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宣和轶事>第154章 帝王耳聋目不明(二)

赵佶来到王皇后处,王皇后正在吃果子,见赵佶来了。王皇后问道:“官家今日为何到臣妾这里来了。”

赵佶笑笑说道:“吾来看看皇后。”

王皇后笑道:“官家怕不是来问臣妾刘娘子和郑氏的封诰吧?”

赵佶不禁哑然失笑,自己还真不是为这事来的,自己此来是想找王皇后说加强宫内的保密,结果被王皇后误会了,赵佶就准备逗弄一下王皇后,赵佶问道:“皇后可是不愿,若是皇后不愿,吾就不晋升她们位分了。”

王皇后笑着说道:“官家,君无戏言,既然已经说出来了,就应当兑现,何况臣妾并非善妒之人,传出去外间怎么议论臣妾?”说罢王皇后将早就草拟好的敕书给赵佶看,王皇后准备晋升刘娘子为淑妃,郑氏为宸妃,这位分可不算低,按照大宋制度,皇后以下,一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宸妃;二等: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三等:婕妤 ;四等: 美人;五等:才人;六等:国夫人;七等:郡君(后改称夫人);八等:红霞帔、侍御。

刘娘子之前不过是最低的侍御,和郑氏一道被提拔为婕妤,然后立马被提拔为后宫四妃,这个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后宫中四妃仅次于皇后和贵妃,现在赵佶的后宫中没有贵妃,她们二位就是仅次于王皇后的妃子了。赵佶有些犹豫的说道:“这未免有些太高了吧,不若先提升为昭仪,再徐徐图之。”

王皇后笑道:“这事臣妾做主了,梁从政,官家也同意了,交给学士们草诏吧。”梁从政看向赵佶,赵佶点点头,梁从政才拿去送内制草诏。

赵佶在王皇后身边坐下,俯下身去听王皇后肚子里小孩的声音,王皇后问道:“官家可听出来是皇子还是公主吗?”赵佶笑笑说道:“吾听过了,必是皇子。”王皇后也点头说道:“臣妾也想是皇子。”

确实,老赵家的子嗣一向艰难,真宗皇帝暮年才得仁宗皇帝,结果仁宗皇帝无嗣,自己哥哥哲宗皇帝也无嗣,赵佶要是早早有了皇子,对于他自己地位稳固也大有好处。赵佶陪着王皇后一块说话,王皇后说道:“官家在臣妾这里也无聊,不若去郑氏那里罢。”

赵佶笑笑说道:“今日吾来是有事同皇后商量。”说罢将自己的打算给王皇后说了,王皇后蹙起绣眉,说道:“官家说得确实有道理,泄露禁中语乃是大罪,但是宫人内侍,如此之多,臣妾一时之间也难以查出是谁泄露的啊。”

赵佶点点头,王皇后不过一个不到双十年华的少女罢了,放到后世,连大学都没毕业,让他执掌整个后宫,确实是有些为难她了,而且和出身将门的曹太后和高太后不同,王皇后出身仅仅是一般官宦之家,其父德州刺史王藻。最开始也没想到她会成为国母,之前的向太后,出身宰相之家,自然对这些异常熟练。

曹、高二位太后就更不必说了,出身将门世家,杀伐果断,当年仁宗朝宫变时,几个亲从官作乱,乘着夜间穿房越舍,直趋仁宗皇帝的寝室。仁宗皇帝打算出,曹皇后关闭殿门,拦住皇帝,急忙呼唤都知王守忠,命令他带兵入宫平乱。乱兵在殿前杀伤宫中的嫔妃侍女,叫喊声响彻皇帝的住所。太监回报是奶妈打年纪小的宫女,曹皇后申叱道:“乱兵就在附近杀人!”她估计乱兵必定会放火,暗地派人带着水跟在他们后面,果然乱兵点火烧着帘幕,跟着的人随即用水将火泼灭。这一夜,凡是派出去的太监侍从,曹皇后亲手剪掉他们的头发,对他们说:“明天论功行赏,就以头发为证。”因此,人们都争先出力,乱兵很快被消灭了

这般魄力,岂是寻常人家的女子能有的。自己的祖母宣仁皇后高滔滔就更不必说了,当年英宗即位,后宫只有宣仁皇后一人,曹太后曾让心腹人悄悄给儿媳兼外甥女高皇后带话:“官家即位已久,今圣躬又痊平,岂得左右无一侍御者耶?”高皇后听了婆婆兼姨妈的话,很不高兴,回答说:“奏知娘娘,新妇始得嫁‘十三团练’耳,即不曾嫁他官家。”这等性格,果然是将门女子。

高太后被人成为女中尧舜,垂帘期间,政治清明,不断消弭党争,在她的执政下,勤俭廉政,励精图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这与高太后的贤德是分不开的,后人誉为女中尧舜。

高太后还极有见事之明,一次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见奏召来高公绘问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奏章?”高公绘说出了这是邢恕的主意并代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请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在高太后病重时,召大臣吕防、范纯仁等入内,对他们说:“我死以后,皇上(哲宗)是不会再重用你们的了。你俩应当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动退避,让皇上另用他人,免得遭祸。”

向太后也是非常贤明,整顿后宫,从未有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和她们三位相比,王皇后就差的很多了,对于后宫的管理,王皇后本就性格不算强硬,宫人内侍也就放纵起来了,才有内外沟通之事,况且现在王皇后怀孕,也不太适合处理这些事。

赵佶觉得郑氏说不定能行,她久在向太后身边,耳濡目染,总归是了解一些。而且她性格比王皇后强硬多了,这个坏人郑氏当比较合适。赵佶对王皇后说道:“不若让宸妃来处理此事吧。”王皇后也表示同意,赵佶就将郑氏叫来,同时将刘端友也叫来。

赵佶对郑氏说道:“现今皇后怀孕,不便处理宫中之事,而吾在禁中之言,屡泄宫外,成何体统?皇后向吾推荐你整顿后宫,吾已命学士草诏,加封汝为宸妃,协助皇后整顿宫内,刘端友的皇城司也要协助。若是再有泄露禁中言语之事发生,吾非要查明是何人如此胆大妄为!”

郑氏和刘端友赶紧领命,王皇后笑道:“官家既然叫宸妃来了,今日就宿在宸妃处吧!也好向宸妃交代这事。”赵佶再陪王皇后说了一会话,才到郑氏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