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67章 不结穗

到了沙洲村地界之后,谢文元打发路田先去沙洲村,寻里正过来问话。

他和程似道信,步走向路井与孙儿谢秉礼所说的那处水田附近。

自桐江村一路走来,谢文元并没有发现沙洲村的稻田里,有哪一块田中的禾苗,比桐江村稻田里的禾苗长得更青葱茁壮。

他心里很清楚,沙洲村这几百亩水田的肥力,根本不如桐江村的好。

如果,沙洲村真有一两块水田比桐江村的肥沃,他早就让人过来买下了,哪能等到如今还留在沙洲村陈氏族人手里。

他低头看向脚边的禾苗,耳边传来声音。

“大人,此处稻田里的禾苗,看上去确实比旁边稻田里的禾苗较为青葱。不过禾苗叶子上的青蛾虫子还是有许多!。”

程似道的随从,走在几人前头探路。

他仔细辨别后,确认了身边这处位置稻田里禾苗的颜色比较翠绿,便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回身对程似道禀报道。

程似道停住脚步,仔细打量着随从指出来的稻田禾苗。

通过观察,他也看出了身前这块田里的禾苗色泽较为翠绿。

另一位稍微壮硕的随从躬身对程似道说:“大人,我去问问旁边田里干活的村民,看看此地是否咱们要寻找的地方!。”

程似道点头允诺。

壮硕的随从,快速走到陈友水所在水田的田埂上朗声问道:“这位小哥,请问这片稻田的位置就是沙洲村梅子窝吗?”

陈友水闻言直起身子,抬头看着来人应声道:“是呀,此处便是沙洲村梅子窝。”

“小哥,你能上来一下吗?”

壮硕随丛又道:“我们是自桐江村而来,看到你们这处叫梅子窝的地方。这一整片的水稻田里禾苗长得都特别青葱。想问你一些事情。你可否为我们说道说道。”

陈友水本只顾忙着整理田亩中间的鱼道,他本不想搭理来人。

但是,今日一早他便看到里正三伯陈达田,坐着牛车去了梅沙圩。

他想既然,是桐江村里来的人,想必他们不会是来此地作恶的,便应道:“你稍等,我这就上来。”

谢文元这边,路田气喘吁吁的走到他身边,禀报:“老太爷,沙洲村里正陈达田,今日一早便去了梅沙圩。我已让他弟弟陈达孝过来答话。”

谢文元点头。

他和程似道一样,已经看到了身边这处稻田。

见此处稻田里的禾苗,确实如孙儿谢秉礼所说,禾苗长势比旁边水田里的禾苗要青葱茁壮不少。

而且,这处位置的禾苗上,青色蛾虫也比别处禾苗上的要小一些,要少一些。

“夫子,这一处位置大约有三十多亩水田吧?”

程似道蹲在田埂边上,探手摸在禾苗的青绿叶上。

他没有站起来,而是低头细致端详着身前的禾苗向谢文元问话。

“嗯,应该不会少于三十亩之数。”

谢文元举目望去,目测了一下便在心里估算了一下,这个小丘地里田亩之数。

程似道缓缓直起身子,又道:“放眼望去,这一处的稻田禾苗可比边上其他田里的禾苗色泽要翠绿许多呀!”

谢文元一脸淡淡的点头:“的确如大人所说,这些稻田里生长的禾苗确实青翠许多。”

这片土地里面藏着什么玄机,他一时也琢磨不透。

至于,是不是这个地方水田的地力肥沃一些,他不能认同。

若沙洲村,真有三十多亩地力肥沃的水田,他早就收到消息了。

哪会如今日这般,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此时,他期着待沙洲村的人,过来帮他解答。为何此处水田里的禾苗,比其他地方的禾苗更青翠一些?

禾苗的健硕程度,甚至比桐江村最肥沃的水田里种植的禾苗,都不逊色分毫。

当然,如果沙洲村没有人能给他答案,他不介意秋收之后,便把这三十多亩水田全都买下来,他自己亲自来解答。

“大人,属下把村民带过来了。”

那名健硕的随从,引着陈友水来到程似道身边禀报。

程似道点头认可。

他看向陈友水道:“这位小哥如何称呼?”

陈友水不知道来人的底细,但从他们的衣着看来。

这几人之中,定有人是有功名在身之人,他便谨慎回话:“不敢当,你叫我陈友水或者黑鱼都行。”

“呵呵,黑鱼,这是外号吧!”

程似道一乐,这名字叫的貌似也有点搭边,这小伙子的确比较黑。

“是的,大人!”

陈友水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这位贵人,他便学着刚才领他过来那位壮汉的叫法回话。

“你家在这叫梅子窝的地方有田地吗?”

程似道问。

“是的,刚刚我打理的那块水田,便是我名下的田地。”

陈友水道。

说话间,自村里走来几人,来人正是陈友水他爹陈达孝。

“哦,如此这便算是问对人了。我且问你,你家这处稻田正常年份亩产,产量有多少?”

程似道继续问。

“如果正常光景,夏季早稻可收三石六斗,比其他地方多收二斗之数。”

陈友水道。

“哦,我听说桐江村那处水田,早稻收成可有四石之数。你这处稻田看似肥力不弱,为何产量竟如此之低?”

“大人有所不知,此处稻田也是比较奇怪,它上面种植的庄稼光长苗不长穗。”

陈友水道。

“哦,这又是为何?”

程似道疑惑,他不懂什么叫庄稼长苗不长穗。

一旁听着陈友水解说的谢文元开口为程似道解惑:

“所谓庄稼长苗不长穗,便是禾苗在平常时期长势很好,可是一旦到了结穗时穗线长不长,穗线过短,或者禾苗开了花穗线上却不结粒有些结了粒的稻穗也空瘪无谷。”

“竟还有这等怪事?”

程似道大感新奇,他虽然出生草根。却极少接触农事。

年幼时便发力读书,年长之后更吃不得田地里的苦,便少有关注家中农事。

因此,对于普通农民常见的庄稼长苗不抽穗的情况毫无了解。

旁边刚走过来的陈达孝,听清楚几人讨论的话题后。

低声陪着笑脸回话:“确实如此,此地种植禾苗是此等情况,种植小麦亦是如此结果。只有在种植高粱时,情况稍微好一点点。但种植高粱后的收成亦增产不足一成之数。”

程似道颔首。

“如此说来,这片田地的收成,与地上种植何种作物并未有多大差别?”

程似道抬头看向陈达孝又问:“那此处水田的肥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