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第114章 自己想办法

朱祁钰记得,历史上周忱在今年去世了,如今还看起来还能支撑几年。

朱祁钰今天势必要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胡濙、王直和周忱虽然代表了六部中的三部,但还是只占少数。

要把士绅隐藏的田产的田赋及商税如数收上来,必须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中的大多数人同意。

目标和办法都有,现在只差执行了。

朱祁钰还是希望朝中大臣去执行,这样省去很多麻烦。

要是自己执行,那所有人都要遭殃。

到时候就不是征收今年的了,往年的也要征收,往前征收五-十年。

“商辂,目标和办法都有了,你觉得该怎么做,才能确保这些田赋和商税如数征收上来?”

光有目标和办法是不行的,这边已结束,陈循他们把消息泄露出去,士绅们和官员们背后的家族马上就会想别的办法。

最后可能收不到多少。

当然,这个问题对朱祁钰来说不是问题。

他已经调方瑛回京,让李震代替方瑛为湖广和贵州总兵,平定零散苗乱。

命定西侯蒋琬为平羌将军充凉州总兵镇守凉州,命靖远伯王冀巡抚陕西三边。

本来朱祁钰是准备把宁阳侯陈懋调去陕西三边的,但想到京中没有勋贵中的顶梁柱坐镇不行,就让陈懋继续留在京城了。

“大明财政少的原因已经已经找出来了,也就是说,在维持以前的税率的情况下,朝廷正常的田赋应该是四百万两左右。

商税按照朕的推测,一年应该在五六百万两左右。

为了避免朕推测的与实际差距太大,朕扣除三成误差,如此下来应该比较接近实际了。

也就是说,商税应该有三百五十万至四百二十万两,折中一下,算三百八十五万两。

朝廷每年少收五百八十万两税。

朕现在要把这五百八十万两税收上来,不知道诸位忠臣有何教朕?”

朱祁钰看向陈循和于谦,来吧,问题已经找出来了,朕也把目标给你们降低了,该如何完成,看你们的了。

陈循几人只觉得泰山压顶,皇上这是要搞死他们啊。

田赋的两百万两都不一定收得上来,何况商税。

而且,商税根本没有参考,田赋至少有田产登记,商税只有各家账房先生知道。

但哪家会把自己的经营数额告诉外人。

“回皇上,臣愚笨,无法教皇上,请皇上恕罪!”

陈循没有回答,直接说我没有办法。

“臣也是,请皇上恕罪!”

高谷紧随其后,陈循都不回答,他也不会回答。

“皇上,田赋两百万两可能有误差,臣觉得应该没有那么多,一百五十万应该到顶了。

至于商税,没有考据,臣无法确定。”

于谦硬着头赞同了收士绅隐藏的那部分田产的田赋,不过把数额降低了五十万。

少了五十万,分摊之后,大家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商税可能比皇上说的五六百万两还多,可能超千万两,但于谦不敢下狠手,涉及的人太多了,这是士绅大族的秘密,你下手就是跟他们过不去。

陈循和高谷年纪大了,不回答也没事,大不了辞官,于谦不一样,他还年轻,可以再干十几年,他不想早早告老回家。

于谦之外,其他人基本都是说自己笨没有办法。

只有商辂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启禀皇上,臣觉得商税一下收那么多商贾负担不起,臣觉得先定一百万两为好。”

商辂把商税在于谦的基础上,定了一个一百万两的数字,这个数其实很好实现。

要是皇上同意,大家皆大欢喜。

皇上实现了增加税收的目的,士绅隐藏的田产田赋一百五十万两,商税一百万两,加起来就是两百五十万两,朝廷的税收翻了一番。

他们也帮士绅们省了很多税,各级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涨两成。

朱祁钰没说话,而是看向胡濙和王者,于谦和商辂说的都不是他想要的。

数额他已经定了,五百八十万两,漏收的田赋两百万两,商税三百八十万两。

“启禀皇上,田赋这块没什么可讨价还价的,两百万两就是两百万两,历年的记录都可以查。

至于商税,臣觉得三百八十万两已经很少了。

这个数不能少,涨两成本色看似不多,但覆盖到各级官员,加起来的总数就很多了。”

胡濙知道皇上给的数已经是底线了,再降也就是把零头降了。

考虑的中间的损耗,余地要留大一点,到时候即便完不成,也不会差太多。

最重要的是各级官员的本色涨上去,到时候大家既念皇上的好,也念他们的好。

“臣以为,当以六百万两为总数,田赋二百万两,商税四百万两。

最后,即便不足,也不会差很多。

到时候,各级官员就可以多领两成本色。

臣恳请皇上,这些税收上来后,给各级官员补发三个月的本色。”

王直在周忱基础上,又给各级官员谋了一份福利,三个月的本色也不少了,不少官员可以过个好年了。

“王尚书,只要能收上来了五百多万两,朕就答应你的请求。

周尚书,户部把你和王尚书提的意见需要的总数算出来给朕。”

朱祁钰要知道这部分需要多少,若果朝廷真的收上来,那他自然会兑现。

而且也明确说了,底线是五百万两。

周忱觉得,他成为三公的目标不远了。

按照五百万两算,今年的总数就有七百多万两了,明年努力一下,一千万两问题不大。

“既然尔等没有教朕的,那朕也不勉强了,此事就交给大宗伯、王尚书和周尚书去办。

户部牵头,吏部和礼部协助,把任务分摊下去,海南省除外。

各省完成任务的,各级官员涨本色两成,补发三个月的本色。

全部发银子,从这次增征的税银中扣。

户部、吏部和礼部官员,完成两百万两两涨本色两成,完成三百万两,补发一个月本色;

完成四百万两再补发两个月本色,完成五百万两,再补发两个月本色,完成六百万两再补发三个月本色。

其他衙门,等朝廷完成五百万两的赋税征收后再涨两成本色,补发三个月本色。”

朱祁钰也不跟陈循等人商议了,直接做出决断,你们不想爱惜名声,那就一边待着去吧。

“臣遵旨!”

胡濙、王直和周忱欣然领旨,这件事办好了既得到皇上的认可,也帮各级官员谋到了福利,又帮皇上树立了好形象,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