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称皇>第14章 纳谏

贵妃保住了润亲王燕修和的性命,却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燕帝却没有多么悲痛。

他一直怀疑那个孩子不是自己的,死了正好,乐得干净,反正他又不缺这一个孩子。

只可惜贵妃小产时,慌乱之中,让燕隆裕趁机溜走,没有抓到现行。

他深以为恨。

早在半月之前,他就听说了贵妃与燕隆裕有染,却一直充耳不闻,就是为了抓他一个现行好将他彻底扳倒。

不想机会就被这么一个不争气的贵妃给白白丧失了!

燕帝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南征的军队上。

只要能打下雁门关,无异于打开了中原门户,他燕修和就是不亚于高祖太宗的又一英明神武之主!

可是他显然低估了周军的顽强,近来传来的战报,皆是周军殊死抵抗,仅仅雁门关前的一个要塞,周燕两军你争我抢也已经耗了半月之久,也就是说,燕军到现在还没能接近雁门关。

燕帝心中愈发烦闷,他这次可是把自己的帝位也给堵上了,要是输了,等待他的只有一个结果。

将皇位拱手让给比他还要小两岁的皇叔,润亲王燕隆裕。

绝对不能!

他费尽千辛万苦夺来的皇位,怎么可能拱手让于他人!

一定要赢!

必须要赢!

讲和?

门都没有!

……

燕修和心里很不痛快,不仅仅是因为死了自己的骨肉,更重要的是自己与皇上妃子私通的事似乎已经暴露,燕京里已经有了些他的闲话。

他不怕闲话,他是怕万一哪天被做成把柄,让自己受制于人。

最近为了避避外面的风头,他一直在府上没有出门,闲来无事,他便重操旧业,研习起书法来。

燕修和不仅处理国家政务是一把好手,对于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关键还生得一副好相貌,年已三十,却仍清秀若少年郎,身姿挺拔矫健,燕国的贵族千金,皆视郎君唯有似燕修和这般,方可称心如意,也难怪连三宫六院的嫔妃都醉心于他,比起相貌平平的燕隆裕,燕修和实在是人间尤物。

就是这样完美无缺,可以称为天之骄子的人,偏偏也有所钦佩的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周礼亲王,萧牧。

当然燕修和钦佩萧牧不是在国家政务,而是在书法上。

萧牧书法造诣极高,尤善行书,其笔法雄浑苍劲,且不失文人之婉约,藏锋露锋,点到即止,恰到好处,视其所书之文,宛如曲水流觞,甚是流动,透着潇洒,潇洒之中,仍不忘了几分克制。

燕修和常叹道:“行书放纵不失端正,此人书法,最难得的就是在这几分克制之上。吾观其字,可知其人矣。”

正因这独特的造诣,萧牧在书界一直被文人视为泰斗,而一向喜好中原事物的燕修和,也常以文人自居,对萧牧钦佩不已。

为此,他特地重金求来了萧牧的真迹,装订成册,只要有空闲就寻出来临摹。

他临摹多年,也才仅仅学出了三四分样子。

……

燕修和放下笔,看着自己刚临摹的一卷《春望》,初看还觉得很满意,可再看时,总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不禁感叹道:“什么时候有机会,能见此人一面,让他指点我一番,方能有进益啊。”

他刚铺上纸,正要再写,突然下人飞跑进来。

“王爷!王爷!大喜,大喜啊!”

“怎么啦?这样猴急,什么喜事啊?”

“管家接见了一个南国的先生,那个先生是专门求见王爷的,他之前是在礼亲王府做幕僚的,因为不被礼亲王信任,又被同僚排挤,一气之下来到咱们大燕,想投靠王爷呢。”

燕修和冷冷一笑。

“这算什么喜事,把孤这儿当成什么地方了!告诉管家,赶出去算了。”

“他知道王爷喜欢礼亲王的字,特地准备了礼亲王的真迹,万望王爷能见他一面,所以管家才接见他的。还说王爷就算不用他,要是能出钱买,让他能有钱过日子也是可以的。”

一听礼亲王的真迹,燕修和来兴趣了。

他手上的字帖,毕竟都是萧牧早年写的,如今萧牧的造诣,必然是更精进了。

“既如此,孤就见见他吧。在哪儿呢?”

“在厅上呢。”

……

燕修和来到大厅,只见厅上坐着一位中年男子,三十来岁,面若冠玉,气质超脱出尘,仙气飘飘,怎么看都不像是郁郁不得志之人。

那人见燕修和来,用大周的礼节向燕修和行礼。

燕修和:“先生既然来到北土,难道不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么?”

那人道:“身为周人,自然行周礼。”

“既如此,先生为何不辞千里,来我大燕?”

“周土难忘,然周人嫉贤妒能,不堪辅佐,不得已背井离乡。”

燕修和嘴角终于有了一丝淡淡的笑意,请此人坐下,自己坐在上座,问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小人姓景,单名一个明字。原是礼亲王府幕僚,因屡谏忠言不被采纳,更受一干小人陷害,在周国没有立足之地,特来投靠王爷。”

“听说景先生有礼亲王的真迹?”

“在此,此小人特意为王爷准备。”

说着,他解开包袱,取出一个质地精致的匣子来,双手捧着,奉给燕修和。

燕修和打开匣子,激动地捧出里面的字帖,小心翼翼地一页一页翻看着,比得了无价之宝还要珍贵。

景明默默退回座位,将匣子重新收回包袱里。

燕修和见状,开玩笑道:“我说先生,你这匣子何苦还要收回去,孤见你这匣子很好,不如一块送给孤,让孤收藏这本字帖吧。”

景明笑道:“这却不能。”

“哦?这是为何?一个木匣子才值多少钱,大不了孤给你些钱可好?”

景明:“非是小人吝啬,谅这小小木匣,能值几何?可正因为有这匣子,这本珍贵的字帖才能够让小人安然无恙献给王爷。是匣贱而用多。小人还要用这匣子装更重要的东西呢。”

燕修和何等精明的人物,自见景明第一眼,便料定此人绝非常人,见他谈吐不凡,言语之中大有深意,更加肯定此人来这里,定然大有深意。

他的神情逐渐凝重起来,挥了挥手,厅上所有的下人都退了下去,只有他和景明二人。

燕修和:“眼下这里只有你与孤二人,你有什么话,可以放心说了。”

“王爷英明,非常人也。”

景明起身,向燕修和行使节礼。

“大周鸿胪寺少卿景明,见过燕润亲王。”

说着,他交出了自己的官符还有萧牧亲自写的信。

燕修和眸色深沉,骤然之间,便从一个谈论风雅的闲适王爷变成了一国坻柱。

他接过信,缓缓拆开,鹰一般锐利的眼神写满了猜忌,不断地在景明身上打量。

信中写道:

公雄姿英发,气宇盖世,孤仰慕甚矣,常因公未能继承令先君基业而叹息。公敦厚博爱,视民若子,倘公在位,必不忍两国交战,尸骸填野。燕帝昏庸,周廷视之粗鄙,全然不及公风流超群之雅量也。今公仰大才,报大器,若能体察万民之意,致使两国罢兵,化干戈为玉帛,则必然万民拥戴,孤自当以声势援之,共求两国和睦也。

周 礼亲王 萧牧 手书

庆熙三十四年七月

信中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现在两军交战,不过是你们燕帝的私心,现在百姓生活艰难,渴望和平,你润亲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离皇帝只差一步,现在燕帝失去民心,要是你能够停止战争,必然会得到民心,将来这江山就是你的了。本王也不会不帮助你,只要你愿意,本王一定做你的援军。

燕修和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迟迟不肯答言。

景明很有耐心地等待着。

“贵使可在府上稍酒数日,兹事体大,孤不能不三思而行。”

景明呵呵笑道:“卑职可以等待,但只怕王爷没有留卑职之意,而是准备将卑职捆绑进宫,进献燕帝。”

见被说穿心思,燕修和表情有些尴尬,不敢再小看此人。

“贵使说笑呢,实在是本王不能不斟酌行事。”

“这是自然,卑职自然也应该等王爷考虑好。只是……”

景明眸色一沉。

“王爷可还记得方才卑职要回这匣子时所说的话么?”

“记得。”

“如今您的尊位,就好比是这本字帖,而燕帝就是那个用来装您的匣子,匣子不打开,您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但是!”

景明重新从包袱里取出匣子,放在桌子上,一拳砸碎。

“但是这个匣子,仅仅是外表光鲜亮丽,其实就是个纸糊的老虎,不堪一击,您只需要向前一步,轻轻一锤,这个匣子就会成为碎片。现在燕帝残暴失德,民心失尽,只要稍一出手,他自然不攻自破。现在他急于南征,指望将百姓的怒气转移到周国身上。可要是打赢了还好说,打不赢,只怕整个燕国都要跟着他陪葬啊!王爷,您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么?”

“自然不能。”

燕修和终于下定决心了。

“请贵使回去专秉礼亲王,孤一定会停止这场战争,烦请礼亲王多多助力。孤在此,歃血为盟。”

说着,他令人取来一块白绢,将手割破一个口子,让血滴在上面。

“这是我们燕国结盟的习俗,倘若礼亲王愿意,也请他将血滴在这上面。”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