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称皇>第36章 踌躇

睡了一夜,宋长卿睁开眼时,一位很是面善的中年官员正坐在床边看着自己。

不用想也知道是巡抚王宁川,宋长卿赶紧起身下床行礼问安。

王宁川看着他,脸上没有太大的表情,但眼中却写满了赞赏。

“行啊,你倒有坐性,一坐坐一天,也不怕山下下来个狼把你吃了!”

“大人要不见小人,小人再没颜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了,还不如被狼叼走呢。”

“你就这样穿着裤衩和本官说话?”

宋长卿赶紧穿好衣服,陪笑道:“失礼了,失礼了。”

王宁川微微一笑,精明的目光在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上打量。

“你们知府已经跟我说了,说你们县遭了旱灾,请求能够免去你们县的兵役和粮税。”

其实王宁川根本没见到赵鼎协,但好歹也是一省巡抚,他要是连这点来意都猜不出来,这些年的皇粮算是白吃了,他之所以搬出赵鼎协,不过是拿着他当挡箭牌而已。

宋长卿果然暗叫一声不好,暗恨赵鼎协从中作梗。

他有预感这次只怕又白来了。

“已经告诉您了啊......”

王宁川点了点头。

宋长卿心里敲起了鼓,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那......大人的意思是......”

王宁川轻叹一声。

“就本官私心而论,本官自然不会弃本官省里的子民于不顾。但......”

他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但为了江山社稷,我就是有心给你开这个例,也有心无力啊。”

宋长卿有些急了。

“大人,卑职曾到那些闹旱灾的地方去过,真的活不下人了,羸弱者比比皆是,让他们去服兵役有什么用?他们自身都难保了,还指望他们拿出什么粮食来呢?”

“宋大人,你还是年轻啊。”

“您叫我长卿就行......卑职有什么错处,还请大人指点,卑职也实在是心急如焚,若是有言语冒犯,还请大人多多担待。”

“倒不是冒犯不冒犯......你是四川人吧?”

“成都人,大人也是?”

王宁川看着宋长卿,暗思现在这样能够为民请命的官当真少之又少,他不忍打击了年轻人的壮志雄心,但又不愿意看着这块白绢将来被染黑染脏。

可过分干净,在淤泥之中,是没有活路的,早晚要沾染上些污浊的,谁也改变不了。

自己是在提点他,让他现在脏些,不至于以后脏到无可救药。

想到这里,他扶着宋长卿与他一块坐下,语重心长说道。

“长卿啊,你还年轻,只知道一腔热血,想办的事情一定要办好,但有些事嘛,不能光看表面。看在你我是同乡的份上,你要拿我当个长辈,我就与你多说几句。如果不愿意,那本官现在就告诉你,我不能答应你,你自己回去想办法。”

宋长卿心里一颤,恍惚如在云端,心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自己,眼前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贵人......

他赶紧道:“卑职年轻不知事,万望大人能赐教一二。”

“好。还算聪明。”

王宁川点了点头。

“本官只教给你八个字,正因为这八个字,本官才坐到了今天这个位置。”

“愿闻其详。”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短暂的沉默过后,宋长卿心里一时间波涛汹涌。

王宁川的话,他听明白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前途和人心,有时候只能选择一个。

是为了那近万余百姓而公然抵抗朝廷的命令,还是将自己的前途建立在手无寸铁的百姓身上。

宋长卿好像站在了两条路前。

一条康庄大道,车水马龙。

一条荆棘密布,前途未卜。

他该怎么选?

看着王宁川那张久经宦海沉浮,对任何事已经处变不惊的脸,想来他也是经历过自己如今的抉择的。

他是怎么选的呢?

宋长卿的仕途走的太过顺利,以至于在他心里燃起了一股可以与天斗的自信,而眼下,眼前难题和王宁川的话语,好似在他心中敲起了警钟,激动与忐忑,交织在他的心头。

他今年二十岁。

是一辈子的正式开始。

而一辈子究竟怎么活,有些意义上可以说就看今天他是怎么选择。

他要将他读的圣贤书,作为步步高升的工具,还是真正弘扬圣贤大道?

世间事本就难分对错,全凭良心而已。

宋长卿自问自己还是有良心的。

每当他想后退的时候,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乡亲们对他殷切期盼的目光。

他站在沙场上对乡亲们郑重许诺,一定要让他们渡过这个灾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他们宋家的好名声,是实打实挣来的,不能毁在他手里。

王宁川直视着他。

“现在想想,你要什么?”

宋长卿给了他第三个答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他平静而坚毅的目光,直视着王宁川。

王宁川向他摆明了立场,他不会因为自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县令而破例,而违背朝廷命令去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就算锦江县真的造了反,不足万人的老弱病残,能成什么气候?

宋长卿此刻也摆明了立场。

他不会弃他的百姓于不顾的。

王宁川看出了他的立场,脸上没有丝毫不悦,甚至像在意料之中一样。

他点了点头,好像是钦佩宋长卿的勇气,又好像不是。

总之实在难看出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本官不会强求,所以……你也不要强求本官。”

宋长卿绝望地闭上眼睛。

“卑职不敢强求大人。只是想请大人想一想,咱们读书做官,除了自己的前程,荣华富贵,真的一点就不能想想别的了么?十里长亭水悠悠,百姓泪洒遥相送,哪个文臣不想有这样的功成身就……卑职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说话算不得什么,但如今大人功成名就,万望能够想一想百姓,十分的心,哪怕只想三分也好,您这三分关心,就够他们好过一辈子了……”

一言一句,皆肺腑之言,宋长卿朝王宁川作了一揖,告辞离开。

但愿是真的被宋长卿感动了吧,亦或者又牵动了他什么利益,在宋长卿踏出门槛的那一刻,王宁川叫住了他。

依旧是看不出肺腑的表情,他走到宋长卿面前,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

“大周像你这样的官,不多啦。本官在你面前,都要自惭形秽。”

宋长卿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大人……”

“别多想,我不会因为你给自己惹麻烦,但……我可以带你去见一个人。”

“谁?”

“武亲王。”

“武亲王……卑职不过芝麻大小的官,人家堂堂亲王,怎么会见卑职。”

“你也知道你芝麻豆大小的官儿!还敢不知死活,闹了府台还不够,还闹到我巡抚府来!”

王宁川声音高了些,但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他心里还是很看重这个年轻人的。

“你放心,武亲王非别人可比,只要你与他坦诚相见,是真心为国为民,他不会刁难你的。本官呢,大不了就让他看出我想踢皮球,也得让你把这件事解决了。”

宋长卿听言,陪笑道:“其实大人心里也是想帮一下锦江县百姓的吧?”

王宁川此时终于有了一丝笑容,看着宋长卿。

“再教给你一点,不要妄猜上意,谁都不喜欢太聪明的人。锋芒毕露注定走不长远,要学会装傻。”

“是,卑职受教了。”

王宁川踏出门槛离开,宋长卿赶紧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