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94章 效果

翌日,天刚蒙蒙亮,陈友河家院子外边的土窑边上,便立着一个小人影儿。

他对着土窑,东瞧瞧西看看,又凑近了土窑门洞,将耳朵贴近土窑门洞去听土窑里面的动静。

耳朵刚贴在窑门洞的泥墙上,一股热力便让他退了开来。

“奇怪,为何窑里已经不冒气了,这窑门口温度还如此高。”

他有些担心窑内的柴火没烧好,要是如此,那便毁了两大车柴薪。

陈新泉不知道如何查验,土窑里是否还有明火。

他正在犹豫这个时候是不是还不可以打开窑门取炭?

陈友河缓缓从家里走出来,看了看一脸狐疑的儿子,也没对他说话。

径直走到土窑洞口边上,仔细闻了闻土窑洞口的气味。然后,在走到排气孔位置,查看着排气孔此时排气的情况。

见排气孔出来的热气已经不怎么急促了,他才走回土窑洞口,也将贴着耳朵在窑洞门口听起来。

“唉,真烫!“

陈友河惊叹道。

他看看陈新泉笑着说道:“没事了,里面没明火了。不过,最好迟一些再来开窑门。吃了饭食在弄。”

陈新泉也不知道如何办,只好听父亲的,便应道:“好吧!”

“你要不要与我去稻田边走走?”

陈友河问儿子。

陈新泉点头应:“好。”

父子两一前一后晃悠着,往稻田边上走。

陈新泉看到稻田里,绝大多数禾苗长出来的第一片嫩叶,都被虫子吃的剩下一根骨架,他眉头便皱的紧紧的。

“爹,我们不能再拖了。蛾虫子如今把禾苗嫩叶都吃光了。再不把它们杀灭了,咱们今年夏天的收成,会减产很多的。我想最迟明日,咱们必须去找谢江南谈驱蛾虫药粉配方的事。”

陈友河道:“若是药粉配方不能用,那便另外想方法。”

陈新泉摇头道:“爹,若有其他办法,还能拖到现如今吗?”

“你是说,现如今只能用你的药粉配方了?”

陈友河问道。

陈新泉没有回答,他迈着小短腿,往自家喷洒了驱蛾虫药水的稻田走去。

“爹,你快看这里喷过驱蛾虫药水的禾苗,只有一丁点青蛾虫子。”

陈新泉仔细观察着禾苗青叶上的蛾虫。没有喷洒驱蛾虫药水的禾苗上禾苗嫩叶被吃完了。但是,喷了驱蛾虫药水的禾苗上,却保留着完整的禾苗嫩叶。

陈友河也发现了这个情况。驱蛾虫药水喷洒到禾苗上已经接近两天了,此时,禾叶上居然没有如其他禾苗那般,长那么多蛾虫,想来是药水有残留。

这个情景,让陈友河很担心,他不知那驱蛾虫药水会不会对禾苗产生影响。又或者间接对人产生影响。

可是,在没有找到更有效的驱蛾虫方法之前,他也只能用儿子配制的药水来驱虫了。

看到那一小片保留着完整嫩叶的禾苗,陈友河咬了咬牙,决定继续用儿子配置的驱蛾虫药水。

陈新泉很满意驱蛾虫药水的持久效力,他心里琢磨着如何将驱蛾虫药粉配方卖给谢江南。还同时要让村里的乡亲们都能尽快用上驱蛾虫药水,解了沙洲村的稻田蛾虫灾。

父子俩各自怀着心事,走到了梅子窝附近。来到陈达广放了鱼儿的稻田边,陈新泉看到小叔公家的禾苗,他很惊讶,侧着头和爹爹说话。

“爹,这块稻田的鱼道好宽?这样的禾苗肯定能长得粗壮,稻穗结粒也定能更多!”

陈新泉知道,小叔公一定是听进去了他说的话。才会把鱼道弄得又宽又深。

陈友河低头,仔细查看田埂附近禾苗叶片附着的蛾虫,这块稻田里禾叶的蛾虫开始减少了。

与昨日相比,禾苗下端叶片上的青蛾虫,基本绝迹了。

他知道,是昨晚鱼儿把停留在低矮叶片上的青蛾虫子吃了。

“友河,新泉,你俩好早呀!”

陈达广自远处走来,他是来看放了鱼苗之后,禾苗上青蛾虫情况的。

“小叔早!”

“小叔公早!”

陈友河,陈新泉同声问好。

陈达广走近了稻田后,仔细查看起禾叶上青蛾虫子的情况。

“友河,这鱼儿放下去,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呀。”

陈达广看向侄儿说道:“你看,昨日我这稻田里的禾苗,与旁边这块田的禾苗叶子上的青蛾虫还不分伯仲,今日来看,我这边禾苗叶子上的蛾虫少了许多。”

“旁边这块田的禾苗叶片上哪片新叶,都被虫子吃光了。”

陈达广对鱼儿驱蛾虫的效果非常满意。

在过一日,等鱼儿习惯了青蛾虫子的味道,这块稻田的禾苗基本就起不了虫灾了。

“小叔公,可能要出事。我们的鱼儿可能要保不住了。”

陈新泉的话,说得非常突兀。

陈友河还没从鱼儿驱蛾成功的喜悦中回过劲来。

“泉儿,你瞎说什么?”

陈友河道。

陈新泉看向陈达广,陈达广锁着眉头。他在思考侄孙儿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

陈达广叹了一口气道:“泉儿说得对。这鱼儿驱蛾效果如此明显,村里必定会有眼红之人,要对我们稻田里的鱼儿动手脚了。”

“啊!这……怎么可能?”

陈友河不相信村里乡亲会做这种事。

“爹,咱们村的人不会这么干!”

陈新泉道。

“你是说,外村人会来搞破坏?”

陈友河终于反应过来。

陈新泉点头。

陈达广满意的看向陈新泉。

“此子果然聪慧!我不如也。”

陈达广心里对陈新泉赞许不已。

“新泉可有应对之法?”

陈达广问道。

陈新泉摇头,悠悠说道:“法子倒是有一个,就是要辛苦大伙。尤其是几个叔叔和我爹爹。”

陈达广眼睛一亮,满意的点点头道:“好,如此甚好,一会你爷爷便过来查看稻田,此事便由我与他说。你先去看看他那块稻田在再说。”

陈友河一头雾水,什么方法?石头说了什么方法?我怎得不知道??

“友河你去吧!迟点你爹会去同你说怎么做的。”

陈达广见陈友河茫然失措的看着陈新泉,便安慰他,让他等陈达隆的消息。

陈新泉走到爷爷家那块稻田边看了看,心里一阵吐槽。

这鱼道弄得像什么样子。若是中午出了太阳,保不定死多少条鱼。

他二话不说,卷了裤脚就下田里去盘鱼道上的泥。

“石头,你做甚。这水冷得紧。你仔细了着凉。”

陈友河赶紧拉住陈新泉。

“爹,别拉。我给爷爷家田里的鱼道整一下,他这鱼道太窄,鱼儿又粗壮,中午若出日头,那就麻烦了!”

陈新泉道。

陈友河无奈,只能陪着儿子一块下田收拾残局。

陈达隆过来查看禾苗时,远远的看到儿子同孙儿一块在他田里盘泥,心道:“坏事了,昨日事儿真没办好,鱼道弄窄了。”

抬头,看到老弟从对面走过来,他也没好意思和儿子,孙子打招呼。先与老弟打了招呼。

“大哥,你看看我这边,效果如何?”

陈达广问。

“哎哟!这鱼儿真他娘的厉害。”

陈达隆仔细看起来。

“这禾叶上的青蛾子,居然少了许多。就一晚上功夫呀!”

“这鱼居然这么能吃,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