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穿书七零之独宠漂亮小炮灰>第266章 抗癌药上市

  年后开工。

  药厂的抗癌药进展就到尾声了,年前经过陈晏初的点拨,大家转变了方向后,进度就快了许多。

  生产出来第一批药品后,率先做了化学、药理、毒理和动物等一系列实验后,结果全部呈良性。

  陈晏初就和医院合作,做了几期临床治疗。

  等临床结果出来的时候,陈晏初已经通过了研究生考试,并且在学校上了一段时间的课程了。

  接着就是注册备案,申请上市。

  而抗癌药的研究成功,比任何事情都让人兴奋。

  “据悉,华国近日公布,最新抗癌药物拓替康贝成功研发上市,临床上联合化疗策略和用药时机,使抗癌患者的治愈率提升了40%,这一药物成功研发后,立马替代了曾经的化疗药物......”

  这消息一经发出,在国际上也是一片震惊。

  任谁也没想到,华国之前还要靠复刻别国的器械才能有所发展,如今竟已经让人平视或者仰视他了。

  而之前成功复刻器械,却仅仅是华国崭露头角的开始。

  一直对华国实施经济制裁的R国和A国也难得低下骄傲的头颅,开始对华国表达了友好的交流。

  不用华国开口,两国就自动解禁了之前下达的一系列经济制约以及签证申请,并且和华国联手,商定一起培养物理类和医学类的研究生计划。

  没多久,陈晏初就接到了之前和平解约的各个外商的电话,不仅恢复了之前签订的合同,还追加了一批新的抗癌药物的订单。

  陈晏初把合同重新拟好,后续事情就交给诸瑾东负责了。

  诸瑾东看着新签的合同忍不住咋舌:“这新药在国内卖几百块钱,虽然医保可以报销大半,我都已经觉得很贵了,卖给国外居然需要几万块钱一瓶,这他们都没有意见?”

  陈晏初笑了笑:“前期研究院的投入,还有药厂的研究,这个过程中所有失败的实验所产生的费用都要算在内的,你以为他们卖给我们特效药的时候,不是这么算的吗?”

  “能抗癌,卖多贵都会有人买,再说了,这个钱也不全是药厂挣的,是以药厂和研究院的名义共同研发的,研究院那部分钱,除了最初的投入资金回收财政部外,其余的会用于后续的研究上。”

  诸瑾东忍不住感慨:“去年订单告吹的时候还觉得憋屈,如今巴巴找我们继续合约还挺爽的,哎,果然,不管是人还是国家,还是得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人随意欺负。”

  “是啊。”陈晏初也叹了口气,落后于他国,可不就要被人欺负嘛。

  外面的冷风还在呼呼的刮着,寒冬并没有完全过去。

  窗外的树枝上,却奇异的长出了些许嫩芽,似乎预示着万物复苏的季节,即将到来。

  陈晏初抽空去趟研究院,正好遇上医院那边送来最新一期的临床治疗结果。

  蔡教授就喊他一起来看。

  结果出乎意料的成功,经过这一年的治疗和复查,当初参加一期临床的患者如今状态都很稳定,CT结果显示,肿瘤持续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就慢慢趋向于平稳。

  以后只要按时吃药,病情就能长期控制到正常水平。

  但美中不足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痊愈的机会,每个患者的身体机能不一样,也有没坚持住而去世的。

  陈晏初看着那几个已经不在的患者的最终报告,久久没有说话。

  蔡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化疗本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总有坚持不下去的,而且,这药也不是对所有肿瘤都起作用。”

  “还是有一部分肿瘤对新药不敏感,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做研究的初心嘛,未来继续攻克更多的难题,从而研究出药效更好的药物,来延长患者的生命。”

  陈晏初点了点头,两人又讨论了很久,才定下来后面的研究方向。

  器械厂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新的研究,刘颂新原本是借调过来研究进口器械的,本来说的研究成功或者待上一年左右,就调回去了。

  结果如今已经调过来快一年了,新机器也生产出来了,却绝口不提回去的事情。

  陈晏初也没有主动说,研究上有刘颂新管着,生产上有牛老六管着,这个机械厂几乎不需要他过多操心。

  年后京市又冒出几家新开的超市,里面的模式基本一比一模仿的佳和。

  一开始确实对营业额有一定冲击,但陈晏初过年前就让牛老六推出会员卡措施,充值打折,还能享受后续新品折扣,这一举措留住了很大一部分客户。

  那些散客失去了就失去了,也没有办法。

  好在超市整体的营业额依然很可观。

  而他和赵鸿润的合作也从超市和卖场,到医疗器械的出口。

  赵鸿润本就常年在国外做生意,以前是在国外和港市之间来往,如今和陈晏初合作后,就把重心转移到内地。

  叶然今年也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下个月就要开始去京市各大医院的中医部实习了。

  在实习之前,陈晏初抽空带着叶然回了一趟安市。

  过年的时候,叶然给李大夫去了个拜年电话,听说村里的小诊所已经建好,他那卫生所不让开门了。

  如今他正在参加国家安排的培训考核,考取正规的医师执照。

  正好现在两人都不算太忙,就打算一起回去看看他。

  路上依然只带了刘帛一人,和陈晏初交替着开车。

  叶然一想到即将见到李大夫,脸上都写满了激动,路上拉着陈晏初说了好久的话。

  连着开了两天才终于到达安市,几人在县里找了个招待所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出发去村里。

  几年不见,安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人路上也一直感叹。

  想当年颠的他差点吐出来的土路,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水泥路。

  曾经的路边行人,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如今也都换成了新衣。

  在没到大湾村的时候,陈晏初眼尖的看到了一个卫生站。

  他让刘帛靠边停车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