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我在七零做财阀,顺便建了座新城>第52章 国企要改革,躁动宋志飞

“此次我国引进了九条化肥生产线,来年有望实现年产化肥**吨……”

“……我国水稻实现新突破……”

“……来年要加大力度建设水利设施……”

听到收音机里面的消息,王建一愣,化肥?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东西,一样种地,能多收获很多粮食,也许过几年,就人人都能吃大米白面吃到饱了。

而且,这水稻突破什么了?杂交水稻吗?

如果是的话,那真是个影响深远的大事儿啊,地球那边华夏能养活十四亿人口,这水稻居功至伟啊!

要是真的,就不止吃到饱了,可以吃到撑!

而且要兴建水利设施,大概跟这有直接关系。

粮食多了,老百姓吃饱了,才能创造更多价值。

未来几年,说不定国家发展就会踏上快车道!

不过他也就是感慨感慨,这跟他关系不大,大家都富裕了,他就跟着乐呵乐呵就行了,反正他也不种地。

“这化肥听说可是好东西啊。”宋爸爸感慨一番,继续说,“听村长说了,明年好像要组织大家夏季农闲的时候去挖水渠,好像以后要多种水稻。”

王建没说话,只是默默的听着。

这时候收音机里面又开始播报新的新闻,说的是鼓励私人经商的事情,鼓励个人或集体创办甚至收购国有企业!

宋爸爸又感慨说,“这应该也是好事儿吧,现在很多东西都是国营场在弄,可是大部分国营厂得情况,你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王建好奇的问,“爸,什么一言难尽,您仔细说说呗。”

宋爸爸诧异的说,“你不知道吗?那你这猪肉是怎么来的?如果不是养猪场自身出了问题,你能拿到这么多猪肉?”

王建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的说,“额,我不太清楚啊……,就是有人找我帮忙出猪肉,猪肉是怎么出来的,我真的不知道!”

王建听着宋爸爸的讲述,才明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这个时空,工人的数量超过王建的想象!

平均每十个家庭,就有三个家庭里的男人是在工厂工作!

工厂几乎垄断了所有行业!

而工厂是什么工作模式?大锅饭!

大锅饭的缺点是什么,王建这个现代地球人哪怕没经历过,也肯定听说过。

他只能庆幸,这里的70%的乡下人没有吃大锅饭!如果全员都吃大锅饭,就凭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丰收年都得饿死一堆人!

十个家庭,就有三个家庭有工人,而老婆孩子在家再种点地,生活就过得去了,或者说就能过的不错了!

当然,这个不错,是跟王建所在的团结村比。

而大锅饭的弊端太严重了,所有人都没什么积极性,产出连正常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都达不到,让各个企业都很难发展起来,明明是很赚钱的企业,结果年年亏损!

工人阶层每个月拿着36元的死工资,多干少干都发这么多钱,那为什么多干呢?

天天上班摸鱼,结果生活条件还比乡下好那么多。

可这份轻松惬意是拿什么换来的?不客气的说,这是通过压榨更大范围的乡下老百姓获得的!国家为了维持社会不出骚乱,只能通过更低的粮食收购价,用牺牲农民来满足工人!

而现在,国家似乎要打破这种病态的局面了?

收音机里面不断在提关于改制的问题,准备打破大锅饭,鼓励私人商业行为,允许个人收购国有场,或者集体收购。

比如某个村子附近有个几十头或上百头猪的小养猪场,以前这个养猪场是国家的,村子里有一批工人,每天负责喂猪养猪宰杀,消耗多少饲料,产出多少猪肉,营收多少亏损多少,都是国家的事情,跟在这里上班的工人没关系!

这样厂子的效益能好才怪了!

然后,现在要改变了!

允许个人收购这个养猪场!

只是现在哪有几个有钱人啊,谁也收购不起。

那行,那就让整个村子以集体的名义,来收购养猪场!

以集体的名义,就比个人稳定可靠,钱都可以欠着,甚至供应的饲料什么的继续供应,连这钱都可以继续先欠着!

可见国家想要改革的决心有多强烈!

以后,这个养猪场从国有变成村集体私有了,村子里每个人都是这个养猪场的股东,村长就是厂长。

村子里每个家庭都有义务轮流来负责一些事务,村长就是厂长,由他来安排!

然后,村子自负盈亏!

王建听到这个模式,感觉是好事儿,这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而且国家支持力度这么大,一年下来,如果没有大型猪瘟,养猪场扭亏为盈肯定没问题。

可是大多数人都是胆小的,没有王建这番见识,所以敢这么干的现在肯定还很少。很多人都会惶恐不安,觉得天都要塌了,因为自己可能要失业了,铁饭碗要没了!一个月36元没有了!

大多数人都是短视的,看不到太远,有远见的人很少。

甚至王建要不是见到过地球上的发展经历,见识也未必就比普通人强!

这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大家的念头才能逐渐改观过来,才意识到这其实是好事儿。

可那时候再想出手捞一块蛋糕,估计也就晚了!好处早就被有远见的人捞光了!

王建了解了这些,也没什么出手的想法。

团结村,甚至周围几个村子,都是没有什么产业的,他要是想收购一两种产业,那就要去其他地方。

难道随便收购点产业什么的,赚的就能比他的小供销社多?他从地球拿货过来,多暴利啊!扯那个蛋干嘛!

而且还要天天四处跑,他本来就比较宅!

那样还要减少和宋倩倩在一起的时间。

如果是为了享受,他一个月万八千的赚着,在地球那边享受现代生活多好?何必来这里呢?

他来这,不是为了什么赚大钱,出人头地来的。

他就想踏踏实实安安稳稳,在宋倩倩的陪伴下,过自己幸福的小日子!

“姐夫,你一会儿要不要用自行车啊?”

王建看了一眼宋志飞,“你要用车?”

“嗯嗯嗯。”

“那你骑走吧,晚上我不用,吃完饭我和你姐走回去就行。”

买来这二手自行车之后,王建没有骑几次,他又不是这些没骑过几回车的小白,对这东西无感。

买车只是为了走远路准备的,比如要走五里路去乡上,别人已经习惯了,而他不习惯,觉得太浪费时间。

村子就这么大,不出村的话,他碰都不碰自行车,就把自行车丢在老丈人家,谁爱骑就骑,一百来块钱的二手自行车,骑坏了又能怎么样。

他除了偶尔会带着宋倩倩练练车,其他时间,这俩小舅子天天在院子里骑来骑去的。

但是他们俩都很懂事,很有分寸,知道这车不是自己的,在家里可以随便玩,如果要骑出去的话,都会和王建打招呼的,谁知道王建用不用车,什么时候用车。

“谢谢姐夫。”宋志飞兴奋的出门了,骑着车子一路来到乡上中学。

他在距离门口几十米外等着,等了一会儿,放学了,三三两两的学生从学校里走出来。

现在乡下家家户户孩子都多,少的都有两个,多的四五个都正常。

这么多孩子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上中学,这中学人也都不少了。

等了一会儿,一个衣着朴素的,嗯,衣着朴素就是说挺干净,但是都洗的变色了,甚至还有不少补丁那种。

一个衣着朴素,但是瓜子脸长得挺漂亮的女孩看到她,被同伴取笑,她和同伴打闹了几下,就红着脸走了过来,“志飞,你怎么来了。”

“那个,我来给你送点东西。”宋志飞掏出一个小破布兜往女生手里塞。

“志飞,我都说了,我不能要。”女孩赶紧红着脸拒绝,布兜里面的东西连看都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