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第127章 不吝封赏

除去朝廷官员的赏赐,朝廷这次入户部库房的有两千三百多万两。

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底气,毕竟有钱好办事。

胡濙他们超额完成任务,朱祁钰答应的封赏自然不会食言。

朝会上,朱祁钰先让周忱汇报了成果。

“此次征税,诸卿辛苦了!

未表朕意,朕决议在原有基础上,内阁和六部官员全部增补一年本色,其他衙门官员增补半年本色。

户部这几天会逐步发放!”

朱祁钰把新的赏赐公之于众。

“臣等谢皇上恩典!”

“另外,对这次征税主要有功者,朕也不吝赏赐!”

朱祁钰说完就让兴安宣读圣旨!

“……封胡濙为太师、周忱和王直为太傅、于谦为太保。

封陈循、高谷、金濂、石璞和苗衷为特进荣禄大夫,

封商辂为嘉义大夫,封彭时为亚中大夫……”

胡濙、周忱、王直和于谦这次出力很多,给他们大明官员梦寐以求的三公。

特进荣禄大夫虽然不是三公,但也让陈循、高谷、金濂、石璞和苗衷几人从从一品成为了正一品。

商辂和彭时是朱祁镇兵败土木堡之后进的内阁,最初为正五品大学士。

朱瞻墡登基后封赏了一波,他们也从正五品变成了从四品。

朱祁钰这次按照各自的表现,给他们都提升了一大截。

当然,赵辅、刘玉,陈瑛、朱仪和郭嵩及王越几人,朱祁钰也给了相应的封赏。

“谢皇上恩典!”

胡濙、王直、周忱、于谦、陈循、高谷、金濂、石璞、苗衷、商辂和彭时叩谢!

他们很高兴,皇上没有亏待他们,给他们都升级了。

陈循、高谷、金濂、石璞和苗衷几人没有觉得不爽,皇上给他们的封赏已经可以了。

从一品到正一品看似只隔一级,可想要跨过去却是非常难的。

至于没被封三公,只能怪他们自己,谁让他们反对征税。

要不是他看们后来配合了,估计特进荣禄大夫都没有。

胡濙、王直和周忱如释重负,因为陈循几人后来的支持,他们才会获得如此惊人的成绩。

但也意味着功劳要被陈循几人分摊一部分,正一品肯定是有的,但三公就不好说了。

没想到皇上没有失言,真的给了他们三公。

成了三公,他们就可以名留史册了,给家族争光。

最开心的莫过于于谦和商辂,于谦没想到自己也成为了三公,从今以后他的地位不会轻易被撼动了。

毕竟三公是大明官员最高的职位。

胡濙、周忱和王直已经快到告老还乡的年纪了,陈循、高谷、苗衷、金濂和石璞也干不了几年了。

未来,他于谦会是朝堂上官职最高的人。

商辂没想到皇上直接给他提了三级,虽然没有被授官职,但正三品已经是很高的官品了。

未来,他可以为六部侍郎或顺天\/应天府尹。

“从此次征税的情况来看,朝廷每年的税收应该在两千万两之上,朕希望景泰元年看到的税收总数也是两三千万两。

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商税,证明大明的商业还是很兴盛的。

朕觉得,商业应该大力发展。

所以,朕决定废除太祖定下的重农抑商的国策,当然不抑制商业并不代表不重视农业。

放开商业之后,农业依旧要重视,毕竟没有农业,大家吃的粮食哪里来。

当然,既然商业放开了,商税自然是要调整的。

小商贩只收固定的数额,按月收,小商人还是三十取一,中大型商人三十取二,海上贸易十取一。

另外,凡经商的,需在朝堂登记,如实交税。

否则下场就是诛九族,抄没九族家产。

这次征税,很多人就不配合,还闹事,最终的下场就是不仅满门抄斩,还要连累九族。

刚才周尚书的话大家已经听到了,抄家抄了一千万两。

朕希望,大明的商船航行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看到大明的雄姿。”

朱祁钰没有明说要放开海禁,但收海上贸易的税间接表明要解除海禁。

重农抑商政策朱祁钰觉得非常不妥,大明后期朝廷没钱就是因为商业税没收到,基本都靠田赋和茶盐等税收。

这根本不足以支撑日益庞大的开支。

“臣等谢皇上恩典!”

大臣们听到朱祁钰废除重农抑商政策,非常激动,他们家族过去做生意都是偷偷摸摸的。

但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了,只不过需要交税。

虽然,不少人对朱祁钰提出的税率还是不认同,可眼下没人敢反对。

这次朝廷征税,被诛九族抄没家产的人可不少,他们可不希望自己家族和九族变成下一个被朱祁钰打击的对象。

朱祁钰过去在大家眼里就是软弱无能的废物,不曾想刚登基就有了如此大的动作。

杀伐果断,十分狠辣,既不担心大规模反叛,也不担心自己的皇位不稳,胆子很大。

但是,经此一事,没有人敢再小瞧朱祁钰这位新皇帝。

这可是一言不合就诛人九族的皇帝。

“对商人的穿着,也不必再像过去那样严苛。

当然,也不能随便穿得跟官员一样,商人和官员还是要区分开来的。”

朱元璋对商人的抑制可是全方位的,朱祁钰觉得这样肯定不行,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只要照章如实纳税,朱祁钰不会太过限制商人。

“另外,从景泰元年开始各级官员的本俸再涨两成,全部用银子支付。”

涨俸禄才是对官员们最好的安抚手段,加上之前已经涨的本色,相当于各级官员的本色都涨了四成。

相比堡宗朱祁镇和永宁时期,五品以上发60%的米,40%宝钞和其他物资;六品及以下70%的米,钞30%和其他物资。

不过朱祁钰给的是银子,他可没有那么多粮食给官员们。

实发部分已经翻了一番。

“谢皇上!”

大臣们纷纷叩谢,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皇上,为各级官员考虑。

只要大家努力,到景泰二年,俸禄应该能发全了,以后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些了。

朱祁钰给各级官员涨两成本色,直接发银子,也是为了获得各级官员的认可。

跟着我,听我的,有饭吃!

对于各级官员来说,朱祁钰的成就将会远超大明历代皇帝。

毕竟过去的皇帝是不断降俸禄,而朱祁钰则是上来就给他们提高俸禄。

而且,这次之所以能给他们涨俸禄,是因为商税收了很多。

以后想要拿到更多的俸禄,就要收好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