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59章 入股

陈友水把他爹竹林子里,四十多棵达到要求的竹子砍下来,便回家吃午饭了。

他也没急着把竹子都扛回家,他家院子可放不下那么多东西。

他想着,是不是把弄好的竹子,放到陈石头家院子旁边那块空地上去。

饭桌上,他把砍竹子的钱,当着大哥大嫂的面给了爹娘。

大哥问:“这事,靠不靠谱?你买那么多竹子,要是处理不了,总归是一笔损失。”

大嫂谢氏,也是桐江村谢家的姑娘,扒了一口粗粮饭,嘟囔着说:“你别瞎耽心。小叔是个有想法的人。你如今吃的这口米饭,还是小叔前些日子买回来的呢?”

谢小娟说完,又看着陈友水道:“小叔子,你尽管去弄,我这里有六百文钱,一会给你算到里面。就算嫂子与你合伙买竹子了。”

“这……”

陈友水大感意外,大嫂今天是怎么个情况。

以前,她虽然没有像二嫂三嫂那样冷言冷语嘲讽自己,但也没支持过自己。

今天,给自己入股六百文钱,这算是看好这次投资了?

“怎么?小叔子不愿意,还是闲钱少了?”

大嫂谢小娟见陈友水结巴了一下,没了下文。便以为小叔子不愿意她入股。

“没,没有,大嫂要入股,那便更好。我哪里会嫌钱少。”

陈友水道。

陈友水大哥一脸错愕的看着自家媳妇。

这娘们,今天是怎么了,她真看好老八的竹子生意?

吃了饭,大嫂就把六百文钱给了陈友水。

陈友水拿着钱,忽然感觉压力山大。

不过,他也更有底气去收购竹子了。

~~~~~~~~

谢昌明回到堂屋,与妹夫陈友河聊了一会稻田里庄稼的事。

“友河,你对那些越来越猖狂的青蛾虫子,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谢昌明问。

“爹近几日里,可是一直忧心此事,我也询问了不少到集市里过往的农官。他们都说,没有什么好办法。”

陈友河侧头看了看儿子,他见儿子没什么表情,斟酌了一会才道:“昨日,我在梅子窝那处地方用一块稻田做了个尝试。在稻田里养了些鱼儿。”

“今日一早,我过去查看那稻田里的禾苗,发现,禾苗上青蛾虫子没有变多,反而比昨日稍微少了些。”

“哦!此事当真?”

谢大山听陈友河如此说,拉高了一度声调问道。

他太激动了,这四五天的时间里,他想尽了所有办法,也没能找到可以制止青蛾虫子增长的方法。

眼看着,禾苗要遭受青蛾虫的霍霍,他是心急如焚。

如今,听闻女婿说有法子可以治青蛾虫子。

他简直不要太激动。

“确实有些用处。”

陈友河谨慎的回答道:

“水稻田里那些鱼儿,会把落入稻田水面的青蛾虫子吃了。有时,也会越出水面,吃禾苗间来回飞舞的青蛾虫子。”

陈友河继续解释。

“不过,因为附近其他水稻禾苗上有许多蛾虫。它们时不时飞到我那处水稻田里。因此,那处水田禾苗上的青蛾虫并没少太多。”

谢大山略做沉思,便想通了其中关节。

他点了点头道:“确实会如此。你那水田有多少数亩。放了多少鱼儿?”

谢大山不愧是种庄稼的好手。

听陈友河一解释,他便想明白了内中关键。

陈友河道:“水田不大,只有七分左右的水面。我放了八九十尾鱼儿,大多数都是三指以下的小鱼。”

“嗯!”

谢大山点头认可,又道:“若放大些的鱼儿,比如,小娃娃巴掌大些的鱼儿,便可少放一些。但,田里水面不可过低。”

“不对!”

谢大山说着感觉放鱼灭蛾虫的法子有问题,又摇头说道:“你这般做,鱼儿可不能太大,要不然水面太浅,鱼儿必然被白鹭给吃了。”

“岳父高见,的确如此。因此,我在稻田里禾苗中,多设了几条深过小腿的沟渠,以便鱼儿躲藏天敌。也便于,鱼儿在禾苗间快速游动。”

“嗯!妙,的确是妙。如此一来,禾苗上的青蛾子一旦多了,必然被鱼儿吃了。”

“这么做,虽然不能把其他稻田里青苗上的青蛾子也吃了。但是,至少确保有鱼儿的这块稻田的禾苗不被蛾虫吃光了。”

“友河,你这脑子确实比我的好使。我种地近四十年,从未想到过这等灭蛾虫的方法。”

谢大山对陈友河这个灭蛾虫的方法,是由衷的钦佩。

“外公缪赞了,爹爹当不得这个称赞。爹爹此方法,只适合在小范围内,小田亩里应用。”

陈新泉打断外公谢大山对父亲陈友河的夸赞之言。

他生怕外公要在他家稻田里也使用此方法。

这方案一旦执行,到后期,禾苗扬花后稻田需要晒田时,稻田里的鱼儿如何处理,必将成为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新泉孙儿,为何会这般认为?须知,你父亲用鱼儿灭蛾虫的方法,比养青蛙灭蛾虫的方法可行性强多了。”

谢大山问。

青蛙灭蛾虫自然也是有效果的。然而,青蛙数量少了,面对一大堆的蛾虫,稻田间那些野生的青蛙,根本吃不下那么多蛾虫。

这个时代,培育青蛙可没那么容易。

更没这个条件,青蛙会跳着走,你养殖青蛙,如何定住它不跑了。

很难,成本很高。

这个方法,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青蛙天敌还非常多,很容易吸引,蛇,白鹭,鹰隼等飞禽进入水稻田里。

因此,要养殖青蛙,在这个时代真不容易。

所以,谢大山对陈新泉的话感到疑惑。

“在稻田里养鱼儿灭蛾虫,自然是有效果的。而且非常适合普通农家使用。”

陈新泉道。

谢东来很好奇,大姑父与祖父讨论的杀灭蛾虫的方法。

近几日,他也听到很多村民在忧心稻田禾苗上蛾虫的事情。

据说,四房的太叔公,已经三日未去族学,给族中子弟教授课业。

就是被这突然兴起的稻田禾苗上青色蛾子给拖住了。

今日,他竟听到了,能把村中族人视为楷模的十三太叔公都难住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是何等了不起的成就。

谢东来听到祖父很认可大姑父的方案,他便试着在脑中构想出一副稻田里,禾苗间,鱼儿跃出水面,抢食青蛾虫子的画面。

那场景,简直不要太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