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第172章 得罪不起

“死了?”沙哑声音的男子略显诧异,神情有些些厌恶地皱了皱眉,仿佛是沾上了什么倒霉事儿,“真是废物,我们走!”

他竟然带着几名随从,头也不回地走了。

随即,一名与朱标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冲上前去,抱住中年男子的身体猛地摇晃,嘴里大喊:“爹,你醒醒啊!爹!”

很显然,少年的父亲已经没办法回答他了,就在眨眼的功夫便惨死街头,而他则是被刚才那人的随从一直压制在一旁动弹不得。

这一幕发生得太快了,围观的人群甚至没来得及什么反应。等那几名肇事者走出数十步,才有人大喊大叫,顿时乱作一团。

说来今天的巧合还真多,一队留守司的巡逻军士路过这里,领头的是个小旗,他们与那几个肇事者,刚好擦肩而过。

眼见来了官兵,那少年倏地站了起来,几步跑到那小旗跟前跪了下去。

“请军爷为小民做主啊!方才几名恶徒,竟将家父打死了!”少年指了指父亲的尸身。

那小旗听了,瞪圆了眼睛,大声问:“天子脚下,何人如此大胆。他们人在哪里?”

少年站起身来,朝着小旗身后指了指:“就是那几个人。军爷刚刚与他们打过照面。”

“哦?就是那几个人啊,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那小旗竟然要去抽刀,一副要追上去捉拿的样子,却被身旁的一名兵卒给阻止了。

“头儿,那帮人咱们惹不起。”

小旗止住了抽刀的手,问:“什么背景?”看样子,对那名下属还挺看重。那兵卒是应天本地人,家就在城里。平时游手好闲,父母看他不成器,才把他送到了军营里。

别看他一事无成,但是街面上的事儿他熟得很。有几次巡逻遇到闹事儿的,多亏他提醒,那小旗才避免得罪权贵,所以对他另眼看待。

“为首的是郑国公府的大管家常全的弟弟常发。郑国公府,您应该知道吧!”那兵卒凑到耳边低语。

“郑国公府!那还真不敢惹,既是国公,又是国戚!”小旗心里嘀咕,握着刀柄的手也彻底松了下来。

“现在怎么办?我刚才那话都说了,不能怂了!”小旗有些懊悔自己冲动的个性,如今进退两难。

那兵卒站直了身子,猛然提高了嗓门:“头儿,咱们还有重要的事儿没办呢,可不能耽误了!”

“看我这记性!”小旗顿时心领神会,转头对少年说;“这样吧,你去应天府衙报官,也是一样的。”

说完,招呼一声弟兄们,分开人群,急急向前跑去,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年轻人失魂落魄地回到父亲跟前,一屁股坐在地上,既不哭也不闹,就那么呆呆地看着。这时候,人群也渐渐地散去。

“哎,这孩子只能自认倒霉了,命苦啊!”一个有些年纪的男人叹气地说,转身要走,却被一旁的秦顺拉住。

“哎,对不住。打听一下,你说这小伙儿自认倒霉是什么意思?”

那人看向秦顺,见他年纪轻轻,白面无须,穿的衣服倒还不错,只不过没认出来那是内官服饰。

“你问自认倒霉是啥意思?就是碰到惹不起的人了呗。咋地?你想打抱不平?”

“没有,没有。”秦顺摆了摆手,“他可以去报官啊,官府还怕那人不成?”

“我说,你是哪个深山老林里蹦出来的野人吗?说了惹不起,那就是官府也惹不起,懂吗?”

秦顺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来了一句:“不懂!”

把那人给气了个半死,怎么就碰上这么个不开窍的,没好气地回道:“实话给你说了吧,那人是郑国公府大管家的弟弟,朝天宫这一带有名的混混儿。”

“啊?郑国公府!”秦顺吓得一声惊呼。

那人见状哈哈大笑,甩出一句“傻了吧,土包子”,便径直走了。

秦顺回过神来,边想边往回走。他亲眼目睹了惨剧发生的过程,心中对那少年充满了同情,对那中年人则痛恨到了极点。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一定会去安慰那少年,并作为目击证人与其一起去见官。

如今他是太子的贴身内侍,更可以将此事讲给太子听,只要太子肯管,那就没问题了。可是,方才听那人说到郑国公府,他心中也打起了鼓,犹豫着此事该不该说。即便说了,太子会不会管,他也拿不准,搞不好自己反倒招来无妄之灾。

“说!不说,我自己良心过不去。”秦顺一跺脚,下定了决心,快速追着仪仗跑去。

车驾纵然走得很慢,此时也离得有些距离,等秦顺追上时,已是气喘吁吁。他竟也不顾礼节,一个脚步就冲到了车上,进入了车厢之中。

本来闭目养神的朱标,被动静惊醒,定睛一看,原来是秦顺,顿时大喜。

“顺子,烧饼买回来了?”

秦顺跪在地上没回答,他早就把买烧饼的事儿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朱标看了看他,两手空空,有些生气。

“顺子,你小子拿我的话当放屁了。烧饼呢?”

就在登上车、跪下来的一瞬间,秦顺又犹豫了。他担心万一事情曝光,罪了太子、太子妃和郑国公一家,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但他又觉得太子是明事理的,不会坐视不管。正在内心交战的时候,对朱标的问话跟没听见似的。

“秦顺,你干嘛呢?丢了魂儿啦。有话说,有屁放!”朱标见秦顺一直不说话,感觉有些不对劲儿。

秦顺咬了咬嘴唇,开口对朱标说起了刚刚发生的一切,不过没有提到郑国公府,只说是达官显贵的管家。

令秦顺意外的是,朱标竟然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妙啊!智斗恶奴的爽文戏码!”

“殿下,您说什么?”

“啊,没什么!”朱标自觉失言,立马换了一副悲伤的神情,问道:“你可知道那些人的来历?”

秦顺一时语塞,动了动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看到秦顺为难的样子,朱标心中咯噔一下,追问:“怎么?看样子那些人来头不小啊!他们背后的人与孤有关?是秦王府?”

秦顺摇了摇头!

“是表哥家的?”

秦顺又摇了摇头!

“要不就是郑国公府?”

秦顺点了点头!

“怎么就这么寸呢!”朱标心中盘算着,此事该如何是好。倒不是他不愿意管,他闹心的是要不要和常秀说。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郑国公府要是真的枉法纵容,也是得好好敲打敲打。平时好话听不进去,那就得吃点儿苦头了!”

打定了主意的朱标吩咐道:“顺子,你现在马上回到那个摊位,一定要看好那名少年。记住无论如何都要劝他去报官,并且答应给他作证。”

听到这话,秦顺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的直觉没有错,太子殿下果然是菩萨心肠。

“小的这就去。”秦顺难耐激动,说着就要下车。

“对了,别暴露你的身份,现在还不是时候。办完事,你直接回宫。”朱标又叮嘱道。

“殿下放心,小的明白。”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朱标嘀咕了一句,又闭上了眼睛,车驾继续缓慢地驶向郑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