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81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28

  被老货们当了一天的厨子, 那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最要命的是,发起酒疯的粗货们, 嘴里叨叨怎么乱不说, 这表示其高兴来, 也十分的让人无语。不是拍肩膀, 就是踹一脚。也怪不得往日没孩子愿意和他们凑一起呢,那没轻没重的手脚一般人有几个能承受的住?

  所以啊,阿玉的表情很苦涩,过来才多少时间?练武的天分哪怕绝顶呢,这么点时间也不够用啊,那是练武, 不是修仙, 更不是玩游戏, 一天飞剑,三天飞升的。到了如今也不过是比寻常人跑的快些, 反应敏锐些, 六识聪颖些,气力更大些……在怎么也扛不住这越来越多的老东西的折磨, 看看,这乌青越发的多了, 不做个全身按摩,估计明儿手都抬不起来了。果然,这武艺还是要练啊, 这要是内功小成,他内力一转,能抵消多少?

  只是他这所谓的不够好,事实上已经很够用了,最起码这些老货的眼里,阿玉,已经妥妥是个既有天分,有懂得努力的好孩子了。为什么这么说?亲,这里不是武侠位面,从根本上来说,武力档次是不一样的。阿玉那是完全弄错了评定标准好不。

  说来怪只怪前头那一世他好死不死的去的是包青天,那里头武功……有南侠展昭,有锦毛鼠白玉堂,这水平能差到哪儿去?轻功飞的绝对和武当有的一拼好吗。如此一来你说,阿玉这所谓的刚开始放到这个时代,又该是什么档次?这是武则天,不是隋唐英雄传好嘛。

  阿玉,书法自成一体,武艺小有成就,比武将家的子弟都本事些,这样的孩子,你说,让这些老货们怎么可能不欢喜?虽说他们欢喜的方式诡异了些,可好处真的是听不少的,自打给他们抓着阿玉做了一顿饭,后来又零零碎碎的招呼了几回,阿玉那小日子立马太平了不少,最起码那弹劾的事儿,就好像是风过无痕一般,再没有了动静。从这一点来说,拍几下也就拍几下吧,他认了。

  日子过得顺当了,那么攒钱攒家业的事儿就又提上来了。所谓一家之主,虽然全家一共也就他一个主子,可这守家立业是他天然不同推却的责任,怎么让这个家越来越好,他还是挺孜孜以求的。(其实是攒钱成了习惯,开启种田模式成了下意识而已。)

  “怎么样,算出来没有?有多少本钱?……宝琳你家那铺子翻新好了没有,这都好些日子了,这速度太慢了……处默,和你家耶耶说了没?你家那养的猪除了自用的,全卖给咱们自己的酒楼,不能往外出了啊,这养猪的方子让你们这群强盗给拿走了,我可是啥好处都没得,好歹让我多挣一年钱补补……”

  阿玉家因为没大人,所以这开会什么的,从来都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呢个白吃一顿,所以这最近开会开的有些频繁。只是阿玉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立马这计划书就出炉了,转头这进度开始催促了,一个不小心,人情什么的又给欠下了,就是李承乾看着这样的阿玉,都感觉很无力。这抢方子确实我是干了,可我家那当皇帝的耶耶不是给了200亩地了嘛,怎么这会儿还说没好处呢?

  “阿玉,你这是吃干抹净就不认账啊,当初那二百亩地你拿的时候可没手软。真要细算,这才半年,你你名下就添了五百亩地了,我记得你家原本也就这个数吧,直接翻番了还不满意?”

  “是,我是拿了,可这地真算起来,除了名字改了,还真不是我的,哦,对了,或许这个你们不懂,事情呢是这样的,按照规矩,除非是在春耕前进行土地变动,不然的话,即使地契上改了名字,换了主家,可这地里的东西,依然是属于下种的那一方的,也就是说,这200亩,哦,不止,包括后头的300亩,真算起来,要到秋收之后,连着麦秆都运走之后,那地才算是我的。”

  他们委屈,阿玉才委屈呢,听着好听,这么些地,可这地如今还处在能看不能用的阶段好不,因为生怕看了眼红,最近他可是连自家地都不怎么去看了,你居然还扯出来说?

  委屈的不只是阿玉,人太子他们也委屈着呢!地里的东西?收获之后才是阿玉的?还有这样的说法?李承乾和其他几个孩子有点懵,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还真是没人教。纯属于知识点空白啊。

  “阿玉,这……秋收孤想和你去看看。”

  李承乾又一次发现了自己的无知,自打跟着阿玉一起玩,他发现自己不懂得东西好像越来越多,新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扩散。所以接受能力已经逐步的在变强了,看看,其他人还懵着呢,他就有了新计划。既然不懂,那就弄懂他。

  至于别人……

  “秋收?阿玉你家秋收啥时候?秋祭前还是秋祭后?你家种的啥?收割好玩不?……”

  “正好在组织一次比赛怎么样?比收割?这个一定有趣。”

  人家都说,一群小姑娘凑一起那是跌进了麻雀窝,这里都是男孩子,可为啥他一样觉得叽叽喳喳的头晕呢?还收割比赛?他家的田可不是给他们玩的,要是浪费了粮食……阿玉不能保证自己能控制住不揍他们。所以还是……

  “行了行了,收割什么的就别添乱了,农人抢时间呢,咱们去了也是添乱,还不如这样,等着秋收结束了,咱们再去,前一阵子我找人做了个小水车,本是想着放后院池子里玩的,不过看着好像挺有意思,我就想着能不能扩大了,到时候放到河边上,最近这东西做的也差不多了,等着农忙结束,咱们就去试试怎么样?若是真的能立起来……嚓,一定很壮观。”

  “水车?那种脚踩的?”

  “不是,全自动的,保证让你看个新鲜,不信,你们跟我走,去后院看看,那个还算是不怎么样的呢,真放到外头,放河里,那……”

  阿玉这说的是啥?穿越经验丰富的人已经想到了吧,对滴,就是据说明代兰州工匠发明的兰州黄河大水车啊!至于为啥阿玉要搞这个?说起来都是泪,地域造成的农耕问题,真的很能打击人。虽然阿玉在种地上经验丰富的都快能考博了,可那经验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就是偶尔在北方,那也是山东之类的地方,从没有对水源什么的有过烦恼。

  可这里呢?这是中原腹地啊,虽然这会儿确实还不是黄土高原,没有沙尘暴,盐碱地,还不缺水,可你只要想想这周围长安,咸阳,当了多少年的王都,就该明白这附近的土地承载了多少年的耕种。这样历经数朝,几经千年的消耗,你觉得这地力还有多少?

  就是这地力阿玉用深耕,用土肥料能搞定,可这水呢?不是没水啊,只是……大家知道原是啥意思不?为啥那西北角黄土高原?那就是说这地啊,就和是裂开的松糕一样,上头平的是原,下头裂开的是沟,这走地图上的一里,那上上下下,高高低低的,实际得走三里,比电梯都忙,这就是原,而这样的原……龙首原这个名词想起来了不?呵呵,这近的就在皇宫北面了,你说,这地界还能指望啥?

  哦,扯远了,再说这水。一般来说,这附近的水吧,都在这沟里头,虽说这沟里头还未必每一个都有河,所以总体情况来看,水其实还算可以,可问题是,这水怎么弄到原上头。光靠骡子牛拉?这费劲啊!所以这一代为什么种植的多是小米,糜子?因为水少也能长……

  对于阿玉来说,自家地里能种粮食,拿他是不想花钱买的,所以对种什么很有意见,而他想种小麦,种稻米,这水的问题就一定要解决,那么除了兰州大水车,你觉得他还能有别的法子?

  因为粮食倒逼出来的东西不只是这一个,只是暂时,目前,能让李承乾他们知道的,就这一个了,其他的?缓缓吧,出来速度太快,阿玉自己都有点心惊肉跳的不安啊。

  ……

  长安西面,沣河边上,巨大的大水车已经立了起来,随着工匠们将最后一个插销拔除,随着水流一冲而过,那水车果然自己转动了起来,这一幕让所有知道消息,跟过来看热闹的孩子都傻眼了。

  这或许是这些勋贵世家子弟第一次亲眼看到工匠的力量,也是第一次意识到技术带来的奇迹。看看他们的眼睛,那亮闪闪的,崇拜的模样,想来只要稍稍引导一二,这些人里头必定能出几个愿意去了解,去学习,去钻研的。虽说这样一来,他们很可能会因为像是阎家兄弟那样,成为文人中的另类而被区别对待,可阿玉相信,这只是暂时的。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若是有一天他的计划完成,李承乾真的能顺利的登基……那么或许有一天,被摒弃了无数年的墨家,会重新登场,或许,我们曾经的辉煌能得以延续……

  “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

  “真的很厉害……”

  “阿玉啊,这,这,你家木匠借我使几天,我给我家也弄一个。”

  这谁家的小子,脑子倒是转的不慢,看了一眼,就想订货了?这个倒是可以有,阿玉为了这些东西,可是花了不少钱,如今正穷呢,有的补贴干嘛不要,只是……阿玉眼泪都要下来了,为啥他猛地听到了李世民的声音?

  “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啊?你们这一帮子臭小子,这秋祭……苏玉,给朕滚过来,这是什么东西?来,说个清楚。”

  说,什么说清楚,这会儿阿玉最不想做的就是说清楚,一说清楚,很可能这东西就又该被抢了。

  “不要,姑父,你不能总抢我的生意,我这要卖钱的,我穷的很。”

  当这这么多大臣,哦,十来个跟屁虫得面,你说皇帝抢劫?这可把李世民给气着了,可他还不能把阿玉怎么样,谁让他一来就先喊了一声姑父呢,这小子,存心的,要是喊皇帝,还能有个献给朝廷的名头,这一喊姑父……咳咳咳,李世民其实也挺不好意思的。如今他宫里的御厨还是阿玉家厨子的徒弟呢,宫中木匠做的椅子还是阿玉的图纸呢……这好处好像是拿的多了点。

  “谁说不给你做生意了,赶紧过来,说说,这东西怎么回事儿,放心,我保证明年二月之前,不和你抢。”

  嗯?二月?这意思是到了开春就要抢了?不对,他还能囤积,然后直接到春耕前往外发。若是这样,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不妨碍他赶在年前解决经济危机,造福更多人的事儿他还是愿意配合的。

  “呐,你自己说的啊,诸位叔伯都听见了,要作证啊,我研究这个本钱可不小,别老逮着我一个人坑,好歹让我回回本,不然以后都没兴趣了……”

  阿玉走过去很慢,叨叨叨的模样让李世民脚痒痒,可再看看那已经被提起的水,听听那沿着水槽流过的声音,眼中又欢喜起来,不管怎么说,阿玉这小子虽然皮了些,可本事那是真的很好,你看看,这一看,细想就能知道的一些原理,别人愣是就没想到,也就是他,愿意去花代价试。

  你说李世民怎么知道的?就差没把他家儿子全给拐带了,他能不知道吗,那最早出现在宅子水池子里的那个,他一早就听说了,只是没往这地方想而已。

  “行了行了,还能亏了你?来,好好说。”

  唉,真是枉费了阿玉的心啊,他为啥这么说?因为如今大唐的工匠,目前就是阿玉一样的状态,发明创造除了被抢,没有其他任何的好处,你说,这样的情况,人们哪有创造的激情,可惜啊,阿玉都说的这么明白了,这些贵族出身的大人们依然没注意到……

  “知道了……”

  阿玉有些丧气,好在他有三十年的时间可以用,一点点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