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74鱼肉贵

听陈新泉这么说,谢江庭眼神一凝,脸色迅速严肃起来。

“娃娃此话当真,你那五香猪肉真能比的上香脆鱼块的口感!”

谢江庭说话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

“虽有不足,亦不远矣!谢老爷何不稍等两三刻钟,到时候您亲自尝过之后便知。”

陈新泉并不在意谢江庭脸上的变化,他非常肯定的回答。

“好,我定要尝一尝今日你所说的五香猪肉是何等美味?它到底能不能将香脆鱼块给取代了?”

谢江庭大声答应。

“陈二郎,今日你把四十斤鱼肉中除了给梅老六和许三千订购的,剩下的全给我留着。”

谢江庭看向陈友河报了香鲜鱼肉的购买数量。

“好嘞,谢里正十斤香鲜鱼肉。”

陈友河大声答应。

谢昌明招呼弟弟赶紧派人回桐江村去报口信。

谢昌平笑着看向姐姐,心中略感歉意。见姐姐对自己笑了笑他才点头,然后向着姐夫拱手行礼,转身出了铺子。

看着谢昌平走出铺子,陈友河向谢江庭告罪一声。

“谢里正您稍待,我这边先忙着。”

“无妨,你自忙去。”

谢江庭颔首道。

陈友河便提着许三千送来的猪肉进了后厨。

谢秀儿忙着炸鱼肉。

隔着灶台和哥哥说了两句客套话。

谢江庭笑着夸谢秀儿好福气,生了一个麒麟子。

不一会,第一锅香鲜鱼肉便出锅了。

陈新泉沥好油之后,拿了陶碗盛了半碗鱼肉端出来。

“谢老爷,您还没吃早饭吧?可真是有口福了。我敢保证,这碗鱼肉,您吃了第一口之后,不到吃饱了便不会想停下来。”

陈新泉端着陶碗轻轻放在桌上,随后又拿了筷架筷子放在陶碗旁。

谢江庭闻着醉人的奇香,早就感到饥肠辘辘了。

此时看到米黄色诱人的油炸鱼块,心里非常欢喜。

陈新泉把筷子和陶碗放下,又抬头看向大舅谢昌明,道:“大舅您稍等。我去拿酒出来,一会还有一碗油炸鱼肉,等鱼肉抄网沥好油便端出来。”

谢昌明同样被铺子里陶醉的鱼香香味钩的饥肠辘辘,听外甥这么说便微笑点头回应。

谢江庭夹了一块鱼肉,一口把鱼肉吃进嘴里,他脑子里生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此时应该有酒。

正好,陈新泉端着酒壶凑了上来。

陈友河处理猪肉的速度还是有点慢,毕竟不是在家中。

而铺子昨日试营业时,虽然,他当时和妻子提过要在铺子里做五香猪肉的事。

可是,当时谢秀根本没听进去。

这会急急忙忙处理猪肉,便感觉工具不趁手。

不过,比起处理鱼肉来,处理猪肉的速度快了不是一点点。

一刻钟之后,陈友河终于把许三千带来的三斤多猪肉清洗完并且切好片。

接下来,他小心的从陶罐中拿出雪盐,对猪肉进行腌制。

然后,又将猪肉连同装肉的木盆,一块放入装着冰块的木大木桶中。

梅敬东没有想到,下火王凉茶铺开门营业人竟然是林氏。

这就让他有点看不起谢江南了。

堂堂一个举人夫人,竟然亲自来商铺中抛头露面,这种事情可是读书人的大忌。

不过,他还没鄙视一会,林氏身边便出现了另外一个妇人。

梅敬东不认识那妇人,但是,听那妇人唤林氏为林娘子,想必此人是林氏雇来帮忙的人。

“牛嫂,这里的活可就辛苦你了。你若是忙不过来定要告诉我。你若是寻了小满儿来帮忙,也得告诉我。”

林氏和气的与牛嫂交待。

梅敬东跨脚进了铺子,这时,一个娇嫩的声音说道:“客官你要喝凉茶吗。我家铺子里有三种功效的凉茶供你选择。”

小女孩皮肤有些黑。但是,一双乌黑闪亮的眼睛看着特别可爱。

梅敬东定睛一看,这孩子与谢江南怎么长得如此相像。

“你,谢家小娘子!”

梅敬东不可谓不吃惊。

这人不正是谢江南的女儿谢婉瑜吗!

“呵呵,原来是梅家伯伯。你要喝凉茶吗?你是牙龈肿痛不适了吗?还是口舌生疮吃不下东西?又或是眼睛刺痛,鼻子干痛。你把症状说与我听听,我可以给你配制治疗相关症状的凉茶。虽然,一杯喝下之后,不一定立马见效。但是,喝了三碗之后,不适的症状一定是能有所缓解的。”

谢婉瑜叽叽喳喳的叙述她家铺子中凉茶的功效。

梅敬东听着她口中说出来的这些症状,感觉她说得那几种症状,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他轻声咳了咳,小声道:“小娘子,你怎么会亲自出来售卖凉茶,这若是被你父亲知晓了,怕是要罚你闭门思过的。”

“呵呵,多谢梅伯伯提醒。我就是过来看看,马上便离开。这不是我家堂嫂还在后厨准备茶水,没人在前堂招呼客人。我就是临时客串的。您要喝什么功效的凉茶。我这就让人给您调配。”

谢婉瑜三句不离凉茶。

“咳咳,那什么?目刺鼻干症状的情况,喝了你这凉茶真能缓解?”

梅敬东清了清嗓子,他也想试一试看看,这所谓的凉茶王,弄出来的凉茶是否真能治他目刺鼻干得症状。

谢婉瑜笑着回道:“虽然,不能治好了你的目赤肿痛症状。但是,适当的缓解您的不适,还是可以做到的。你要不来一碗试一试?”

看着小姑娘真诚的眼神,梅敬东决定试一试。

他刚坐在铺子里的椅子上,便闻到自对面铺子里吹来的一阵阵奇香气味。

“好香!”

梅敬东伸着头往外看了看。

谢婉瑜端着陶碗过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小茶壶。

“梅伯伯不用担心,那陈家铺子里今日的鱼肉,必定是会给你留着的?”

谢婉瑜给梅敬东满上一杯茶。

“可能还有些烫。您慢点喝。”谢婉瑜笑笑。

“谢小娘子,你刚才那话是何意?你为何会说,陈家铺子的鱼肉今日必定会给我留着的。”

梅敬东对谢婉瑜说的这句话很感兴趣。

“呵呵,您想想,他们家的鱼肉,两百文钱买一斤。两百文呀?”

谢婉瑜伸出两个手指头,重点强调两百文。

“两百文一斤怎么啦?”

梅敬东道。

他昨天吃过新鲜炸出来的香鲜鱼肉,知道那口感,简直就是人间难得的美食。

别说,两百文一斤,就是五百文钱一斤,他也会买两斤回去,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这么贵的鱼肉,还是有鱼刺的鱼肉,您觉得梅沙圩有多少人能吃的起他家的鱼肉?”

谢婉瑜似乎是在说,陈家铺子的鱼肉太贵。可是,她语气中却是真的在问,梅沙圩有多少人能消费的起这种价格的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