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44章 养鱼儿

陈友河自厨房出来,看到陈友水穿着一身新衣服,他看着陈友水含笑着问:“今日去相亲了?看对眼了?”

陈友水把陈新如放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

“其实,就是远远的看了一眼。感觉还行,我娘听媒人说对方家里也满意,就等我家这边纳彩了。”

陈友水走到院子里。

“十七哥,我这事能成,可得多谢你和石头。”

陈友河佯怒道:“诶,你这话说的。要不是你自己勤快,砍了那么多竹子,又舍得本钱收了那么多竹子,我们想帮忙也帮不上。”

陈新泉本来在碾着五香粉。这会便停下来,走到陈友水身边。

“其实,友水叔稍微打扮一下便是个俏郎君。看来友水叔,你得改一改每日下河摸鱼的习惯了!”

陈新泉前前后后仔细的打量着陈友水。

“我倒是想,可是除了下河弄点鱼,我也不会别的来钱的营生。上回制作竹筒喷水枪,你也看到了,连我三哥都一日能打制七个,唯独我一日打制五个,打制出来的喷水枪都不怎么好!”

陈友水说着,脸上尽是沮丧之色。

陈新泉也摇头苦笑,他低头思索一会,又笑着问:“友水叔,你弄鱼这般在行,养鱼会不会?”

“养鱼儿?”

陈友水没明白陈新泉那话是啥意思。

“对,就是弄个鱼塘养鱼。你觉得自己能不能养!”

陈友水笑了笑:“养鱼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就算养好鱼儿也没法拿去市场卖鱼。”

陈新泉点头说道:“这事我知道,梅沙圩鱼市二十几年来就那六七个鱼贩子,他们还都是和梅氏有关联的人儿。其他贩鱼儿的人根本进不了梅沙圩集市的鱼场。平常时节有人在河里弄了鱼儿,也只能在鱼场外头售卖。量多了根本处理不了。鱼价还比鱼市里的低不少。”

“就是呀,如此我要是弄个鱼塘养鱼儿,还不得被那帮人难为死了!”

陈友水道。

陈新泉笑笑说道:“没事,你弄鱼塘养鱼儿,养出来的鱼儿,你直接卖给我家。”

陈新泉说着转身往堂屋里走:“你等我一会,给你看点好东西。”

他一边说,一边快步进了屋中,搬一把椅子靠着壁柜,从壁柜里拿出陶碗。

“姐姐来,你吃一块鱼肉。”

陈新泉捏着一块金黄色泽的鱼肉往柳韵嘴里送。

柳韵想拒绝,可是只一瞬的功夫,鱼块便触碰到了的嘴唇。她口鼻中瞬间充满了五香鱼块独有的芳香味。

柳韵张嘴,陈新泉顺势把鱼肉塞进柳韵嘴里。

柳韵伸手要拍打陈新泉。

陈新泉端着鱼肉陶碗,抬腿往院子里走,柳韵没打着。

“姐姐自管吃了便是,不用谢!”

陈新泉知道柳韵又要责备他不老实。他趁着柳韵口中有鱼肉,无法发声赶紧溜之大吉。

“哇,好香呀!”

陈友水被陈新泉端出来的陶碗吸引。

陶碗里散发出一阵奇特的香味,让他瞬间口舌生津,脑子里浮现出一幅大口吃鱼肉的美好画面。

“嘿嘿……香吧?这是我弄出来的新鲜玩意。香脆鱼块,这样的鱼肉一定能让人食欲大开。”

陈新泉非常自信的说。

“嗯,嗯!我现在就食欲大开了。”

陈友水重重的点头。

“行,我去拿筷子弄给你吃。一会咱们再商量商量如何养鱼儿。”

陈新泉把陶碗塞到陈友水怀里,抬腿去厨房拿筷子。

陈友水在上个月的驱灭青蛾虫害事件中挣了不少钱。

事情真如陈友河说的那样,他的婚事有了着落。今日便是两家长辈托了媒人,约了集市一处地方,两人在约定的地方远远的望了对方一眼。

陈友水对女方很满意。

这刚回家,便拿了点心跑来陈友河家道谢。

谢秀儿去外头菜地里摘了菜回家。她看到陈友水这身着装也喜滋滋的问:“哟!老四十今日有喜事儿?”

陈友水点头说道:“嫂子,若不是你和友河哥帮衬,我今年都未必能挣得着娶媳妇的钱。”

他说完,向着谢秀儿深深的鞠躬。

“别,别,别,你这整的哪出呀?要不是你干活踏实,又有胆气儿敢想敢干。我们也帮不了你。”

谢秀儿哪里敢承他的大礼。

她想起那几日烘烤折耳根,猪母草,艾草那些东西时。陈友水是最能忍得住炎热,不怕事,烘焙的效率最快,也是烘焙质量最好的人。

给予他的工钱自然也是最多的。

谢秀儿从来没觉得自己对陈友水施加了什么恩惠,那些钱完全是他应得的。人家按质,按量交的货,她按约定给的银子,两边公平合理。

“呵呵,嫂子其实,友海哥,友木哥他们都问了我。他们也都干了很多的活儿。可是,我知道你给我的工钱比给他们的都高。我心里感激嫂资和友河哥。”

一听陈友水提起陈友海,谢秀儿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若陈友海不是陈友河的亲弟弟,谢秀儿当时都不能把烘焙折耳根,猪母草这活让给陈友海去干了。

十个烘干工人中,就属陈友海交上来的烘干原料最难搞,要么烘胡了,要么没烘干到位,简直就是乱弹琴。

幸好有小叔家两位堂弟的原材料及时补充到位,好几次都因为陈友海烘烤出来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搞的没有充足的原料来进行研磨,差点耽误了谢家那边拿驱蛾虫害粉末的工期。

别人烘干十斤原料用三斤木炭,他到好五斤木炭烘不出八斤原料。说又说不得,每次都把谢秀儿气的吃不下饭。

谢秀儿哪能不知道,陈友海中饱私囊,把拿来做烘烤驱蛾虫害药粉原材料用的木炭截流了。

奈何婆婆王氏还隔三差五的来土窑边拿几根木炭回去。美其名曰要烘烤小孙子的换洗衣服。

谢秀只能抬头看着天上的大太阳,弄到后来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日子,定了没!”

谢秀儿抛开那些不开心的事,问陈友水迎娶新娘的日子定没定下来。

“还没呢?”

陈友水道:“不过我爹娘说中秋之前能办下来就成。”

“哦!那还成,有时间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