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第63章 围文城,破蓬莱

63 围蓬莱

彭城,石乞,游速点起五万兵马,已经连夜发兵北上。

只留下吴王地在这里等一个人,

谁?

自然是接替王孙雒的新任相国,原太尉,张道衍。

“国师,此次对付范蠡指挥的十万齐国大军,还的你来全权指挥,寡人帮你在后方镇守,需要什么,寡人为你筹集!”张道衍点点头,原本吴王地跑到危险的前线,他就是反对的。

虽然太子安早已经成年,也有了治理国家的经验,但是相比起打打杀杀20年的吴王地,他的威望不足以镇压各地的骄兵悍将和被灭国的复国势力。

最关键,太子安,没有吴王地心狠手辣,战火中成长,一次次冒险赌博才

赢的如今开局的吴王地,比太子安更敢下注。

“陛下,还是要尽快回到陈都城,这里的事情,就交给微臣。”对于吴王地的那点声东击西的战术,他随便了解一下,就一清二楚。但他不说,因为太聪明的臣子,下场总不会太好。

他觉得,范蠡作为名动天下的名将,还有一个无孔不入的谍报组织帮他探查消息,未必不能算到吴王地的想法。

如果他是范蠡,肯定将计就计,文城不去救援,盖邑,。杞县也不打,而是擒贼先擒王,直取彭城,逼迫吴王地退兵求和。如果彭城空虚,那就一举擒杀吴王地,导致吴军崩溃。

这才是他来这里的关键原因,吴国可以换一个相国,但是换吴王,代价太大了,很多大战略,可能都会因为换吴王,导致彻底搁置。搞不好很多有重用的骄兵悍将,会被新王铲除。这种情况,历史已经反复出现了。

就比如秦昭襄王时期,白起长平之战,彻底歼灭山东唯一能抗衡秦军的赵军,这个时候的赵国,不堪一击,只要白起再接再厉,顺势就能拿下赵国。

结果昏聩的秦昭襄王害怕白起功高震主,最终错失良机,杀害白起以后,就已经彻底失去提前统一六国的天赐良机。

不然也不用等着小屁孩的嬴政成长起来,再一统天下。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后周柴荣壮年暴毙,赵匡胤夺权后才开始统一战争。

两人还是做了交割,张道衍住到了吴王地给他安排的行苑,自己带着虎豹骑等嫡系部队,万余人,快速返回了陈都。

等他返回,他还以为会有大量公务,结果发现,太子安和张道衍联手,基本上把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他很满意:“既然太子干的不错,就继续干着,传旨,即日起,国事奏折,先给太子处理,军事除外。”

太子安这种年轻人,急需要长辈们的肯定。

吴王地的这个圣旨,就已经说明问题。

也让太子安的继承人地位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太子,而有“副国主”

的态势。

对此,王后陈嫣,贵妃莫柔,都很满意。

对于陈嫣而言,太子安是过继到她名下的儿子,在公序良俗中,太子安就得叫她“母后”。

而莫柔也满意,因为太子安是她的血脉,等亲生儿子出生,她的地位只会更高。

可以说,太子安在吴王地安排下,可以得到后宫最强势的两个女人的全力支持。

正是这种支持,让吴国上层保持比较缓和的气氛。

如果你不清楚这种气氛的重要性,就去看看,朱标和马皇后活着的时候,朱元璋有多克制。等马皇后和朱标一死,老年人疑心病重,再加上继承人朱允炆又是付不起的阿斗。

这老头不得强行去扶,然后蓝玉,傅友德等战将就倒霉了。

怕朱允炆压不住,必须杀无赦。

所以,这种内外的氛围,也是吴国上下一心,在迅速强大的关键。

“儿臣领旨谢恩。”太子安其实很喜欢发号施令的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只可惜,吴国是吴王地的吴国。他只是太子。

随后,吴王地,躲入深宫,就连朝会,都是太子安以“监国”

身份继续主持。

对此,一些大臣上书,颇有微词。

但吴王地置之不理。

一方面巡视各地,确实很累,没有汽车,高铁,飞机的时代,在华北地区跑了一大个圈子,整整大半年,要说不累,是真的假。

除此外,那就是他需要统帅军方,包括锦衣卫谍报组织,帮助张道衍拾遗补漏。

这可是举国之战,赢了,齐国必灭。

输了,那短期内,吴国的统一战争,就得搁置。

这种天赐良机可不多,一旦智伯瑶完成晋国内部整合,肯定不会坐视齐国被灭。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现在晋国不参战,就在于他们的矛盾,内部没办法调和,除非智伯瑶把邯郸郡还给赵无恤,重新让晋国四大家族的实力平衡起来。

但怎么可能,智伯瑶压根不可能做这种损失惨重的事情。

好不容易领先了其他三大家族一大截,他不动手消灭其他三大家族,就算他克制。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此前对吴战争,让韩魏损失惨重,他们不太可能二次上当。

所以,吴王地要监视有能力干涉吴国的力量:秦国,晋国,还有齐国自己的变化。

国君深居简出,也让朝廷内部官员谈听不到国君的心思,更加用心做事。甚至对明面上的太子也更加克制。有时候,不熟悉和陌生,会产生恐惧。

另一边,蓬莱城,

石乞拍老伙伴,游速带着五千骑兵,连夜偷摸到了这里。

“这就是徐承,陆鞍久攻不下的城池?”从益州汉中郡调拨而来的将军游速,已经不想再盯着秦国那一只咸鱼了。

盯着秦国的事情,还是交给巨臣去做吧。

“走,我们去看看”下马,然后穿着夜行衣,一帮军中高手,就靠近了城池,

发现这里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这要偷袭,不太容易,我们先回去”。游速发现,这里的守备确实扎实的过分,估计临淄都没这么严谨。

游速随后几天侦察得到的情报表明:蓬莱守将田横是个严谨,恪尽职守的厉害人物。

然后报告给后面带着四万五千人抵达的兵部尚书石乞。

石乞皱眉道:“那没办法了,直接放过蓬莱,我们去文城。如果能强攻拿下,我们就为大王铲除这个祸害,如果不行,我们就逼迫他们想齐国求救,我倒要看看,范蠡会怎么选。”

随后他们很快从原理蓬莱的道理,悄悄杀到了最东部的文城。

这个时候的文城名义上是鹿郢在掌控,实际上是越国相国文种在打理。

名义上扩军上万的越军,如今大部分都返乡务农去了。

石乞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当五千骑兵突然冲到城门口的时候,训练有素的守军急忙关闭城门,抬起护城河的吊桥。

游速哈哈大笑,也不难过。

他们的内应告诉他们,日常,文城守军才两千多人,维持最低开支和编制。

也就是说,其他越军,都在野外。

石乞等人立即就知道怎么对付文种这个聪明人。两万大军把文城团团围住,石乞亲自镇压城外,其他三万多人,还有大量徐承所部海军拦截,怕他们从海路跑了。

可想而知,无数还在田野打理田地的百姓,很快就被一拥而上的吴军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