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治国!

“已经安排好了。大王,端的心狠,定儿还这么小!”

莫柔身为母亲,也有不忍啊。

“身为王族,就得有舍身报国的精神。否则哪有既享受权力财富这些身份带来的好处,又不想做出贡献的道理。”

“大王说的是,是臣妾觉悟不够。”莫柔看着吴王地口中带着火气。

赶紧转移话题。一边帮吴王地脱了外套和软甲。

另一边安抚吴王地急躁的心情。

一夜过去。

果然再次神清气爽的吴王地。

就不顾莫柔的纠缠。

去上朝了。

王孙雒这个老相国,还有一堆的事情要他帮忙。

时间转眼几个月。

来到公元前467年,吴王地十五年。

“哎,已经在位十五年了。从夫差13年掌权。到现在已经15年了。也不知道,国民,对我的治理,到底满意不满意?”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啊。

王孙雒道:“陛下大致上没啥功劳。

主要是帮助你的父亲夫差,填坑。时至今日,才堪堪有了点底气!”

吴王地不想看他的老脸。

“老相国说得对。先王过于执着于争霸中原。

确实导致吴国一度濒临解体。为人儿子的,帮父亲弥补错误。本不该论功!”

加封国师的太尉张道衍摇摇头:“陛下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不过是产出太低,导致在国强和民富之间一直难以平衡。”

对于国强和民富那个优先。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

当年夫差称霸中原难道不强。

不也差点因为过于残暴,导致被吴国百姓抛弃。

所以,休养生息,民富为先。

民富才能国强。

“莫司空,你觉得咧?”吴王地看了一眼莫不邪。

这老头16年了,居然还身强体壮。难道年轻的时候有什么“奇遇”。

是另一个张无忌或者张三丰?

莫不邪道:“功是功,过是过。陛下能让吴国转危为安,还把楚越两国兼并,就是吴国当之无愧的明君!”

王孙雒点点头,瞥了这老小子一眼。

“不过也不能骄傲。要戒骄戒躁。砥砺前行!”王孙雒打断了他的吹捧。

他可是知道当年吴王阖闾,吴王夫差,都是年轻的时候,很有本事。励精图治,虚心纳谏。

但是到了老年,都是刚愎自用,任意妄为。

他可不想吴王地走两位先王的老路。

吴王阖闾的战死,他是目击证人。

吴王夫差的自掘坟墓,他是参与者。

只有吴王地的崛起,是他一手扶持,帮助下的产物。

他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吴王地的晚年。

但现在他没死

就不能让吴王地走前面两位的老路。

吴王阖闾的作死,他无能为力。

吴王夫差的找死,他有心无力。

但吴王地要是作死,他不介意学学伍子胥。

吴王地看着王孙雒这个宗室子弟。

也头疼。这家伙以身作则,做事老道圆滑。

可以说吴国能有今天的局面。

居功至伟。

没有他在后面稳住大局。

吴王地想去各地浪。门都没有。

“道理,是这个道理。

我是在想,从古至今,老百姓都指望初圣王,这到底对不对啊。

这君王也是人啊,又有聪明的,愚蠢的。你怎么能确定他能否扛得起国家重担?”吴王地也是看历史的。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春秋五霸相继崛起,凋零。

都说明,人亡政息的代价。

现在六百年的周朝,应该是古今少有的长命王朝了。

可是为啥秦始皇统一华夏以后。

反而王朝都只有三百年以内?

其他人虽然也是当代智者。

但这个问题,还是难以解释。

“我认为,关键不在于君王的能力,而在于整个体系和制度是否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好像现在奴隶制解体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很多国家还在极力维持,而我们直接废除后,国力暴涨。这就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落伍。

也会成为守旧势力的维护者。必然站在时代的对立面。如何解决这个大问题?”

王孙雒道:“还是得推行公务员学习制度。

只有不断培训,学习,才能让官员们跟上时代的脚步。”

此时吴国都有文武学堂,专门培训官员和将领。

这就是文渊阁和讲武堂存在的道理。

“这个确实是一个办法。

但是人心叵测,如何确保他们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吴王地阐述了现实问题。

政客的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出来的话,承诺,都会当成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