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第14章 兵临郑国

14 兵临郑国

“诸军听令,第一个战术,叫做一招致命。你们返回驻地后,立即起兵,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直扑新郑,趁着他们大意松懈,直接夺城。明白吗?自然负责镇守大梁城的公孙信不得乱动。出发吧,趁着天气不错,发兵北上。”

张道衍抵达前线后,立即在鄢陵开会。

水军都督徐承,副都督曹明,北军都督巨臣,副都督法正;

南军都督麻成,副都督公孙信;

中军都督马孙成,副都督陆鞍邱宁;

几位将军都非常年轻气盛,也急需战功

扬名立万,加官加爵。

必须承认,现在的吴军确实有“天下第一军”的实力。

因为最快的两天后,就有一名叫做孙虎的骑都尉带着一股骑兵冲入门户大开的新郑城下,城头小兵来不及关门,这门可不轻,为了结实耐用,导致极其笨重。木质大门前后,全部用铆钉钉着大量整块厚厚的铜皮,用来防护。

孙虎等人在马上,就把急着关门,急的快哭了的守门士兵劈了。

这帮人平时收城门税的时候可不是这态度。

“放信号,奶奶的,立即占据城门,呼叫救援。如果成功破门。这大功劳就是大家的了。”

他们人不多,陆陆续续也才四五百人。

但是城门守军压根不是他们对手。很快弓弩盾刀配合,就把人心散了的守军打退。

然而就在他们焦急等待后续援军的时候。

城内的郑国国君姬胜一听城门失守,刚好正在和大臣国参谈论如何应对吴国报复的问题,国参作为老臣,赫赫有名的子产的儿子,他已经活跃在春秋战国交汇时期多年了。从齐国回来的他极力劝阻郑伯胜不要投靠晋军,否则吴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晋国在吴国威胁下,没有灭亡郑国的实力,不仅仅是国力的问题,还是因为晋国内部很难团结。再加上外部吴国绝对不会答应晋国在中原腹地立足的。

可惜被晋军强攻猛打吓坏了的郑伯胜同意了。

这导致他不得不从齐国回来。自然好友兼靠山,齐国相国陈恒,也给与了他很大帮助,比如帮助他武装了三千训练对标齐军精锐的私兵。靠着父辈的遗产,他还真的带回来一支不弱的劲旅。

他也知道陈恒的心思:郑国绝对不能被吴国吞并。

但是吴国已经接二连三灭国,不久前的陈蔡,更早前的巴蜀。刚刚灭了许国建立的颍川郡,可还墨迹未干啊。

很明显,齐国希望吴晋互相消耗,但绝对不希望任何一个国家吞并郑国。如果硬要,那最好还是晋国吞并比较好!

类似的操作,如果是吴王地站在那个位置,也是一样的。吴军的攻击力

吓坏了郑伯胜,急忙任命他他为大司马,也就是吴国大将军性质的官职。急忙高呼:“快,大司马立即上任,立即夺回城门,不然吴军肯定会报复我们的。”大司马国参也知道,这时候不能斗气。七穆再内斗,也都是姬氏郑姓家族内部的事情。一旦郑国灭了。他们都得地位暴跌,朝不保夕,就好像灭亡后逃亡齐国的越国国君勾践一帮人,还有逃亡秦国的楚国楚惠王熊章一帮人。丢了国祚的君主都是落地凤凰不如鸡。当机立断,

立即调集数千军队,其中核心就是三千他的私兵精锐。

“杀敌一人,赏美女奴隶一名,杀敌三人赏田百亩。杀敌十人,加官进爵。同时号令全城权贵,务必参军参战,一旦城破,我们必然人亡家破。”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候。

奴隶主们很自觉的团结起来。

就吴国的那种玩法,那不是要了他们老命吗。

所以最终为了阻止吴军杀入的奴隶主,或者亲自去助战,或者派儿子,管家去助战。

浩浩荡荡的有上万人之多。

但是面对严阵以待的孙虎小队。

他们没啥组织,也没啥漂亮的武器,更没有团队合作。

导致他们连吴军围绕城门摆下的“却月阵”都无可奈何。

简单说就是围绕城门,从下到上,从前到后,设立盾牌兵和长矛兵方阵,掩护后面的弓弩手。弓弩手根据射程进行排列射击。城头居高临下的也是弓弩手。只要派一队盾牌兵和长矛兵组成的小方阵堵住上去的楼梯即可。

所以当公子丑和太子易(都姓姬)带着家族武士赶来的时候,就发现大司马国参此时的攻击混乱无序,全程被人数更少的守军压制。

于是勇猛的公子丑急忙披甲带头冲。被他重赏鼓舞的奴隶也冒着吴军的弓弩往前冲。

素有贤名的公子丑是当代在位36年的国君郑伯胜的弟弟。

也是太子易的亲叔叔。父亲都是被追封郑献公的姬趸(dun三声)

在七穆当权的时代背景,他们有时候也是报国无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