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破晓之舞>第61章 先难后易

丁韶走到中间,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大王,臣早已听闻砀王妃玉夫人在砀王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及。她这一死,砀王必定是心痛欲绝,砀国与申国的关系也必将因此紧张。我们应该趁此机会,火上浇油,立刻派遣大乾特使前往封丘,以替王妃报仇的名义,联合砀国共同讨伐刘信。这样一来,砀国与申国的联盟就无从谈起了。此为其一。”

“其二,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我们这次帮助了砀王,他必定会感激涕零,以后乾国对外用兵时,砀王就不好再出兵相助他人了。”

“其三,此事将严重破坏砀国王室内部的团结。我们只需稍加挑拨,砀公子元就算不死,也得损失惨重。砀公子元一直是六国合纵的主要推动者,若能除掉他,大王便可高枕无忧了。”

乾王萧永听得双眼放光,拍手称赞道:“妙啊!一箭数雕,李文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寡人很想听听你是如何实施这个计划的。”

李文微微一笑,谦虚地说:“大王过誉了。暗杀封烈臣倒是有所计划,但刺杀砀王妃却是臣临时起意。当时臣意识到刺杀她的重要性,但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并未深思熟虑。就是现在,臣也没有丁大人想得那么周全。”

闻言,在座的群臣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偏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此时,青阳子向乾王拱手建议:“大王,我们应迅速派遣人员前往封丘,并备好兵马,以协助砀国共同讨伐申国。”

青阳子的话音刚落,丁韶便急切地补充道:“大王,此事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抢在砀公子元之前抵达封丘,至少要赶在砀王的怒火还未完全平息之时。”他突然转向李文,急切地询问:“老弟,你估计砀公子元何时能到达封丘?”

李文略作思索后回答道:“公子元是在我离开苍浙的前一天开始护送灵柩出发的。自我离开苍浙至今已经五天了。按照正常的行进速度,砀公子元至少需要十二到十三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封丘。”

偏殿内众人闻言皆惊,他们难以想象李文是如何在短短四天内驰骋三千里的。这份毅力和体魄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乾王深感震撼,想要表达些许赞许之词,却觉得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他只能感慨地说:“李爱卿,你为乾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寡人深感欣慰。”

随后,乾王转向丁韶,郑重地吩咐道:“丁韶,寡人命你明日启程前往封丘,务必促成乾国与砀国的联盟,共同讨伐申国。”

然而,丁韶却连连摆手拒绝道:“大王,此事不可拖延。李文已经用阴谋为我们赢得了先机,现在我们需要用阳谋来巩固这一优势。他能在五天内跑完三千里路,难道我丁韶还要等到明天才出发吗?请大王放心,丁韶今天就要启程前往封丘,能多走几十里路就多走几十里路。”

偏殿内,一阵赞叹声此起彼伏。乾王激动得站起身来,豪情万丈地宣告:“我乾国有如此忠勇之臣,何愁不能统一天下!去问问那些诸国的无能之辈,他们可有这等英才辅佐?好,寡人现在正式委派丁韶为特使,前往砀国,全权处理相关事宜。”

随后拟好诏书,丁韶郑重地接过,连忙出了偏殿。

乾王萧永又将目光转向青阳子,虚心求教:“先生,关于此次伐申的行动,您有何高见?”

青阳子微微一笑,坦诚地回答道:“大王,这并非您所想象的那样是一场全力以赴的伐申之战。依臣之见,我们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应是破坏诸国的联盟,让砀国与申国结下深仇。在争夺地盘方面,我们应见机行事,不必过于冒进。毕竟,申国虽然势力大减,但仍拥有数十万精锐之师,不可轻敌。而且,乾国强大而砀国相对较弱,申国很可能会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抗我们。因此,臣认为出兵十万已足够应对当前局势。”

乾王萧永虽然略感失望,但他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转头对徐雷说:“将军,依你之见,何人可担此领兵重任?”

“好,就依此计行事。”乾王萧永果断下令,随即转向国尉府官员,“交由国尉府拟定具体命令,即刻传达给杨和将军。”命令下达后,乾王似乎仍觉言犹未尽,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青阳子,“先生,关于春天是否出兵的问题,我们之前的讨论似乎还未有定论?”

青阳子深知乾王是个性情急躁的君王,他微笑着回应道:“大王,臣现在同意明年春天发兵。”

乾王萧永闻言一惊,他凝视着青阳子,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些许端倪。

在此之前,关于出兵的问题在朝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青阳子一直是主张暂缓出兵的坚定派。

然而短短一杯茶的工夫,他竟然改变了立场,这令乾王感到十分困惑。“先生为何会如此迅速地改变主意呢?”乾王忍不住问道。

青阳子解释道:“大王,臣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之前臣担心砀国、申国和凉国三国会结成联盟,对我国构成威胁。但现在看来,涿国和凉国之间的仇恨已经加深,凉国和砀国的联姻也未能实现,而砀国和申国之间又爆发了战争。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联盟已经破裂,我国只需要派一人去笼络坤国,便可以分化他们的力量。因此,臣认为现在出兵是一个好时机,至少可以消灭一部分敌军主力,为我国赢得更多的优势。”

“好极了!”乾王萧永满脸通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对青阳子的转变感到极为满意。“寡人有意先灭朝国,再取砀国,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在座的群臣中,程纪作为文官通常不参与军事谋划,而甄炜则专司外交事务。因此,乾王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征求徐雷和青阳子这两位重臣的意见。

徐雷抚着花白的胡须,沉稳地说道:“就战略而言,朝国势弱,我们只需十万大军,两个月内便可轻易攻克。砀国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同样易于攻取。因此,老臣赞同先攻打这两个国家。”

作为乾国声望卓着的将领,尽管年近六旬,他依然身体硬朗,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深受乾军将士的敬仰。

然而,青阳子却面不改色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王,臣以为出兵之首要目标是凉国。”

乾王萧永对青阳子的这一观点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一直是青阳子所坚持的战略主张。

此时,乾王萧永转向李文,和颜悦色地问道:“爱卿奔波劳碌已有一年多,对于当前的局势,你有何高见?”

李文精神抖擞地回答道:“禀告大王,申国的刘信专权跋扈,人心惶惶,朝王沉溺于斗鸡之乐,苟且偷生;涿王则痴迷于神仙之道,不足为患;砀国内部君臣失和,砀王与公子元之间猜忌深重。唯有凉国新君即位,兵强马壮,野心勃勃,实为我乾国之大患。因此,臣认为我们应优先攻打凉国。”

乾王萧永颇感意外:“按常理来说,我们应该先易后难,为何你建议先难后易呢?”

青阳子见机补充道:“大王,若我们先行灭掉朝国,势必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警觉和联合。因此,我们应该先打掉实力最强的凉国,以震慑诸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这样一来,剩下的国家就难以掀起大的风浪了。”

乾王萧永又看向徐雷,徐雷也点头表示赞同:“青阳子所言极是。凉国民心齐聚,军力鼎盛,确实是我统一大业的主要障碍。若能先将其铲除,其余国家便不足为虑了。”

乾王萧永笑着眯上了眼:“既然三位爱卿都持此看法,那寡人也就同意了。即刻着手准备军需粮草,待到来年春天,便出兵伐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