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91章 鱼有些大

下午,在陈新泉的软磨硬泡下。

柳韵强忍着伤痛的身体,帮陈新泉代笔了两份不知道是什么药物的配方,以及制作细节的书稿。

柳韵忍痛咬着牙,心里终于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了。

陈新泉收好文书,又安抚着柳韵躺下。

“姐姐辛苦了。这个东西,是我最近这些日子,花了极大心血做成的活。要是日后因为做别的事,而把它弄忘记了,这段时间的辛苦可真就白费了。”

陈新泉真诚的对柳韵表示感谢,他也很心疼柳韵忍着伤痛为他代笔书写笔记。

他怪只怪,自己不会写字,虽然,他已经能够认识三四十个字,但会写的字不过区区三五个。

柳韵神态很疲惫,但眼里有光,她点头道:“泉弟大才,我不及。能为弟弟代笔是我的幸运。”

陈新泉道:“韵姐过誉了,我就是瞎捣鼓。你好好休息。我先出去了。”

柳韵点头说:“好!”

陈新泉出了房间,去查看院子外的土窑。

他发现土窑已经不冒黑烟,而是不断有白烟涌出。

他便蹲在土窑边上,仔细的观察土窑的情况,窑里的木炭正在发生反应,他却一点也看不到。

~~~~~~~~

午时刚过一会,渔把式雇了一辆驴车,把一百尾成人手巴掌大的鱼儿送到了沙洲村。

陈友河看到鱼苗之后,直骂渔把式狡猾。

原本说好,比成人手掌小的鱼儿才送过来,结果渔把式送来的鱼,全是大人手掌大小。这家伙狡猾的紧,踩着鱼儿的上限给了一些大鱼苗儿。

这么大的鱼放到稻田里养殖,非常不好养活。

陈新泉没跟着爹爹去稻田里放鱼。有大人们处理稻田鱼道的事,他不用跟着。

他若在田埂边站久了,还容易被过往的村妇调侃。

他省的去听,村里人说他看上了小寡妇柳韵的风言风语。

他留在家里观察土窑的情况,毕竟土窑里在烧炭,还是永兴县境内都没几个人会烧的响炭。

陈友河又问渔把式,“桐江村需要的鱼送过去了没有。”

渔把式道,:“客人,今儿我先送的桐江村谢大山家里。然后,才来的沙洲村,这些鱼是桐江村谢东家挑完了剩下的。”

陈友河道:“大兄弟,你不厚道,这么大的鱼,可不是我儿与你协定的大小。若这鱼养下稻田里没两天便死了,我定找你要补偿。”

陈友河担心岳父选的鱼儿,比眼前鱼盆里的鱼儿还大。那样,岳父家稻田里的鱼儿只怕更加不好养活。

渔把式知道这人是许三千照拂的人,只能连声道歉:“我保证剩下三百尾鱼,全都送比成人巴掌小的过来。”

陈友河闻言,方作罢,又道:“你可否今日,便把剩下的鱼儿送过来。若天黑之前送不到,便作罢!”

渔把式听陈友河说,今天就可以把订购的鱼儿全送来,他高兴坏了。

他正愁着,今夜一帮弟兄留在网箱的鱼儿要保不住,如今天气愈发炎热,他怕鱼儿挤一块太久憋死了,那他们就平白增加的一些损失。

“能,能,能,我一定马上给你送过来。”

他口中答应着,人就往驴车边走。

陈友河赶紧道:“别再给我送超标的鱼儿来了。要不然,我指定要你退货。”

渔把式连声答应,架着驴车回梅沙圩去运鱼送来。

陈友河将渔把式答应,今日便把剩下的三百尾鱼,都送来的消息告诉了父亲和小叔。

此时,家里的劳力刚好收拾完陈达广家一亩水稻田的禾苗过道,众人闻言都喜形于色。

“老三,先去弄你大哥的稻田吧?”

陈达隆对小儿子陈友海道:“你二叔这边的稻田鱼道,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先把你大哥那块田的鱼道弄出来。别像我那块田那般,不舍得拔了多余的禾苗。像你二叔这边一样整宽些,整深些。”

陈达隆看到巴掌大的鱼苗,才知道自己犯了个错误,把鱼道弄窄了。

二弟陈达广这块田的鱼道,直宽一尺,差不多浪费了九十多棵禾苗。他看着都有些心疼。

他那田里才整出五六十棵禾苗。要是鱼儿因为田里水浅了,憋死在田里那就麻烦了。

“老大,你看好了,就按你小叔稻田里这个鱼道的宽度来弄。要是把鱼道弄窄了,鱼儿死在了田里,你赔老二家鱼苗钱。”

“诶,我知道了,爹,你放心吧,我省得得。”

陈友江连忙答应。

他低头看着田埂边上九十多棵禾苗,心里肉疼的很,这得两斗多谷子了。

其实,壮劳力够多,一亩水稻田盘九条鱼道,只要不心疼多浪费一两棵禾苗,用不了多久便整出来了。

陈达隆是心疼禾苗少了,影响稻谷收成。

挖起鱼道来,犹犹豫豫的放不开手脚。

因此,才导致整理他那块稻田时,挖了小一个时辰才弄完。

陈达广和陈新泉聊过,他明白把鱼道整宽一些能让鱼儿更欢乐,从而使鱼儿吃得更多、吃得更快。

当他看了投放在大哥陈达隆稻田里的鱼儿后。

他反而觉得自己太保守了,应该把鱼道再弄宽一点的。

看了半天没看明白,土窑里的柴火如何进行链式反应的陈新泉,转身去收拾折耳根,猪母草和柳树枝条了。

他忙碌了一阵子,听到院子外响起一声急迫的“吁!”声,还有驴车急停的声音。

他心道:“有客人来了。”

于是,放下手里的家伙,起身往院子外走去。他人还未到院子门口,便听见许三千的声音。

“新泉贤侄可在家中!”

许三千嗓门叫嚷得有些大。

把院子外边,等着乡亲们送竹子过来的陈友水,也惊动了。

他走到院墙脚,看到中年微胖的许三千,笑问道:“许掌柜,今日不在家过端午节,何故急匆匆来了沙洲村?”

许三千对着陈友水拱手行礼道:“有急事,请新泉贤侄帮忙,叨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