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备胎攻按时下班【完结番外】>第115章 修仙里的小可怜(二十三)

  江潇宁:“……”

  “小子,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担心你死后也没人给你收尸?”

  魔修了然,他似看透了对方不愿同行的顾虑和忌惮,大手一挥,“你放心,你和他们不一样,我喜欢你,要是你死了,我一定给你收尸,找个坑好好给你埋了。”

  “不过你们修道的多少有点麻烦,要是想要落叶归根……”

  他沉思片刻,“那也可以,只要你加入我们,你死后想去哪里去,我都答应,就算你想葬到天南地北我都给你送去,怎么样?”

  男人一副开出了优渥条件的模样,不知自己说出“喜欢”二字时,身后的红衣男人身体明显一僵,还在自觉诚意十足的拉拢,“考虑考虑,小子。”

  江潇宁:“……”

  他将红衣男人紧张的神色收入眼底,

  摇头回绝了黑衣魔修略显粗糙的诚心,“多谢好意,但我未有修魔的念头。”

  他不仅没有修魔的念头,更没有跟着这群魔修杀人夺宝的想法,黑衣魔修虽然失望,但还是让开了路,“小子,那你要去往何处?”

  红衣男人肉眼可见松了一口气,江潇宁从二人身侧走过,想了想,“正道里的确不会有我的容身之处。”

  “但是天下会有。”

  他话音落下的不久,身影便消失在了两人的视野当中。

  黑衣魔修和红衣男人站在原地,不知道过去,黑衣魔修才“啧”了一声,“这个臭小子。”

  拉拢失败,他们自然在江潇宁离开后随之离去,身形如同鬼魅般消失在了原地。

  随着两人的离去,偌大的山林也仅剩下无极宗一行人,他们铲土的铲土,埋人的埋人,花了数个时辰,才勉强把这满地的尸身收尸干净,最后背着几具尸体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宗。

  在几人回宗的路上,江潇宁也收到了段明砚回复的消息,他在路边的一家客栈住下,等到亥时,有人叩响房门,江潇宁起身开了房门。

  “潇师兄。”

  月光正好透过客栈的天窗落在门外二人的身上,蒙上了一层似雪的银霜,江潇宁看见段明砚与周陆生的身影,听见少年笑意盈盈,“师尊说,让我和师兄一起接你回去。”

  他们用了一日回到天衍宗,踏入天衍宗之时,江潇宁敏锐的察觉到了身侧的目光,他本能望去,便看见了一群藏在树后,正伸头探脑望着他的天衍宗弟子。

  江潇宁:“……”“……都在这边干什么?还不快回去上课?”

  段明砚显然也看见了一群闻风而来的弟子,他眼皮一跳,三两下便把人赶了回去。

  那群弟子见段明砚来赶人,自觉一哄而散。等到江潇宁去往玉清殿时,又在殿外的柱子后看见了一批熟悉的身影,还是在伸头探脑,挨挤成一团,眼睛睁得一个比一个大,生怕自己是人群里唯一望不着的一个一样。

  “季师兄呢?季师兄他们怎么还不来?”

  “不对啊,我方才明明听见他们说是来这玉清殿……”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一群人立即噤了声,但段明砚江潇宁两人也来到了他们的跟前,将一群人的话全部听入了耳中。

  江潇宁:“……”

  段明砚:“……”

  “随便他们去吧。”段明砚颇有些无奈,他显然已经习惯了这一群比他还能闹的弟子,不管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带着江潇宁,走入了玉清殿。

  玉清殿里,高座上的老者身着白袍,鹤发童颜,气质凌然出尘,好似仙人。

  那是曾经受整个修真界敬仰,神通大到能一剑搬山的玉鼎真人。

  江潇宁识得他的道号和姓名,听见对方洪亮如磐钟的声音。

  “你便是晏还真?”

  江潇宁点了点头。

  老者忽而长叹了一声,“晏还真,我认得你父亲。”

  一个时辰后,江潇宁才和段明砚走出了玉清殿。

  殿外的弟子早就等得心痒痒,心焦不行,还没来得一蜂窝拥上前来,便被段明砚轰了回去。

  第二日,让多名弟子苦等已久的消息传来,晏还真将作为玉鼎真人的关门弟子,择日收入座下。

  消息传来的一刻,不少弟子欢呼雀跃,前来恭贺。

  江潇宁事先虽然被段明砚提醒过后,听见消息时,仍然诧异,意外玉鼎真人竟然会收他为徒,段明砚倒是感觉良好,揽住他的肩,“潇潇,以后你就是我师弟了。”

  江潇宁没有理会他的这一句话,他还在因为玉鼎真人收他为徒一事而讶异,最终忍不住出声问了段明砚,“段明砚,收我为徒的话,玉鼎真人不会……”

  他不知自己问话的期间,玉清殿里,同样有人对着玉鼎真人提出了和他一致的担忧。

  面对自己可能名声大损的问题,高座上的老者捋了捋长须。

  “金系天灵根,根骨奇佳,悟性高到剑法能无师自通。”

  “师弟啊,我又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那些成天满口‘是非者也’的儒家老顽固,如此天纵奇才,为什么不收?”

  被反问的师弟说不上话来,摇摇头默许了他收徒一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子很快来到了玉鼎真人收徒的当日。

  “潇师兄,就是这里。”

  离辰时还剩一刻钟时,段明砚,周陆生几人和江潇宁一起来到了山脚下。

  在拜师前,江潇宁要先走过登云梯。

  登云梯是每一名前来参加天衍宗收徒大典的弟子需要走过的山梯。只有走过登云梯,在前往山顶的途中不迷失自己的本心,才算过了天衍宗的第一关考验,方能有机会进入明心殿上测验灵根。

  江潇宁虽然已经被玉鼎真人认作了徒弟,但要拜入天衍宗,仍然需要走一遍登云梯。

  段明砚几人会跟着江潇宁一起下来,就是因为登云梯的事。

  走登云梯这一事对常人来说没有什么,只要意志坚定,不受过往的幻象所迷惑,便能顺利通过登云梯,抵达山顶。

  修道之途坎坷,非心智坚韧者无法踏上这长生大道,这也是天衍宗设立登云梯来筛选一轮弟子的初心。

  连自己心中幻象都无法抵抗的人,自然会在修行后某一天某一日时,迷失在自己的贪欲里,堕落成魔,再无法踏入正途。

  只是登云梯的考验放到任何一人身上他们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放到晏还真身上……

  谁都知道,晏还真身上有一缕魔气。

  魔气本就能迷失人的心智不说,登云梯里的幻象虽不必心魔,但也会放大人的欲念和不堪。

  晏还真能在这么多年来不受魔气侵蚀,维持本心,已经是让一群人惊异的存在了,但要是入了登云梯,被其中幻象所惑,一时失守本心,被魔气趁机入侵的话……

  但他不仅入不了天衍宗的门,玉鼎真人的关门弟子,也是当不成了。

  因此在听闻见江潇宁需在拜师前走一遍登云梯时,周陆生和一众弟子都面面相觑,最终看向了段明砚,“师兄,潇师兄能走登云梯吗?”

  即使回到了天衍宗,周陆生也仍然习惯称呼江潇宁为“潇师兄”。

  江潇宁如今的用名是晏还真,他屡次称呼“潇师兄”自然引起了其他弟子的疑心,纷纷伸着脖子把脑袋探了过来,极其严肃的要他如实交代是怎么一回事。

  在数名弟子的诘问之下,周陆生一本正经的回复了江潇宁别名,小名叫潇潇,几名弟子恍然大悟,开始跟着周陆生一起改口。

  如今听闻江潇宁要走一趟登云梯,周陆生之外的几人自然生了忧心,“是啊,季师兄,潇师兄要走登云梯的话,会不会……”

  开口的弟子没有把剩余的话说出,可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剩下的半句。

  “如果潇师兄真的过不了登云梯,不受宗门承认,玉鼎真人也……”

  也无法将江潇宁收入门下。

  一群人忧心忡忡,无一不在担心江潇宁要走登云梯一事,开始七嘴八舌的出起注意来。

  “潇师兄身份特殊,不能省略这个流程吗?”

  “怕是不能,登云梯是每名弟子上山的必经之路,就是玉鼎真人,也不能破了这个规矩,潇师兄必走无疑。”

  一群人开始沉思。

  片刻后,一个小机灵鬼出了声,“不如我们……”

  几人不自觉的耳朵凑了过去。

  “我们……动点手脚,如何?”

  可登云梯不是几人能用法术掩耳盗铃的地方,作弊的计划因此很快便被驳回,他们又重新唉声叹气起来。

  直到有人终于发现不对,本应该最担心江潇宁入不了天衍宗的段明砚面对此事却由始至终都一声未吭,纷纷投去了目光,看着几人瞎忙活的段明砚才悠悠开了口,“放心,你们潇师兄过得了登云梯。”

  他们不可靠又可靠的大师兄发了话,周陆生等人虽然将信将疑,但因为江潇宁不在身侧,无法法证实,只能将信将疑了下去,直到收徒的这日来临,他们将江潇宁送到了山脚下,眼神明亮。

  “潇师兄,我们在山上等你。”

  来天衍宗不过十日,他们与他熟稔的程度便不亚于周陆生。

  江潇宁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有在他来之前,段明砚和周陆生便已经在宗门里说了晏还真的事迹,引得不少宗门弟子恼火,忍不住为他叫屈的缘故,但更多的,他知道是别的原因。

  “会的。”

  在“等你”二字的话音落下,江潇宁点了点头,很快,辰时到来,人群散去,他也登上了这远望如同直闯云霄天梯的登云梯。

  一层。

  踏上去的一刻,周围一切的景色像被恍然间被隔绝了一般,只剩一片茫茫的虚影,江潇宁知道这便是登云梯的幻象,他又往前踏了一步。

  两层。

  长阶数百层,他一步步向前走去,终于在走到第十层时,眼前的景象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茫茫虚影,而是出现了一间小虽温馨的木屋。

  木屋里,相貌俊朗的男人和面容姣好的女子正一起逗弄着怀中婴儿,眼中满是柔和和慈爱,江潇宁不意外面前出现的场景,继续向前走去。

  很快,他看见了晏还真的一生。

  五岁,床榻上,病重的女人将身侧的男孩交付了身穿灰袍的中年男人手中,男孩的手被中年男人牵起的一刻,她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

  七岁,独自住在破屋里的晏还真时常在夜里被冷风冻醒,没有被褥也没有保暖衣物的他一人缩在角落里,蜷缩成一团,直到天亮。

  九岁,他小心翼翼捧着手中的东西,敲开了秦玉的房门,房门打开的一霎,他还没来得及献宝一样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便被狠狠推了一把。

  男孩因此重重的摔倒在了地上,手里江潇宁未能来得及看清的东西和眼角溢出的泪,一起落到了地上。

  十岁,收徒大典上,单灵根被测出的一刻,高台上的玄道真人,视线终于落到了他的身上,“今日起,你便是我的亲传弟子的话传来,男孩的眼中,第一次有了光亮。

  十一岁,十三岁,十六岁……书上的文字在这一刻变成鲜活的画面,将所有不堪的过往展现在江潇宁眼前。

  江潇宁静静注视着,抬脚往上走去,每走一步,画面便消失一副,直到所有的景象的消失,茫茫虚影也在瞬时如云雾散开般遁消,十余阶的长梯展映入他的眼中,江潇宁看见近在咫尺的山顶,也看见了山顶上,一张又一张的熟悉面容。

  他们正笑着与他对视,等待着他走完最后的一段山梯,谁也没开口,像等了很久,又像他只与他们分别了一刻。

  这些都是他来天衍宗这些时日里所结识的弟子们。

  万里无云的长空中鹏鸟飞过,留下长啸的鸣声。

  江潇宁忽而一笑。

  诸天气荡荡。

  他向着山顶走去。

  我道日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