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54章 学屋五人

陈友河送儿子去小叔陈达广家中。

“友河,今日怎么亲自把人送来?你今日得闲了?”

小叔婆刘氏好奇,自五月初十那日送儿子来拜师之后,陈友河便未再亲自送新泉来读书。

“小婶早!我送泉儿过来读书,也是找小叔有事说。”

陈友河道。

小叔婆“哦!”了一声,才道:“你叔在书房呢?你自己去找他吧!”

陈友河“诶”了一声,抬腿去了陈达广的书房。

两刻钟之后,陈新泉才在后院学堂中看到陈达广。

陈新桥与陈新杰见爷爷出现,急忙站起来行礼。学堂中还有两位族长家的曾孙儿,他们同时站起来向陈达广行礼。

陈达广注视着台下五人,他学堂中一般教到太公家教便不再往后讲课了。

若想继续向学,便要学子自己去往桐江谢氏族学或者梅沙村梅氏族学求学。

按照陈新泉前二十天的学习进度,最多年底之时,他便能学完了陈达广能教的六本蒙学教材。

“也许这个孩子要打破我的常例了,经史子集也不是不能教。无非是后边的学识,所需开销太大了。不过,以友河当下的经济能力应该是能承受得住的!”

陈达广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把自己所学知识全部教授给陈新泉。

“好了!昨日休沐一日,你们可有温习功课?”

陈达广让五人坐下。

五人纷纷点头,异口同声的回答:“昨日,学生温习了前天的功课。”

陈达广点头:“陈新栋,你背诵一遍蒙求第二十一句至二十五句的内容。”

陈新栋是陈达川的第五个孙子,比陈新泉要年长几个月。也是五个人中开蒙学习最久的孩子。

“好的,先生!”

陈新栋站起来负手于背朗声道:“燕昭筑台,郑庄置驿。灌靖二妙,岳湛连壁。郄诜一枝,戴冯重席。邹阳长裙,王符逢掖。鸣鹤日下,士龙云间。”

陈新栋背的流利,毫无结巴停顿。陈达广满意的点点头,又问:“前日你便能背诵蒙求中第二十一句。今日能背诵后面的文章,可见你昨日确实有用心预习。这蒙求后面几句文章的意思,你可懂得?”

陈新栋摇头:“回先生,学生不知其意,还要请教先生!”

陈达广道:“好,你先坐下。”

待陈新栋坐定,陈达广看向陈新泉问道:“陈新泉你可有温习功课?”

陈新泉站起来道:“回先生,学生昨日有温习功课,请先生考教!”

陈达广点头道:“前日,你便能全文背诵百家姓全文。今日开始教你读千字文。你拿了此书本去抄写。待我考教完其他人,再看你能抄写多少?今日便与你讲解,你所抄录的内容!”

陈达广一边说着,一边自讲桌上拿出千字文书本递给陈新泉。

“学生谢谢先生!”

陈新泉接过书本,口中称谢之后方坐下。

“陈新伍你昨日温习到何处?”

陈达广转而看向被叫陈新伍的壮硕小孩。

陈新伍站起来瓮声瓮气的道:“回先生,学生温习到千字文中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哼,一日过去了,你只多学了两句文章。这是在为我读书呢?”

陈达广冷哼一句。

陈新伍低着头,没敢吱声。

这两句内容,还是在陈达广进学堂之前,他临时抱佛脚强制背下来的。

要是陈达广没有推迟两刻钟进学堂,他连这两句新文章都背不出来。

“坐吧,今日最少得把千字文第四十三句背出来。否则板子等着你!”

陈达广说完又看向陈新杰。

陈新杰赶紧站起来说道:“回先生,学生学到千字文第五十六篇,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陈达广仔细听着陈新杰背诵,他点头道:“坐吧!”

“文章中意思可曾明白?”

陈新杰坐下摇头道:“学生不甚了解,还望先生教导。”

“嗯,稍后讲与你听。”

陈达广说完,又看向二孙儿陈新桥。

陈新桥站起来怯生生的道:“学生温习到百家姓中晋楚闫法,汝鄢涂钦。”

陈达广点头又问:“可会书写了。”

陈新桥道:“学生手法稍感生疏,不过字都会写了。”

陈达广点头道:“今日每字书写二十遍,再熟读后面两句。”

陈新桥微微愣神。

陈达广嗯了一声,他才答道:“学生谨记,一定完成。”

“好了,坐下吧!”

陈达广让陈新桥落座。

他重新走到陈新栋书桌前说道:“蒙求第二十一篇至第二十五篇用通俗的话可以理解为,燕昭王修筑招贤台,郑当时设置驿站马。卫灌和索靖书法妙,潘岳与夏侯湛文采佳。为鹑鹤营造安身巢,给贤人安排重席位。邹阳穿着长衫谒梁王,王符衣袖宽大长安游。陆机如白鹤在日下鸣,陆云似蛟龙于云间跃。”

“不过,具体典故咱们还得重新说起。”

“首先燕昭驻台,说的是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生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臣闻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陈达广为陈新柱讲解着蒙求的典故与寓意。

陈新泉默默的抄写着千字文。

他的书写还非常稚嫩,但在柳韵的指导下,他已经能熟练掌握运笔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