆离认真道。

“谢过老爷子。”陆离颔首道谢。

虽然他展露的价值和能力才是李家老爷子说这番话的真实理由,但能看得出是出自真心。

而且是当这么多下人和李家人说的。

相信很快就会传遍资本商圈。

足见对方的诚意。

“听说你这几天让一个海归小女娃儿,替你正在建设文旅品牌。”李相若有所思道。

“文旅九州、妆服华裳、传媒离歌......”

“还有不少地方已经动土的公益学校,你小子野心看起来还真不小呐。”

“基本上想一出是一出。”陆离苦笑。

他并没有自谦。

这些项目看似齐头并进噱头十足,但只有他心中清楚,连启动最早的离歌甚至都在亏损。

在这种打拼了一个商业帝国的枭雄面前。

都跟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了。

“是做的太杂了,一旦你的资金盘断裂,对你而言几个项目可都要伤筋动骨了。”

李相中肯点评了一句话锋一转又道:

“不过你手中项目长的才数月时间,短的仅仅几天十几天,我相信他们都会因你有未来。”

“有您一番话给了我许多信心。”

陆离客套回了句。

李家众人闻言心中震撼不已。

个人色彩极重的上市企业他们都见过不少。

像明星、网红公司基本都是。

可在李相嘴里向来全都是土鸡瓦狗。

而面对陆离的几个新创公司。

李相却说前景不错。

换句话说......

陆离是李相见过商业价值最高的个人!

“给个屁信心!”李相笑爆了句粗口。

“倘若你没点信心和想法会启动这些嘛。”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哈哈。”陆离莞尔。

李相性格和李天几乎如出一辙直来直往。

和这样的人交流很是舒服。

“对了,那个什么烧的天青还有没有?”

李相眼巴巴的看着陆离突然问道:“字画书法什么的也行,我不挑的。”

“咳咳......”李天疯狂给他爷爷使眼色。

头一次上门就要离哥儿东西。

太不给他李天面子!

“有。”陆离点了点头说道:“改天我让李言之给您拿两个天青盘。”

他烧制的天青和书法字画都在帝博存放。

这些身外东西他本身就可以批量做。

没有做的目的是物稀为贵。

李相亲自开口。

不看僧面也看李天面子给他两个又何妨。

“咳你妈个头!”

李相闻言脸色一喜顺便拍了李天一巴掌。

眼睛仿佛在说。

老子人情世故方面用你教我?

“不愧是网络通天代李天帝爷爷!”

陆离暗自咂舌。

出口就是国粹完全融入了日常生活中。

“一对天青盘我给你一口价六十亿如何?”

教训完李天李相便大手一挥说道。

话音落下。

整个李家公馆静悄悄的。

还在忙碌的仆人有几个甚至膝盖一软。

六十亿!

这不是六百万和六千万啊!

整个大夏有史记载交易的奢侈品,艺术品没有一个达到过此价格,甚至十分之一都极少!

就连上次的青花瓷也才三亿多点儿啊。

“咱爸老糊涂了?”几个儿子眼皮狂跳。

是不是几年没碰过钱对钱没概念了。

李家就算家大业大。

六十亿现金也绝不是个小数目啊。

“这......”陆离也迟疑了。

对方这个态度明显是变着法给他送钱。

天青就算在珍贵也不值这么多啊。

“你能今天上门,说明你当小天是兄弟,我们李家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钱。”

“我又视文玩字画这些是人生第一乐事。”

“世界上第一个交易的完整天青。”

“而且出自你手,不论是收藏价值还是实际价值都不低,说不准你小子以后不烧了。”

“这可就是私人收藏家唯一一个孤品了。”

“所以......”

“六十亿你我都不亏!”

李相半真半假对陆离和众人解释道。

唯有李天相当认可。

离哥儿亲自烧制的完整天青,而且还在帝博展出了数月呢,又是第一个卖出的天青。

这个出价又合理又让他有面子!

“我先前讲了是送您一对。”

陆离摇头重复道。

六十亿固然是他都要咬牙努力的财富。

但有些钱该赚有些不该赚。

“所以我更要花钱买,且买的心甘情愿。”

“而且......”

“你只有区区二十亿就想打造文旅品牌?”

“你朋友恐怕没告诉你......”

“一地造一个你们品牌特色的商业综合体,还要开设旅游线路,涵盖当地人文特色。”

“每个景区少说也要投入二三十亿吧。”

“没钱了你准备卖歌还是卖字画?”

李相没有半点危言耸听。

甚至于这些前期投入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在大夏百强上市企业都是个大项目。

哪会像陆离几个愣头青年轻人直接莽。

“再听说你还有建高等学府的念头,应该是要比华师更吊的那种,我了解你。”

“可你知不知道不提世界名介前茅名校。”

“就说清北......”

“仅一年的经费预算就有四五百亿。”

“当然,人家更多是投入到科研预算资金,也有专利和校友捐款生生不息。”

“就算你和他们不是一个赛道的学府。”

“难道就想用区区几十亿建校?”

“公立校以你的人脉,估计教育会帮你,但那时候在学校的话语权又会有多少呢?”

“你能保证不会成第二个华师么?”

“倘若私立。”

“你要不要拉投资,拉投资你要做的任何事都首先要考虑股东们的利益,比如高昂的学费。”

“要是不拉你的小肩膀又能承担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