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第57章 怕你打不过

陈恒的顾虑和指令,也导致田书不得不分兵五路,全力围攻莱芜县各城。

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是兵力不足训练不够,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应对匆忙,时间太赶了。

于是在一二三月之间,短短两三个月。

十万齐军,就拔掉了17镇的16镇。

只剩下最难啃的公孙晖公孙夏等人被困在莱芜城。

莱芜城在盖邑西南部。

离得还很远。

但盖邑的齐平公已经胆战心惊。

因为三国联军压根靠不住。

他只能求助胥门巢。

胥门巢很满意现在的战况。

田书的战绩很漂亮,两个多月,就破城16,斩杀叛军近三万。

他的大王吴王地告诉他“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已经基本上完成。

即给齐国埋下了大量民间仇恨。毕竟死了这么多人,他们的亲戚,后代,怎么可能没有仇恨。

秦始皇都解决不了的六国仇恨。陈恒怎么可能解决的了。

这种情况会导致田家在齐国南部的口碑,基本崩塌。

最最关键的还是,给镇守胶东郡的吴军释放了大量时间,这些时间,胶东郡完成了土地和财富的重现再分配。

春耕开始,百姓安居乐业。议会这玩意,虽然大多数时候没啥用,也没人鸟他们。

但是如果涉及到大家核心利益,又希望

他们能站出来,主持公道。

尤其是被官僚们欺负的时候。

胶东郡的山野村夫们也发现,聚起来,一起监督各地官员,居然也有不一样的效果。

胶东郡六万户百姓登记造册也已经基本完成,按照两户出一郡兵的原则。

胶东郡守,武装了近三万地方军,接替撤离返乡务农的吴军。

突袭成功的吴军损失真心没多大,因此兴高采烈的带着赏赐,返回了徐州,扬州。

齐东战场,彻底交给了六万中央禁军,和来自吴国各地的六万精锐郡兵。

加上三万新组建的胶东郡兵。

此时展如,石乞等人仍然还有15万大军可用。其中三万胶东郡郡兵,还是本地不脱产的民兵。负担相对从南方征调民兵,要成本更低。

其实如果不是越国一帮人和田横还在登莱地区盘踞。

他们完全不需要这么多军队,六万地方郡兵就可以全撤回去。

但展如和石乞可不敢小看文种和范蠡的组合。

他们膨胀到上万的兵马,也让他们非常忌惮。

这就导致小小胶东郡,汇聚了吴国精锐的12万主力。

如果再加上在鲁国保护吴王地的锦衣卫,龙骧营,虎卫营上万人。

这个数目还要更多。

至于大战在即,为啥反而撤军。

主要是吴王地和张道衍认为,以陈恒等人的隐忍和手段,几乎很难一口气拿下。

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留下足够保卫既得利益的军队就够了,

多的还是返乡种点粮食比较靠谱。

换言之,胶东郡兵力太多,他们自己反而思维混乱。等大量来自各地的郡兵撤离,番号就简单多了。把徐州各郡的郡兵,组成徐州兵,扬州的各郡郡兵,组成扬州兵。

还有豫州兵,荆州兵,益州太远,没来几个人,并入荆州兵。

这样组成四个地方兵团后,加上禁军三个军,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这12万军队,主要工作就是盯着登莱地区的田家军和越军。

以及囤聚杞县,隔岸观火的看齐国内战。

没想到。齐国居然这么狠,16个城池,除了三个投降的。

其他13城,最少都是伤亡上千。

攻城的齐军,最少有两万人减员,其中上万人战死。

这里面不乏精锐的齐国技击士!

“愚蠢啊,真的很愚蠢!”石乞不屑的对展如将军说。

两员老将,此时也早已经虎视眈眈。只要陈恒敢暴露临淄空虚的缺点,他们就敢单刀直入,直取临淄。

“与其说陈恒愚蠢,还不如说,他现在别无选择,任由齐公姜骜在国际上,国内社会,散布大量对田家不利的消息。他们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石乞知道,这就是相国张道衍的高明之处。

相比起吴王地的毫无下限。张道衍用兵,讲究“自然而然,顺势而为”。

你往往还没搞清楚,就已经中招了。

相比起展如和石乞作为看客的蹲在杞县。盖邑附近的鲁卫宋联军,也很满意的加固了盖邑附近接手的齐国原来的长城要塞。

寒冬即将过去。齐军竟然没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打过来。

他们就不那么怂了。

自然,三家将军也不敢乱动,必须时刻盯紧那个叫胥门巢的家伙。

这家伙帐下只有七八千吴军精锐骑兵。

但是威慑力,让三国将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叔孙将军,你抽调五千精锐,去这里,截杀齐军粮道。不能任由田书消灭公孙晖,公孙夏在莱芜屯驻的守军。唇亡齿寒啊。”

叔孙舒急忙点头:“好的,上将军!”胥门巢是吴国上将军,他们以此尊称。

为了给田书增加点困难,胥门巢在收到展如等人的讯息后,开始动了。

既然胶东郡已经稳定。

那么下一步,就是齐国中部的争夺了。

你不会以为他们来就是等着挨揍的吧。

如果现在田书已经击溃了三国联军,他就算了,但特么三国联军,到现在都没看到田家军的影子。

说明田书等人光是对付他们派出教导队和督战队,组建的“保国军”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

这些军队的抵抗意志,要远比他们想象中要高很多。

不是说田家在齐国很得人心吗?

这好像和事实有点不符啊,难道又是政客的自吹自擂,商业吹捧?

另一边,田书很快就得知胥门巢动了。

因为他的粮道被截了一大批粮食,大火,隔着老远,他都能看到。

“龌龊啊,宁可烧了,也不分给百姓!”田逆气愤!

“分给百姓,然后我们又把粮食征集起来?他们又不傻,不要把对手当傻子,这样我会就会成为傻子。现在我们还不能犯傻。当年艾陵之战,你又不是没有见识过吴军精锐的战斗力,这帮纹身的南方汉子是难得的对手!”将军田书皱眉的看着脾气暴躁的田逆。

田逆被训斥的没话说。

城池久攻不下,导致他脾气越来越坏。

军队减员越来越严重了。

寒冬攻城,本来“非战斗”减员就很夸张。

现在更好了,胥门巢开始反制。

他们日子更难过。

幸好陈恒兵源补给非常及时。

现在十万大军,汇聚莱芜,把莱芜围困的严严实实。

面对齐国主力和吴国联盟的对打。

遥远的蓬莱,田横和范蠡也头疼:\"这样打下去,我们会被吴国拖死的,要出奇制胜啊!”

在吴强齐弱的背景,打这种消耗战,就是找死啊。

但陈恒为了政治目的,不得不打。

但范蠡认为,可以有更好地办法。

战争不应该只是一力降十会的横推!

范蠡为什么担心,因为一旦吴国灭了齐国,那么吴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就已经形成,光靠剩下的晋国,秦国,燕国,很难和独霸中南部的吴国对抗。这几家还不同心,更难搞。

一旦齐国灭亡,他就可以归隐山林了。

因为已经没机会了。

齐国可能容忍越国盘踞胶东半岛。

但是吴国不会,吴王地一帮人绝对不会。

现在不对付他,不过是田家军的主力侧翼威胁了他们。

他们顾不上,你看看,如果陈恒和吴王地达成停战协议。

陈恒把胶东割让给吴国,吴国立马就会一拥而上,灭了蓬莱城和文城的田横军和越军。

所以,拯救陈恒,就是拯救越国。

故主越王勾践的知遇之恩,同袍之情,让他很难一走了之!

“走,我们去临淄,走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