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第52章 胥门巢督齐

52 胥门巢督齐

沂水上游,位于齐国南长城北侧,有一个山城,这个城池叫做盖邑,盖伊在齐国长城南侧对面,还有一个着名的鲁国城市:艾陵。

也就是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带着展讯,胥门巢等青年激进派将领,在这里干净利落的干翻了曾经的霸主:齐国。

那个时候,齐国虽然没有吴国面积大,仍靠着数百年底蕴,人口却远多于吴国,没想到,时过境迁,吞并楚越的吴国,人口已经是齐国的好几倍。

至于版图?

占据南中国的吴国和占据半个山东省的齐国,能对比吗?

可惜,战争不是比谁面积大,就可以赢的。

要是这样,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不得统一地球啊。

此时的盖城,已经当了齐国国君,确切地说是傀儡国君17年的齐平公姜骜,正在小心的经营着他的政权。

他能逃出临淄,死掉的那些人,固然可敬,但是眼前的人,更加需要倚重。

他们构成了盖邑的新“四大家族”。护送他出来,并且掌握兵权的是高家良家子高强,现在担任类似禁军统领的卫尉一职。

然后是地方上发动暴乱,驱逐田陈官员的旧贵族,晏婴后人晏周,号称足智多谋。

鲍叔牙的后人鲍庆,号称现代版本的“赵氏孤儿”。十里桃的他,刻苦学习武艺,功夫十分了得。为军中第一高手。还有个足智多谋的国擎,这家伙原本逃到宋国,后来又去了吴国,靠着经商,再次成为吴国有名的大商人。

急需要国氏出钱的姜骜,毫不犹豫任命他为内史令,负责钱粮筹备。姜骜极力平衡内部的时候,也不得不仰仗吴国名将胥门巢。

原本,他是要去杞县建国的。

可惜展如觉得打下来太容易,白送给齐公,有点晦气。

于是就出了个馊主意,那就是建议吴王,派出一位名将,统帅宋卫鲁联军,帮助齐公夺权。

三国虽然也很不满吴王对洛阳的周天子不尊敬。但是吴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拿着周天子的招数,逼迫三国出兵。

三国惧怕吴国动不动灭国,不敢得罪,于是鲁国出兵三万,卫国和宋国各两万。累计七万人,交给吴国的将军胥门巢统帅。

胥门巢执掌这些军队的时候,还以为这些国家保存实力。

这兵源质量太差了。装备一塌糊涂,很多连统一军服都没有。更重要的军纪,根本没办法阐述。

幸好他还带了八千骑兵督战。

杀了一帮刺头后。下面三国军官发现,国内国君和相国屁都不敢放一个,也就老实了。

胥门巢和礼部尚书甘明联手,甘明负责劝说。

胥门巢负责动兵。

由于齐国注意力要么被入侵的吴军吸引。

要么主力还在河北没回来。

于是在四大家族内应帮助下,齐国西南一时间叛乱四起。

甘明也怕齐公去杞县捣乱,于是半路截住出走的齐公,高强一帮人。

把他们劝说

安置到了比较后方的盖邑。

这里不仅仅是山城,还特别靠近鲁国,可以获得鲁国的积极支持。虽然鲁国和齐国是世仇,但是鲁国上下受儒家思想影响,更讨厌乱臣贼子的陈恒一帮人。

自然,由于陈家太强,鲁国也不敢轻举妄动,除非背后的大哥吴国撺掇他们动手。

随着陈恒返回临淄,感觉拳头收回来才能打出去的胥门巢,把三国联军军队集中在盖邑附近。

借助泰山山脉的高低起伏,建立堡垒,准备长期盘踞这里。

分裂的齐国,才是吴国需要的。

而齐国的叛变各县,邑,自然交给以四大家族为首的齐国朝廷。

自然,这期间,甘明为首的团队,没少在三国军队和齐国西南散布吴国的“开明文明文化”,就是后世着名的文化渗透工作。

当宋卫鲁三国奴隶得知,吴国早已经废除奴隶制。

只要加入吴国,就能获得20亩私人田地和80亩国家租借土地。前者只要交十分之一的农业税,后者在十分之一农业税之外,还要给国家交十分之一的地租。

最高五分之一的税收,直接羡慕的齐国自耕农,都想叛变投吴。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都督大人,大王抵达艾陵,准备在这里会盟吴齐鲁宋卫五国,共诛逆田!”

胥门巢年过六旬,却老当益壮。摸了摸白花花的胡须,道:“叫伯钊过来。”

随后来了一个年过四十的壮汉。

“伯钊,你父亲伯痞的功过自有后人说,现在,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伯钊受他父亲连累,名声很不好。

如果不是临死前伯痞亲自去求胥门巢帮助。

他压根没机会当上校尉。他不缺才华和阅历,缺上位的机会。

“都督大人,这样做的话,会不会崩溃?”

“我就是要让齐国正统崩溃,正统派不死绝,我们吴国如何吞并齐国。借刀杀人,一定要玩好。还有,必要的时候,可以临阵脱逃,我给你一队骑兵!用来突围。”

伯钊点点头。这个任务,难度很小,最大难度,是如何不被猎杀。

聪明的他,继承了伯痞的军事才华和狡猾。

很快就不再穿象征校尉军官身份的军服,改和各国军队一样。

他不仅仅自己做,还下令手下吴国骑兵,也把衣服“赏赐”给卫鲁宋的士兵。让他们穿的体面一点。

而他们而穿的和普通野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