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宣和轶事>第126章 明开榷场暗谋归(三)

仁多保忠正在韦州城翘首以待。

自从签署和议,仁多保忠就在等待韦州的榷场开放,他需要榷场取得的税收购买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也急需从从大宋取得各种物资,为此多次遣人致书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和陕西诸路宣抚使司,询问何时能够开放大宋商贾来西夏交易,得到的答复都是此事不归他们管,榷场之事归提举榷场管。

仁多保忠无奈,只得再次致书提举榷场高达,请求他派员商量榷场之事,前几天终于收到回信,高达派遣入内内侍省都知童贯前来商量此事,仁多保忠大喜,派遣弟弟仁多洗忠亲自去迎接,他还以为童贯真的是来和他商量开榷场的事,满心欢喜的在韦州等待童贯来。

对于童贯,他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李宪的徒弟,对于李宪他也是打过交道了,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倒不逊于战将,敢打敢杀,果断狠辣比之一般的西军将领还要强得多,往往让西夏军队不知所措,对于他的徒弟,仁多保忠还是有几分兴趣的。

仁多洗忠亲自率兵在韦州城外迎接童贯,仁多洗忠见了童贯的排场,不由得咋舌惊叹,在前面为童贯探路的是秦凤路的硬探,然后是一营精骑护卫着童贯,和一般的宋廷文官或者太监出行乘坐马车不同,童贯竟然亲自骑马,童贯体貌魁梧,穿戴讲究,腮下生有胡须,皮骨坚硬如铁,不像宦官。

仁多洗忠连忙打马上前问道:“尊驾可是童都知?”

童贯的亲随说道:“好教将军得知,这位是我大宋入内内侍省都知、管勾皇城司公事童贯童大人!”

仁多洗忠赶紧说道:“下官仁多洗忠,奉家兄之命,前来迎接童都知。”

童贯点点头说道:“如此烦劳将军引路!”

仁多洗忠这才领着童贯进入韦州,一路上仁多洗忠都在观察童贯,他实在是不像太监,不管是大宋的太监还是西夏的太监,他仁多保忠见的多了,可是像童贯的这样的他还是第一次见,不像个太监,倒像个武将,童贯身着常服,头戴软脚璞头,腰佩长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宋军的经略安抚使呢!

来到统军使衙门,仁多保忠刚一见童贯也是吃了一惊,这也不像太监啊!莫不是仁多洗忠接错人了,但是童贯拿出自己的官凭和自己写给高达的信,仁多保忠也只能相信他是个太监了。仁多保忠说道:“烦劳童都知原来,实在是抱歉非常,只因宋夏榷场本开在韦州,如今大宋一侧的榷场都已经开始贸易了,但是敝国榷场还迟迟未开,治下生民嗷嗷待哺,眼看就要入秋,我们急需上国的粮食等物,还望上国垂怜,早日开放大宋商贾到韦州交易。”

童贯笑笑:“重开榷场本是两国和议之中约定好了之事,本当依约办理,但是贵国似乎已经忘了两国和议的内容,故而高提举特遣本官前来,提醒贵国要按时履约了!只要贵国按时履约,榷场立马可开。”

仁多保忠问道:“还请童都知明示,我国还有什么条款没有履约,若确是我国没有履约,本将能处理的,自当立即处理,若是本将不能处理的,也会当即奏报兴庆府,请我国国主处理。”

童贯看着仁多保忠笑道:“仁多将军果然是贵人多忘事啊,贵国与我大宋承诺,每岁贡马五千,而今已经入秋了,不知贵国马匹,现在何处啊?”

仁多保忠有些尴尬的笑笑说道:“童都知说笑了,本将不过一边鄙之将,两国之间的这些大事,当然是国相他们才知道,某确是不知此事,不过既然高提举遣童都知来问,容本将遣人飞报兴庆府,问过我国主后再回复都知可也?都知可暂留几日,韦州虽地处偏僻,但是我兄弟二人,愿倾所有,以供都知。”

童贯笑笑说道:“将军说笑了,将军既然要询问兴庆府,某自然要在此等待,高提举还要某带回去准确消息呢。”童贯说着取出一个小匣子,递给仁多保忠说道:“初次见面,些许礼物,还请仁多将军笑纳,就当某叨扰这几日的川资吧!”

仁多保忠笑道:“童都知真是多礼,这可令本将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了!”仁多保忠唤过仁多洗忠吩咐道:“去安顿好童都知和一众大宋官兵,某立刻去信兴庆府,一旦有消息,立刻告知童都知!”

童贯起身说道:“如此就叨扰仁多将军了!”童贯在仁多洗忠的带领下自去休息,仁多保忠拿着童贯送的礼物来到书房,准备给李乾顺上书,问及此事,要是宋廷因为西夏不贡马,又断绝榷场,甚至重启战端,可怎生是好啊!仁多保忠刚准备提笔开始写奏疏,突然回想起童贯将匣子递给他时,童贯似笑非笑的表情,似乎这匣子里有什么好东西一样。

仁多保忠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柄金如意,虽然不重,但是胜在小巧,倒是一件挺有意思的小玩意,仁多保忠笑笑,正准备把这匣子放到一边去时,如意压着的一封信吸引了仁多保忠的目光,仁多保忠取出这封信,瞳孔猛地一缩,赶紧将信取出,藏起来,慢慢踱步出来,手拿着盒子说道:“童都知送的这金如意,倒是十分精巧,送给夫人把玩去吧!”有亲兵取来,去送给后院的侍女。

仁多保忠回到书房坐下,缓缓的打开书信,是仁多楚清的字迹,他们一起长大,对方的字迹熟悉的不得了,仁多楚清在信中只是说自己被大宋皇帝调至熙河路担任兵马都监,听说他也担任统军使了,请高提举向他带一封信,他在大宋一切都好,还问道现在仁多氏怎么样了,仁多保忠如今怎么样了,自己走后李乾顺有没有为难于他。

仁多保忠将信藏好,不由得眉头紧皱,童贯此来,怕是别有用心啊!这封信要是被有心人知道,报于兴庆府,本就怀疑自己的李乾顺恐怕当时就要对自己动手,仁多保忠先不动声色,向兴庆府上书,说明童贯此来的目的,他想晾一下童贯,看看他到底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