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第83章 楚国之乱

第83章 楚国之乱

如果说吴国倾国大战越国,至少还是赶走了宿敌勾践,还能接受。那么坐镇郢都的白公胜,就很是不痛快。虽然随邑击败了叶公以后,楚国各地望风而降。他已经掌握了楚国大权,楚惠王成了他的傀傀儡。

可是叶公高还是没死,他们还是在宛郡据城死守。

而乘机南下的晋军也毫不客气的夺走了许国旧地。还把洛阳西南的蛮氏夺走,进一步威胁河南的楚国霸权。这些丢了都无所谓,可是说好的一起绞杀叶公的。怎么没动静了。

得了那多少好处,总该出点力气吧。

叶公,他不怕,石乞调集大军围剿。

可是该死的申包胥为什么把勾践请来。那绝对是一头猛虎,而且相比起20几年前请来的秦军,恐怕越军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吧。

可是吴国传来的消息,让他震惊,他们竟然接连击败数倍于他们的夫差大军。

夫差的本事,他是知道的。没想到输得那么惨。

这让他忌惮七分。

石乞不在,手下能用的人真心不多。于是他只能亲自出马,带着五万大军,沿着长江顺流直下,直达鄂邑。鄂邑大夫此时还是很老实的。两人合兵八万,准备诛杀勾践一伙。

在宣传上,勾践是越人,是入侵者,很好传播。

双方对立几乎是必然的。没掌权的白公胜丢了东部白地九县和城阳六城,就已经很不高兴。小半个楚国没了,不久前北方又丢了面积不小的许国,蛮氏,也让他郁闷。以前可都是楚国欺负人,神木时候变成不断被人欺负,吴国,晋国搞不过,难道楚国扶持的东南小国越国都能咬一口。想都别想。

相比起越来越复杂的楚国局势。

远在长江下游的吴地在得知越军被赶走,或者说撤出东南以后。兴奋三天。一时间,心中放下一块巨石的吴地,那是相当爽气,官职,爵位,钱粮土地赏赐,可以说精神奖励和物资奖励并行,一时间整个年末,整个吴国都陷入一片狂欢的海洋。

然而兴奋了三天以后。吴地不得不立即转入更加繁忙的政务。

现在吴国14郡,长江以北地区基本上没受什么影响,该干什么干什么。江西在越军走后,也在老郡守甘明带领下加强戒严,和防范,尤其害怕越军卷土重来。

不过想想驻扎在九江县城的张道衍。甘明就放心的让大部分郡兵开始准备明年的春耕。自然拿俸禄的郡兵(常备地方军)和县兵(警察)那是不会擅离职守的。

江西郡的乡兵都带着赏赐欢天喜地的返乡了。更何况其他各郡。为了不影响次年春耕,张道衍和吴地组织的十几万大军迅速解散返乡。就连镇守江都的徐郡兵一万都回去了。

盐城兵也不再戒严长江。广陵,淮南兵乘船返回家乡。在寒冬瑟瑟下,他们洋溢着欢喜返乡了。又一次活下来了。

虽然吴地接纳了计然的“休养生息”的道家政策。来了个“马放南山”。

可实际上,他崇尚的还是法家思想,依法治国的套路。这两者实际上并无冲突。可是有些事,却还是有冲突的。

这不这一次御前会议,就有点上火。

有两个大问题,第一,就是莫不邪占据姑苏,坑害太上王夫差的恶行。

作为礼仪之邦,道义上必须给个交代。

比如五军都督府唯一一位“大都督”公叔山,就是特别厌恶莫家。任务他们开了“吴国大逆不道的先河”必须严惩。

实际上计然,辛评,萧靖等人都知道,这都是为了吴地的王位。可是有些事,必须有人背锅。太师莫不邪就必须走上台。

“此事必须严惩,不然以后再有人以下犯上,对吴国基业很不利”。法正义正言辞。

就连计然也点头“越军上万户强迁闽中郡,闽中郡如今百废待兴,需要一位大员镇守,不如让他去,什么太师的都剥夺了”。

占据会稽郡以后,庄惠清点人口,加上征服的甄越等部在内,人口还有近四万户。加上吴地让莫夷带着檇李一万户军户南迁会稽“镇守”。并以他们为骨干核心重新编户齐民,重铸会稽郡四万户。其中原有一万户,就被莫夷“淘汰了”,毕竟为了吴国统治稳定,一些不上道的效忠勾践的“遗民\\u0027就需要流放的更远一点。而地广人稀,环境恶劣的闽中郡自然就是这些倒霉的战败越民的归宿。

“还有,让莫无痕调任会稽郡守,把庄惠调回来。让莫无痕和莫夷两人一文一武镇守会稽。当无事”。

消灭越国以后,东南经济价值并不高,虽然也很不错。可是男人太少,全是女人小孩,为了重编这些户籍。庄惠不得不抽调大量未婚士兵加入会稽户籍。

强制改嫁的越女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抵抗,这个乱世,越国的寡妇并不比吴郡的寡妇少多少。和明清儒家道德绑架不同,战国时期,那可没什么“守寡”传统,相反,不论是夫差还是勾践,都有强制寡妇改嫁的恶习传统。而勾践似乎更着名一点。

这个事,吴地还是要问问莫无伤的。工部尚书莫无伤一言不发。这个事情,他不能多说。不然那些守旧派那还不大肆攻击。

“臣无异议”。

“那就这么办把,第二件事,重新开发吴郡的事情,现在吴郡已经不再说前线,而是稳固的后方,因此除了军队可以更少,寡人还觉得,必须重新招募这几年逃走的吴郡百姓。吴郡虽然很多地方经济被破坏,可是六百多年来,吴国先人孜孜不倦的开发下,已经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重新开发他,恢复他的经济。对吴国国力提升很有好处”。

实际上这个事情是必然的,以前政策阻挡,都有上万户返回,如今政策倾向以后,吴军必然焕然一新。

可是计然确认为“吴郡恢复经济,消耗必然巨大,投入巨大。朝堂恐怕没有足够实力安排好,也不利于国内稳定局面,更不利全面实现休养生息,藏富于民的战略”。

吴地道“可是比起西北边界各郡,吴郡更安全,也不容易遭受战火,恢复他,我们更有利”。

辛评其实也很赞同,但是他掌握的户部告诉他,没那木多钱,一次安排没那那么好事。

吴地郁闷道“不如如此,顺其自然,让吴郡太守王孙勇以恢复住宅,土地所有权,招纳各郡安置的吴郡百姓。今年标准就定在扩编十个县,每个县三千户,一共三万户如何,这个标准不难吧。”

此前莫不邪迁走的百姓早就返回吴郡,可是檇李万户南迁以后。实际上吴郡人口缺口巨大。三万户,还缺了近半。而且就是剩下的户籍,壮丁数量也是稀少。连年战火,尤其是跟着夫差经历三年前泗水之战,勾践偷袭吴国的姑苏之战,檇李之战,还有今年的笠泽之战,居延,朱方城的攻城之战。这一系列战争可都没让吴国好受,最惨的就是留在吴郡的数万户百姓。几乎损失殆尽。就这,没有十年别想恢复,要想实现吴地的三年恢复吴郡元气,只能靠招募会逃亡走的吴郡老百姓回来开发。

计然道“既如此,就按大王的话办,不过如今财政再度紧张,一旦发生饥荒,恐怕就会出大事”。

此前阖闾夺去的吴国财富早就花完,今年大战和后续赏赐,还有医治伤员等又把今年的税收消耗空。就是这三年的积蓄,实际上也只能坚持到第二年夏收,如果夏收出问题。恐怕吴国就是饥荒遍地。

吴地一震,他想起历史上公元前478年笠泽之战就在于吴国爆发大饥荒,旱灾遍布吴国各地,让勾践专了个大空子。自己怎么会忘记了。

即使没有夫差采用勾践送来的更大颗水稻种植,造成饥荒扩大化,恩种子被邪恶的文种派人煮熟晒干后送来的。想想就知道,必然是颗粒无收。

夫差还以为是异种列。也是蠢的可以。

但不难推测,今后这几年,吴国多灾多难那是必然的,不然勾践也没那么容易蛇吞象。

“既如此,那就大规模采购粮食,这样吧,在王宫外设立募捐点,放多个箱子,大家都随便捐点。共度难关吗,作为吴王,寡人带头捐献五千惯,你们也意思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