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61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8

  不知道是个例, 还是整个单位都是这样,反正吧,阿玉每次穿越, 解决经济问题, 总是最初阶段的大问题。看看他现在, 虽然身在仕宦之家, 可毕竟和嫡支血缘淡了,老爹这一支有代代单传,早丧占多,如此一来这家业可想而知有多简陋。

  城外那个五百亩的小庄子虽然听着不少,可结合一下这个年代的收益率,大唐初年的天灾人祸, 最后能到阿玉手里的, 估计和当初在北宋, 老秦家那一百亩地的出息也没差了。

  可当初那一家几口人?如今他要养几口人?当初他是什么消费水平,生活档次?如今是什么身份, 要参与那个阶层消费?这根本就不能比啊, 混在皇亲国戚里头,太过吝啬可不是啥聪明做法, 所以开源就成了必然。

  作为事先知道要穿越,并且穿越过无数次的阿玉, 你说他不懂穿越必备的玻璃,水泥,香皂这些发家秘籍, 那是不可能的,就现代的搜索网站巴拉一下,就足够他在这个时代折腾的。可前头也说了,他更需要的是不引人瞩目的提升。

  沈万三怎么死的知道吧。钱是个好玩意,可钱多却未必是好事儿,没有足够的实力,你有了钱那也只是个待宰的肥猪,生死都在别人的一念之间,别以为这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就会心慈手软,也别以为千年世家名头响亮就一定仁慈宽和,能在乱世中保存自己,最后成为胜利者,那一个不是心狠手辣的货色。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撕破脸什么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以为大唐的朝堂就程咬金一个无赖,真说起来,程咬金只是无赖在了表面,真正杀人不见血的是那些所谓的君子。

  所以喽,阿玉的动作那真的是相当的小心,他来到这个世界几个月了,最终做的也就是几件事儿。第一,将他老爹留下的书籍重新翻阅一遍,并不间断的继续往家里搬书,既做到了勤奋好学,博闻广记,又给后面自己有可能做出一些改良埋了伏笔,顺带还用这一段时间将自己以前所学和这个时代做了一下印证,免得在细节上出现谬误。

  等着这书的事儿搞一个段落,他第二步就是开始记录自己脑子里的那些种地经验,作为一个能把武侠文玩成种田文的家伙,说起种植经验,那真是,从宋朝呲溜到清朝,都能搞出传承有序来,你说这经验有多丰富吧。这样的水平,写一写比这个时代稍稍提升那么一点两点的规划能没戏?

  怎么可能,就这还是他尽力控制的结果了。如是不怕一下子提升太多,容易引起别人怀疑,他都恨不得亲自下地,让这帮子连烧粪都不懂的家伙知道知道,什么才叫精耕细作。

  不着急,不着急,在缓缓,缓上两年,等着他和宫里再熟悉些,铺垫的在厚实些,那时候再出手也来得及。更重要的是,等着他年级上去些,立功不用担心别人摘桃子之后,用这农事上的本事,再加个曲辕犁什么的,或许还能换个不错的护身符?

  当然了,这计划归计划,现实归现实,原先因为在闭门守孝,开销小,所以没了老爹的俸禄,他一家子照样能过。可如今不是出来了嘛,那点土地上慢悠悠增加的出息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所以喽,为了不变卖老娘留下的嫁妆首饰过日子,阿玉到底还是悄悄的点开了一个金手指,这就是他这段时间干的第三件事儿。

  是什么?还能是啥,自然是磨豆腐了,这个技术熟练又适合城市里操作的项目,在长安还是很有些前景的。谁都知道豆腐这东西从汉朝开始就有了,可同样的,大家也该知道这东西一开始是淮南王发明的,所以喽,因为技术壁垒,因为流传阶层,因为流通速度等等的原因,到了大唐,这东西基本还在世家大族里头转悠,难得有开在外头的铺子,也是江南居多,长安?挣的钱太少,世家都不稀罕折腾好吗。

  而正是这个不稀罕折腾,给阿玉留下了一条挣钱的细缝,人家不稀罕,他稀罕啊,西市边上怀德坊内,他老娘留下的一处嫁妆铺子重新开张,就成了他们一家如今最大的经济来源。顺带的那豆渣饭也成了家中时不时吃上一顿的调剂品。别以为这东西粗,不好吃啊,种子就那样,还没啥改良呢,这年头就是王公大臣除了鱼肉什么的多谢,真要说主食,吃的比这可未必强多少。

  “这个月豆腐坊收益比上个月还强些,有5贯了,郎君,这法子……这样拿出来做生意真的不打紧?嫡支那里……”

  “没事儿,本就是我家的东西,要是眼红,大不了到时候给他们一份就是了。在咱们家这一个月5贯稀奇,他们可看不上,拿了也不会抢了咱们的生意。”

  “奴婢可不是说这个,方子这样的东西最是精贵,奴婢这是怕嫡支那边怪罪你不知道守密。”

  “守什么啊,南边都快烂大街了,行了行了,奶娘不说这个了,三天后,这比赛在咱家办,你赶紧的,让人把前厅后院都给清理清理,别到时候丢了脸面。”

  “这事儿郎君放心,咱们家难得有这样的热闹,怎么也不会给郎君丢脸的。”

  奶娘奶娘,即使爹妈没了之后,半娘情谊让她高了其他人一头,可到底奴婢就是奴婢,她心里有数的很,看着自家这奶儿子心里有数,就不再多说什么,重新和他商议起家里的其他琐事儿。

  等着到了比赛的那一天,哎呦喂,这个人多的热闹啊,或许是这一次比较斯文,不用在外头让人围观的缘故,不但是官员武将子弟来的多了足足三成,就是宫里的皇子,都让李承乾拖来两-老三李恪和老四李泰。

  看着这李承乾像是个好哥哥一样,带着两个弟弟不住的往人群里窜,不时和他们说起这些人的八卦,不知道为什么,阿玉总觉得有些违和。历史上这三个那可是死对头啊,不搞死对方都觉得手疼,谁能想到这会儿居然关系这么好呢?

  其实吧阿玉这也是想多了,皇权争斗这事儿,你死我活很多时候都未必是这些皇子自己能决定的,他们身边的人,那些需要从龙之功的人才是最大的推手。更不用说目前太子地位尚稳,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苗头,可兄弟之间关系却还没弄僵,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让阿玉点亮了一点腹黑技能的李承乾,能不知道怎么办?

  “你的心可真大。”

  趁着比赛开始前的预热,众人纷纷熟悉场地,练习的热闹,阿玉和李承乾凑到了一起,看着是指指点点的看众人的笑话,嘴上说的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那让我怎么办?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弟,难道这会儿就下手?试试吧,若是真的能兄弟相合,想来父皇也能欣慰些。”

  “要说吧,你家老三……确实没可能,就这血统就注定了,甚至因为那些隋朝旧臣,还有可能时时被盯着,别弹劾,估计未必比你轻松,倒是你家老四,我听说那五姓七家最近可小动作不少啊,你那傻弟弟身边几个志趣相投的好伙伴,你真该提醒你家耶耶好生查查。咦,这么说起来,你倒是还有个弟弟可以收留一下。”

  “哦,哪个?”

  “老五李佑啊。”

  嚓,刚被阿玉那五姓七家有撺掇老四,想制造皇子纷争的消息给气的差点冲过去给老四来个马氏摇晃,让他清醒清醒脑袋冲动的李承乾,刚顺口接了一句,就被自己的口水给呛着了。

  “谁?老五?那个作天作地的家伙?”

  “没错就是他,亲外公挖了亲爷爷祖坟的老五,呵呵,他这日子,过的可比你和老三都惨,好歹老三那只要不涉及争权什么的,应该能混过去,大不了以后当个商人皇子,工匠皇子,谁让隋朝没了呢,对吧,可这老五……那可是挖祖坟,不时不时的踩上几脚表示一下忠心,那些朝臣能甘心?多好的刷存在感的方式啊。所以喽,你家老五,要我说,会变成如今这样,动不动就扎刺,搞得和刺猬一样,全是让这些人给折腾的。你说,你要是释放一点善意,啊,表示都是亲兄弟,你一视同仁,他会怎么想?”

  阿玉这小幕僚当的,那绝对是相当的合格,从另一个角度让李承乾了解了那些朝臣的心里,同样让他开始学着从根本上去看问题。

  “你上次说,看问题要归根溯源,我以为那是分析朝堂政令用的上的方式,不想如今看来,看人也一样需要这样,你不说,我还真是从没想过,这些弟弟……他们其实也一样不容易。”

  这个时候的李承乾还没有被逼的疯魔,他依然是哪个仁善宽和的太子,若是能保持下去,顺利的熬过那一段太子熬鹰期,阿玉想,这样一个被太宗,高祖,两代帝皇培育出来的大唐皇帝,一定比李治更出色,最起码不至于让长孙无忌掌控朝堂,清洗李氏皇族那么多子嗣。后期造反的也应该不会再有那么多,百姓将免去不少无谓的征伐灾难,太宗子嗣们也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嫡长子,元太子,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哥,哥,这个好有趣,我们回宫也办一次吧,反正咱们家兄弟姐妹多,自己就能搞起来。”

  李恪看着那头名手里一大串钱,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别看他们是皇子,可皇帝家也没钱啊,他家老爹连给他大哥修个房子都没钱,他们能有多少零花钱?有这么一个法子,怎么看怎么眼馋。可惜,刚说完就让李承乾给敲了脑袋:

  “你敢和弟妹们收参与钱?”

  两只集体摇头,这事儿不是找打嘛,两个小子的老娘多不是善茬,知道他们欺负弟弟妹妹,那耳朵还能保住?

  “那你们拿得出彩头?”

  还是接着摇头,他们要是有钱,那还凑这事儿干嘛?

  “那……,难道你们觉得我像冤大头?”

  继续摇头,他们谁不知道谁啊,太子,比他们还穷呢。

  “难道……”

  后面的话不用说了,这个冤大头人选,三人心里已经有了……

  “让长乐去说。”

  呵呵,连顶岗的都有了,这效率,果然龙生龙,凤生凤,都不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