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第93章 晋国灭亡之后

哪怕是曾经名声不错的官员,偶然犯一次迂腐,下场也是杀全家。

吴王政权,要的就是上下统一,要的就是中央集权。

而且他们上上下下,都信奉“死了的敌人,才是好的敌人。”面对吴国快速对并州,冀州的维稳,确权。

隔壁的几个势力,瑟瑟发抖。

其中河间郡的田盘连睡觉都睡不着。

“上将军,吴军开春以后,一定会扫灭诸侯,你我当如何?”田逆在田书战死以后,接替了上将军的职务。

“家主,原本我们联手晋国,还有对抗可能,现在吴国迅速灭亡晋国,天下已经没有力量可以抗衡吴国,我们最好立即撤离到乐浪郡”。所谓乐浪郡,就是齐国偷偷摸摸,在朝鲜半岛的大同江,建立的海外殖民地。首府受吴王地的地图影响,也叫平壤城。随着吴国两个月灭晋。目瞪口呆的诸侯们,选择逃跑是必然。

随后请来军师中郎将范蠡。

范蠡苦笑道:“如今天下大势,早已经非人力可以改变,立即放弃河间,撤离到辽东,才是上策,否则吴国水陆并进,再加上燕国首鼠两端,不敢反抗吴国,恐怕我们会被扼杀在河间必死之地”。

田盘不甘心,但最终还是很低调的坐船,带着剩下的两万齐军,及其七八万家属,大概十万人,一夜之间逃去了遥远的朝鲜半岛。

随后在田逆,田豹,范蠡等帮助下,迅速统一了朝鲜半岛。田盘等人实际上一直在学习吴王地,他认为吴王地的策略是对的,死了的敌人是最好的敌人。

所以,他对当地土着并不友好,执行的是屠杀政策。

好处是,当吴国灭燕,打到鸭绿江的时候,他们可以倾巢出动,对峙在河对岸。坏处是,原本只需要一年多就能统一的半岛,他花了三年......

田盘跑了的消息,很快传到法正耳中。

于是春三月,他就和冯布,分兵从冀州,兖州合击河间。

果然,这里已经只剩下两三万逃入山林,不愿意背井离乡的百姓。

面对田盘的逃跑。吴王地是恼怒的。

他判断,田盘,范蠡等人,肯定跑去朝鲜半岛开荒去了,以齐国残部的实力,要打翻那些茹毛饮血的土着。

不要太容易,就好像他的几百人的远征军,就能把菲律宾打下来,一个道理。

双方文明差距,不在一个位面上。

但此时,他顾不上对付逃走的田盘。

甚至追责燕国,都没时间。

因为张道衍认为,晋国赵无恤,人中龙凤,如果让他长期盘踞代国,肯定会后患无穷。

必须趁着他在晋阳之战中被重创的时机。立即北伐。

随后,并州驻军,汇合法正,冯布统帅的东路军。

直扑代郡。

得到消息的赵无恤,立即找来谋臣张孟谈。

“吴国不同于智伯瑶,一旦我们被围代郡,肯定死路一条。而且张道衍这个妖道,还会天雷破城之术,死守代城,必然死路一条,我们只能裹挟百姓,投奔河套的林胡。让娄烦部落,顶在前面。”

赵无恤伤势刚好,有心和吴国在晋北山区打游击。

但张孟谈和听说,他可以赢十次,但只要输一次,吴国就彻底赢了。最好办法,还是选择保存实力。失地留人,方能人地两得。而且一旦晋北代郡一个人都没有,吴国就没有办法控制这里,等战争结束,为了节省财政,只能退回雁门郡。我们可以伺机游说林胡,匈奴各部联手南下入侵吴国。

大统一才刚开始,还没有国家和民族观念的利益各方,往往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因此这种提议很快被赵无恤听从。

随后,张道衍东西两路军,扑了个空。

面对空无一人的代郡。

张道衍头疼:“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这些习惯草原生活的家伙,就是如此难对付。”

御林军都督麻成,虎贲军都督马孙成纷纷认可。

“相国,接下来我们怎么做?”

“他有奇谋,我有狠招,立即班师回朝,路过中山国的时候,顺手灭了中山国,然后迁移中山国戎狄后裔来代郡游牧。陛下既然已经同意在南北中三军之外,设立东西两军,三军都督府,重新开设五军都督府。那么这个事情,就交给公孙信你来办。”因为父亲公孙雄为国战死,所以多年后的公孙信,反而能很轻松的成为五军都督府之一的西军都督府,镇守西军都督衙门所在的太原城(原晋国晋阳)。公孙信点点头。东西二军,本质上就是改编太子安的东宫六师组建而来。

东军的辖区是冀州和兖州,都督是赵普,副都督是莫孝和。

都是太子的心腹嫡系。

西军都督是公孙信,副都督是王芬王芬也是太子党。

本质上就是把太子的四万精锐国家化,正规化。

对此,太子安并不抵触,反而因此染指了军权,很高兴。

如果这帮人不能转正,随着全国都被统一,那么这么强大的地方武装肯定会被三军都督府和兵部想方设法瓦解,解散。

收编以后,这种问题,就变成内部问题。

中山国国君派大臣犒赏路过的东军和北军(禁卫军,基本盘是徐州和扬州)的时候。

就被法正,冯布,赵普,莫孝和联手灭了。

可以说,当吴国需要马场和牧马的时候,中山国刚好有这些资源的时候,他们想不灭国都难。

·················

中山国的灭亡,让吴王地没有太多高兴。

“陛下,中山国移民和代郡,当如何安置?”

吴王地道:“我考虑很久,如果朝廷直辖,那么频繁的被入侵,肯定让朝廷疲于奔命。我准备让公子恒,迎娶中山国公主,然后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中山国国祚,然后全体迁移到代郡,寡人再以宗主国身份,敕封代王,改国号为代。原中山国领地百姓,改为冀州直辖的中山郡,中南部并入常山郡,进行有效分治。”

张道衍很快明白,吴王地这么操作的好处,这等于原来的中山国,一分为三,守旧的势力,集体迁移到代郡,以代国国祚延续中山国传统,可以比较团结的对抗来自草原的威胁。

剩下的,一分为二,并入冀州,这样冀州的西北山区,就能很好的屏障冀州所属的华北平原耕地地区。

“老臣,这就去执行。”至于中山国国君同不同意?

他有的选吗?如果他们的奴隶主贵族不想和晋国的旧贵族一样,被直接肉体消灭。

最好老老实实的听他们安排。

“国师,先别走,放眼天下,如今只剩下秦国和燕国了。燕国比较老实,暂时不着急。我们新占兖州,冀州,也需要时间恢复元气,但是,洛阳西部的秦国,必须剪灭。否则威胁太大了。”

“陛下的意思是。”“秦公以为我们忙着消灭北方强敌,一定想不到我们会偷袭。因为,你秘密挂帅,调集精兵强将,突袭秦国,一战灭秦,抵定乾坤”

吴王地深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基本道理。

一旦骄兵悍将迅速锐变成马放南山的安逸分子,他们就打不了仗了。

所以,第一代一定要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

“诺”君臣的默契,显而易见。

遥远的西部边陲。

雍城,位于后来宝鸡西部,这也是关中等地,有“雍州”之称的由来。

秦厉公在得知吴国两个月灭晋以后。

就抵达这里,看望历代秦国先君,披荆斩棘。开创的如今秦国局面。“诸位,我们错失太多机会了。

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打退吴国的入侵。”

将军,宗室子蒲和子虎带着宗室将领,立即在祖宗灵位面前,歃血为盟。

相比起其他各国,秦国反而是最团结的。

可惜。只有十多万的军队他们。

此时并没有聚集起来。或者说,他们聚集起来一次,但由于吴国北伐去攻打盘踞代郡的赵无恤。

结果无功而返。

当他们解散军队,开始关中渭水平原的春耕的时候。

张道衍突然指挥两万西军和两万中军。加上徐承的一万水军,五万人,水陆并进,突袭秦国首都栎阳。

栎阳在咸阳以东,渭水以北。

秦厉公迁都这里的目的,显然就是窥视晋国的河西郡地区。

吴国灭晋,张道衍顺手接收了河西郡。但又没有设置西河郡,这里以三个县一个藩国的身份并入了河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