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第16章 夺城恶战(2)

16 夺城恶战(2)

“让开,给老子让开”

隔老远,孙虎就听到自家都督的大嗓门。

急忙让挡着郑军反扑的接阵,向两翼城头撤退。

骑兵一旦冲击起来,那速度和威力,可以轻松把人碾碎。

果然,吴军突然跑了。

国产先喜后恐惧。

因为狂奔的骑兵,直接三马并行的直接撞入密密麻麻,有上万人的郑军里面。

吴军骑兵高高提起的四五米骑兵长矛,一次可以串起来三四个郑军同伴。

吴军熟练地丢掉长矛。然后拔出被称为“开山刀”的大砍刀。他的正式命名也叫“陌刀”。相比起更容易折断的宝剑,钢刀的设计明显更科学,他可能卷刃,但厚厚的刀背,绝对不会轻易折断。

直接导致郑军在吴军区区四五千骑兵打击下,很快就崩溃四散。

这也和国参偷偷带着嫡系兵马,急忙躲到了附近房屋巷道里面。

他在和范蠡等人研究怎么对付吴国骑兵的时候,范蠡就认为,野战的话,步兵必须结成巨大的方阵,外围用长矛手和盾牌兵的组合,防范骑兵充斥,但如果任由骑兵冲刺,时间长了,方阵还是会失败,一旦被迫,由于骑兵跑的比步兵快,除非遇上黑夜,不然绝对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所以中间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弓弩手,进行配合性的弓弩压制打击。

这种接阵,哪怕打赢,骑兵也可以很快逃走,由于追不上,胜利的果实不会太成熟。

真正对付他们的只有同等素质,甚至更多的骑兵才行。

除此外就是借助城池进行防守,这就是长城体系的由来。

长城不是只有一段城墙,它实际上只是用城墙的渠道,联系和掩护各个军事堡垒的工具。

如果是正常情况,军队从A堡垒调动

b堡垒进行支援,很容易被切割消灭,但如果借助高山上的城墙,长城进行调度,下面压根看不到。

所以进攻方很容易搞不清楚正面堡垒里面到底有多少士兵,同样,也搞不清楚里面有多少箭矢,粮草。

巨臣代表屠杀的很爽。

但是缓过劲来的郑军,也在国参,公子丑,太子易等郑国贵族领导下,开始和巨臣所部打“巷战”。

失去了高速冲击力的骑兵,遇到了木质楼房二楼突然射出的弩箭,照样会吃亏,如果射中面门,直接就会被冲出房屋的郑军补刀杀害。

当这种巷战,对骑兵越来越不利的时候,巨臣已经发现,自己有几百勇士,就这么被偷袭杀害了。

“撤,我们先退到城门,还有把粮仓和军械库给我搬空。”校尉晏宽急忙道:“他们怎么办?”

巨臣冷哼:“孙子兵法怎么说的,还用我教吗,天干物燥的,一把火烧了。不过必须等我们撤出来才行”

据说是齐国名臣晏子后人的晏宽急忙大喜。

随后,吴军毫不犹豫把郑国粮草和国库抢了。

等搬运的差不多的时候。

巨臣一声令下,士兵弓箭上旋,箭矢上面全是绑着火球。然后射到木质成排的街道。

很快,隐藏在巷道的国参,太子易等人就恨不得冲出去,干死巨臣这帮卑鄙的吴军。

“先别管大火的事情,如果等吴军大部队杀到。我们郑国就亡了。必须夺回城门,否则我们只能逃亡国外”国参不愧是老臣,虽然狼狈,但很冷静。

“可现在这个样子,到处都是火,我们怎么打?”

太子易六神无主。

还是公子丑看着浓烟方向变了。

“快,用烟熏,尤其是战马,很难受得了浓烟熏烤。现在突然转北面风,我们去西门的北面放火。”

国参一听,立即顾不得其他“快,快去。”

随后,侥幸没被烧死的郑军,就从大火熄灭的街道转移到西门北面。

然后他们一声令下,开始点火。

并且可以制造大量浓烟。

最该死的还是老天作美。北风忽然呼啸起来。

巨臣等人本来在西门居高临下等着法正等人抵达。

没想到突然北面来了浓烟,熏得眼睛都睁不开。

“靠。立即撤离。”害怕郑军趁机偷袭的巨臣,不得不不甘心的撤离到城门外。

顺便还让人把大门卸了,横在护城河两岸。

如果郑军想要杀出,修复城门。他们就骑兵冲击,弄死郑军。

果然想要借助浓烟掩杀的国参等人扑了个空。

面对洞开的城门。

几个核心首脑立即在城头开会。

“去扑灭大火吧!”太子易站在刚刚巨臣所在的位置,也是被熏得受不了。

国参被呛的鼻涕眼泪,全都不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