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宣和轶事>第234章 覆巢岂有完卵存(二)

童贯迅速将发现的情况用急递奏明赵佶,陶节夫也向政事堂发出了急递,同时调动河北的驻泊禁军前来。现在对于京东的驻泊禁军,陶节夫是一点也不敢相信。

垂拱殿,赵佶正在和周武仲说话,这几日周武仲都是惴惴不安的,赵佶在宣德门外杀了孔氏叔侄,流放一众士子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台谏这几日不断的上书,言辞甚为激烈,甚至有的谏官要求赵佶下罪己诏,检讨自己,反躬自省。

对于上书的谏官,赵佶采取的措施很简单,一律处分,降官外调,贬往广南西路、熙河路等处为官,同时令皇城司对这些上书的官员加以查察,凡是有贪赃嫌疑的,一律下皇城司狱查问。

一时之间,东京城内的官吏人人自危,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被皇城司捕拿。

垂拱殿内,赵佶和周武仲相对而坐,赵佶温和的问道:“周卿可无恙乎?”

周武仲说道:“官家,臣无碍,只是官家,上书的臣子和士子们,纵然言辞激烈,但是毕竟出于一片赤诚,官家继位以来,颇有振作之意,求直言,访治道,劝农兴学,救灾恤患,粲然可观。为何不能宽容他们呢?”

现在周武仲说法比之前温和多了,尤其是他知道赵佶令人在宣德门外当众将孔若虚叔侄斩首,现今二人的首级还悬挂在外城的城门上呢。

周武仲可不觉得自己的脖子比孔若虚硬,而且作为一个不到二十岁就考中进士的少年英才,周武仲的智商是在线的,杀了孔若虚叔侄,官家没有任何表示,政事堂也没有任何表示,官家贬谪这么多官吏,政事堂还是毫无表示,这就很值得思考了。

周武仲很清楚,即便是官家要开杀戒,没有确实的证据,政事堂的诸位相公们也答应的。而今事情这么大,政事堂都和没事人一样,说明里面的事情恐怕十分蹊跷。

赵佶说道:“周卿是聪明人,应当不用吾多说。”

赵佶将京东路和童贯的急递给他看,说道:“周卿看后,可以给吾说说想法。”

梁师成进来说道:“官家,政事堂诸位相公求见。”

赵佶说道:“请相公们进来。”周武仲想告辞,赵佶说道:“周卿就在这听听也好,看看这圣人苗裔,做的好大事。”

政事堂相公们进来,看到周武仲也在,赵佶说道:“无妨,诸位请讲便是,周卿不是外人。”

韩忠彦面色凝重的说道:“官家,这是京东路经略安抚使陶节夫的急递,兹事体大,臣等不敢自专,请官家圣裁。”

赵佶知道,陶节夫奏报的和童贯应该是一件事情,取来匆匆扫了一眼后,说道:“此事童贯已经奏过了,诸位相公怎么看这事?”

作为枢密使,章惇当然首当其冲,章惇说道:“官家,国朝弩禁森严,按刑统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神臂弩军国重器,一张即可流两千里,遑论使用神臂弩伏杀朝廷大臣,理应穷究此案。”

赵佶点点头,说道:“现在此案尚且没有头绪,诸位以为何如。”

其实这案子到现在已经很明朗了,能够在京东路有如此大的势力,知晓郑侠的路线,安排伏兵准备杀掉郑侠,甚至能够动用禁军中都装备不多的神臂弩,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神臂弩可不容易获得,为了防止神臂弩流入民间,大宋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诸神臂弓,若官司置藏不密致私传习并私学制造者,以违制论。并许人告。民间私自仿造神臂弩,要被以违制这样的大罪论处。士卒丢失神臂弩,不但士兵面临着“流 贰仟里”的惩罚,将校节级和军团符官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同时,由于神臂弩的威力巨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宋军对能够使用神臂弓的士兵也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只有“步军弩手第一等”才能兼习神臂弓。而且有限的神臂弩优先装备都门禁军和西军,河北、河东装备的数量都十分稀少,东南各路更是几乎没有装备。

这次不但出现了神臂弩,还使用神臂弩伏杀朝廷大臣,可见郑侠一定是取得了孔家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让孔家灭族,才让他们疯狂,并且甘冒奇险,铤而走险。

这种事情,任何一个官吏,包括赵佶也不能容忍,今天你们敢用神臂弩袭击提点刑狱,明天就敢射杀宰执,后天是不是要伏杀皇帝了。这事情绝不能容忍。

赵佶说道:“这样吧,令童贯率皇城司查抄孔家,将孔家查抄,搜查孔家,同时将一应人犯就地审理,务必要查出真相,尤其是神臂弩的来源。然后令陶节夫与军器监、卫尉寺、三衙、枢密院一道追查神臂弩来源。”

河北、京东装备的神臂弩就那么多,一一查实并不复杂,涉及到此事,政事堂的诸位相公们态度是一致的,一定要查明真相,严惩凶手,将其灭族,才能以儆效尤。

赵佶好奇的是,郑侠手中 到底掌握了什么,令孔家如此恐惧,不惜犯下这等惊天大案。

苏辙说道:“官家,而今此事已经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百官不安,不若将此事公布,以安百官之心,官家也免得每日烦恼。还有就是查抄孔家,应当派御史监督,这等大案,仅由皇城司查察,恐怕难以服众啊。”

赵佶转过头问道:“周卿可会骑马?”

周武仲愣了一下,说道:“官家,臣会骑马。”

赵佶对苏辙说道:“不若加周武仲给事中,往仙源去监督皇城司查察此案。”

赵佶接着说道:“周武仲,你去是察看皇城司办案的,不要干预皇城司审讯,若有不妥,向政事堂、向吾据实陈奏即可。”

苏辙和周武仲都领旨后,赵佶说道:“政事堂今日将此事发于邸抄,明发天下吧!同时用急递告知陶节夫,定要将此案查察清楚,尤其是神臂弩的来援。吾也会给童贯手诏的。”

臣子们领旨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