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对峙

各位看官,你们会好奇,吴王地最近又搞出什么事情,搞得赵无恤亲自带兵,要来鄢陵“干”吴王地?

这就要说说,吴王地干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他们还能忍,反正损失的也是郑国,许国,宋国和卫国,陶国等。

这件事实际上两年前就在干了。

那就是帮助益州的展如将军“充实”位于四川中部地区的犍为郡

的人口问题。

按照最近几年吴国的硬性要求。

一个郡最少都得有2万户人口,10万名百姓才行。

是的,除非类似汉中那样地形特殊的情况,其他各地,都是按照人口总量,进行设定。

逻辑上,调整后的五州27郡,应该有至少54万户,超过270万人口。

实际上,总人口超过四百万的吴国。

很多郡,人口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

比如有时候设立,有时候取消的庐江郡。

现在基本上和淮南郡和应天府彻底剥离。

基本上以长江为界,以北的安徽部分属于庐江郡。

以南属于应天府。也难怪后来皖中南地区各市都靠拢南京市。

这可不仅仅只是南京有钱,经济发达。

还是历史长期如此。

而新建立的应天府虽然当过吴国一段时间的首都。

但东部的吴郡,可也是吴国几百年的首都,郡名用的还是国号。

所以他的领土扩张方向,基本上是对于庐江郡和豫章郡方向的。

最终长江以北划入“新”豫州,以后,也就堵死了应天府向长江北的领土要求。

于是只能向西,从豫章郡“抢”地盘。

如果不是江西实在是太远了。

他们还真不介意把后世景德镇和上饶等地并入应天府。

全国27郡,就连桂阳郡和零陵郡,在大量流民和囚犯涌入后,也基本上达成了两万户百姓,十万人口的最低要求。

而在此之后,也就剩下益州五郡之一的犍为郡,人口不足。

于是招募中原无地流民,逃奴,来犍为郡充实人口。

就是吴国必然方阵。

原本嘛,这种事情偷偷做也好,明目张胆做也好。

但特么吴王地抵达陈县宛丘城以后。

直接就对郑国和许国开刀。

比如郑国刚刚割让给许国的许昌等地。

徐伯还没来得及高兴。

展如将军就兴冲冲带着两万来自巴蜀的郡兵。把这里1.5万户百姓,全特么迁走了。

等他去接手,就剩下一大批年纪超过三十五岁的“老大爷”了。

也难怪吴国那么热心帮助许国夺回被郑国侵占的土地。

特么土地归许国,人口归吴国啊。

就这样,还是体面的,还有吴国要一点点脸面。

不想把盟国逼的跳反。

吴王地让马孙成,法正,张道衍在郑国和宋国干的事情。

那才叫缺德。

大概就是,一夜之间,两国的奴隶里面,散布大量流言:“听说了吗。只要跑到吴国,就能免费分田分地,就能当地主!”

“真的假的!”

传消息的斩钉截铁“真的,100%包真!”

于是很多只有一小块土地,甚至完全没有土地的奴隶和自耕农。

毫不犹豫“叛逃”吴国。

这力度,直接逼得宋国派兵干涉。

至于郑国,无能为力,他们的军队要么被晋军消灭。

要么被困死在新郑。

哪里能管得了各地逃亡百姓。

你会说各地奴隶主不管。

答案是,他们管不了。

因为负责这边的巨臣和法正两人。自己派骑兵“拦截”。

某个荀姓大地主带着打手,只是追着逃奴靠近了吴国边界。

就被巨臣亲自射杀了。

理由就是“他欺辱吴国公民!”为了提高吴国百姓,尤其是自耕农地位。

吴王地没少灌输百姓“国家公民”的政治概念。

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实际上也是乡村议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基础。

“可是他明明是郑国奴隶!”荀家人自然不干。

“跨过这条界,他就是我们吴国的人,受吴军保护。要么滚,要么死!”最终荀家家主被射杀,其他直接溃散。

后来发展到巨臣等人分兵深入百里。

打得郑国奴隶主气急败坏,却无可奈何。

其人口损失比许国还夸张。

隔壁宋国倒是硬气。

但奈何实力不济啊。

麻成和公孙信联手带着两万骑兵里面的五千精锐骑兵。

不断在吴送边界巡逻。

只要发现宋军拦截逃入或者准备逃入吴国的奴隶。

就毫不犹豫发兵袭击追击者。

骑兵打步兵。

宋国两三个月,输了30多场。

上万人被射成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