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23章 进城

陈石头被许员外的直白弄得有点尴尬,毕竟是小孩子见的人不多,第一次出门与人打交道,便被对方抛了个冷钉子,他一时间感到有些脸红。

不过他的确是要卖蚊香给这商贾。

但听员外如此这般说,陈石头反而不想现在就卖蚊香给他了。

陈石头勉强挤出笑容对员外说道:“员外真是直爽,今日你我相遇本是缘分。”

说着他抱了抱拳,对着许三千行了个礼。

然后,从肩包里拿出一盘黑不溜秋的蚊香。

又向父亲陈友河道:“爹爹,火折子给我一下。”

陈友河从怀里拿出火折子给儿子。

陈石头点上蚊香,又找了个靠近那半睡半醒的小男孩放好。

“这圈蚊香,便当是你我的缘分,我送与员外,并由衷祝愿员外公子早日康复。”

说完,陈石头转身走了。

许员外笑笑,也不当回事,他见惯了农家孩子,有胆量主动与陌生人说话的不多,被呛了还能继续与你念叨的人就更少,这孩子便是其中一个。

他低头看了看蚊香放置的位置,确认它不会引起火灾才没管它。

不一会,船舱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樟木和艾草味的气息。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船舱里刚才还斑斑点点飞舞的蚊子,已经见不到几只影子。

船舱中刚刚还挥舞手掌,驱赶蚊子的乘客,此刻也安生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船员寻着烟味走了过来,他低头看到有个火点,皱着眉头弯下腰去拿那个火点。

就在他将要抓着蚊香的时候,一只手抓住了他的手腕。

“船大哥,这东西是熏蚊子的。我在这看着呢,不会走水的。”

许三千赔笑着说。

“许掌柜,这个是你点的?”

船工问。

许三千点了点头。

船工这才收回手,站起身来赔笑道:“那许掌柜你千万看好了。”

“一定,一定。”

许三千说着给了船工两文钱。

那船工笑着离开。

这时,许三千的心情莫名的激动起来。

这世界上真有不臭,不熏还能在开阔地方驱赶走蚊子的好东西。

不行,刚刚那孩子,他上哪去了。

许三千有些懊悔自己的傲慢。

这么好的一个商机,就要与他失之交臂了。

他看向座椅上自己家孩子,见儿子神态疲惫。

许三千有一种要放下孩子,去后舱找那小孩的冲动。最后咬着牙想了想,还是算了。

陈石头在玄字号包厢过道处又待了一会,从船舷看出去,江上有不少船只来回穿梭。

陈友河道:“应该马上就到了,石头我们准备一下要下船了。”

话音刚落,包厢的门被打开了。谢家四兄妹也做好了准备,准备客船靠岸便下船去。

陈石头抬头瞧了瞧最小的那女孩,见她正看着江岸码头上搬运货物下船的方向,才有些不舍得移开目光。

没过一会,客船靠岸停住。

船老大引领着四个包厢的客人优先下船。

陈石头和陈友河上了谢家派来接人的驴车。谢家兄妹上了另一架高大一些的骡马车。

驴车没走几里地就到了城门口。

驴车内,陈石头看着那些背着行李的人,他们在给城门出守卫的兵丁了交钱,才被允许进城。

便问:“爹爹,进城必须要交进城费吗?”

陈友河道:“有路引但没有行李,或者有行李但是行李很小的人,不用交进城费。有路引,并且注明是上交税收的,婚丧嫁娶的不用交进城费。”

“那为何,他们那些背着箱笼的人,不用交进城费?”

石头指着城楼下,几个穿长衫的男子,他们也背着箱笼。守城兵丁却不收他们的费用。

“凡是有功名之人,进城阶不用交进城费。包括童生。”

陈友河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

陈石头沉默了,他低下头,良久才道:“爹爹,我也要读书,我也要考取功名。”

陈友河略感苦涩的看着儿子,口中囔囔道:“好,石头也读书,考取功名!”

在驴车的帮助下,一行人很快来到元喜食品铺。

谢婉瑜从骡马车上跳下来,她看着后面跟着的驴车,禁不住想再吃一口那甜蜜的蜂蜜。

谢秉礼把陈石头和陈友河介绍给了元喜的蔡掌柜。

蔡掌柜看到陈友河背篓里的蜂蜜时,一向镇定的他,也禁不住喜形于色了。

他仔细辨别并确认,两罐子蜂蜜都是上好的纯正蜂蜜。

蔡掌柜开口道:“两位打算如何售卖。糖价又几何?”

“蔡叔,这位是我村里的姑爷。这蜂蜜是他家小郎在林子里掏的。你看他手上还有被蜜蜂蛰的伤呢?”

谢秉礼赶在陈友河开口说话之前说明一下情况。

“他们哪里知道这蜂蜜的价值,您按市场上的行情给他们就行,别亏了自己,也别伤了客人的心。”

蔡掌柜闻言,知道这些蜂蜜是谢三公子看好的货。

他会心一笑说道:“既然如此。实不相瞒,这几日上好的蜂蜜很是紧俏。要是在往日,我们也能收到一些如此品质的蜂蜜,但那时价格约在四百文上下。”

“这时节,眼看就到端午节了,蜂蜜确是紧俏货,外面涨到了四百五十文一斤。”

陈友河听说好的蜂蜜居然能卖到四百五十文一斤,实在是太过意外了。

蔡掌柜接着说:“你这陶罐应该是三斤装的吧?我按一陶罐三斤重量算给你,你看可行。”

陈友河点了点头道:“可以!”

“那就是二两七钱银子,你是要银子还是要铜钱?”

蔡掌柜问。

陈友河道:“您给我二两银裸子,在给我七百文铜钱吧!”

这边生意谈成,那边有店里谢家请的工人,端了两碟糕点过来。

“三少爷请用糕点。”

长工把糕点放下,给谢秉礼行了一礼,便回铺里照看去了。

谢秉礼也不客气,他早食都没赶上吃,就急匆匆到码头赶船,此刻也是饿了,便拿起一块糕点吃起来。

随后,他又把糕点盘推到陈友河和石头身前。

“族姐夫,别客气,这里的糕点很好吃。一路过来也没招待你,吃点尝一尝。”

谢秉礼接人待物已经是一个大人的作风。

这得益于他有一个二十岁之前就考取了凛生老爷的爷爷。

当然,他父亲也考中了秀才,只不过是附生,而非他爷爷那样的凛生。

陈友河看了看儿子,见他眼中满是光彩,知道儿子这时也是饿了。便在糕点盘上拿了一块交给儿子。

陈石头看了眼爹爹,接过糕点,学着谢秉礼的样子放到唇边轻轻咬了一口。面的芳香透着饴糖的甜。

确是好吃。

那边蔡掌柜从账房拿了钱过来,让陈友河清点。

陈石头开口对蔡掌柜道:“蔡先生,您铺子里还经营其他粮食营生否?”

蔡掌柜看着石头微微点头应道:“是的,就在点心铺子右边三家店铺。”

石头道:“那掌柜可会送粮食到乡下,我是说如果我买二两银子的米面,先生可否为我送到梅沙圩沙洲村。”

蔡掌柜道:“那得看你买多少粮。若只买三五百文的货,自不会给送粮食上门。”

“我若买二两银子的粮食呢?”陈石头问,

“二两银子若买精米自然没多少,也就一石多一斗,若买陈谷,便有二石了。自然可以送。”

蔡掌柜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