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今年的奥斯卡,奈飞发现他们邀请不到一线好莱坞明星了。

小李子、马修·麦康纳、贝尔这些顶级的自然不必说,连范·迪塞尔这种伪2000万俱乐部(他拿2000万美金片酬算上了《速度与激情》制片人酬劳)都要涨价。

塞斯·罗根、凯文·哈特、克里斯·帕拉特这些片酬1000多万的演员,开价就是2500-3000万,奈飞真撑不住了……

还有就是来自制片人的集体逼宫。

奖项和票房是制片人的重要成绩,现在这俩都没了,他们怎么开展工作?怎么说服大牌明星和大牌导演加入他们的项目?

多给点钱?

把人家2000万美金的片酬提高到3000万美金?人家差这点钱吗?

票房分红怎么办?

所以奈飞只好滑跪,不然只能回到自制剧的老路上,可是自制剧搞得再好也没用,主流还是电影。

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其他好莱坞五大掌握大量资源和发行渠道,又在流媒体平台砸钱,更重要的是院线也不支持奈飞。

应该说,奈飞是他们的敌人,电影窗口期缩短,影响最大的就是院线。

本来今年奥斯卡之前,奈飞已经准备示好院线了,想让《婚姻故事》和《爱尔兰人》在院线上映。

结果包括Amc、Regal、cinemark三大院线在内的美国主流院线,公开表态不会给这两部“从未获得上映许可”的电影排片,这可不是简单的抵制,这是封杀。

三大巨头表态了,其他院线、制片人和各种奖项的评审团成员都对奈飞有所顾忌。

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契机,原来mpAA的六个成员之一20世纪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购了,好莱坞六大变成了五大,空出来一个名额。

奈飞愿意砸钱入局,好莱坞五大也愿意接纳,前提是奈飞要低头。

奈飞不得不低头,好莱坞五大屹立这么多年不倒,背后的关系盘根错节,奈飞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局势?

凭什么?背后大佬的利益怎么办?

那就只能认怂了呗。

奈飞很痛快地放开了大制作电影的窗口期,但是也会制作一些绕过院线的独立电影。

其实就是国内院线电影和网大的模式……

既然如此,廖东就可以和奈飞合作了,不过合作的是电视剧。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奈飞不可能不心动。

可问题是很难,因为大陆网友想要看奈飞,需要科学上网。

但是这不被允许,奈飞也会排查,然后随机封杀某些Ip。

不是奈飞不想赚这个钱,主要是因为版权。

奈飞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是不一样的,被封杀的Ip,就只能看奈飞100%自制剧,那有什么意思?包月就不合适了。

摆在奈飞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和港台公司合作,拍一些华语电视剧,科学上网也好,去港台也罢,反正可以增加点击率和会员费。

另一条就是和大陆公司合作,拍完之后卖给大陆视频平台,然后根据点击率和广告分钱。

他们准备双管齐下,正好廖东两方面资源都有。

廖东和英皇、伯纳关系都不错,还是爱奇艺的代言人,双方保持了深度合作,正好可以利用一下。

廖东也正好把原本奈飞跟韩国还有湾湾合作的几部电视剧拿过来,给他们有什么用,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比如后世大火的《鱿鱼游戏》,成本才2000多万美金,换算成人民币也才1.5亿多,平均一集制作成本不到2000万人民币,但是给奈飞带来的利润就远远不止这些了,据统计,影响价值可能突破9亿美金,带来的股价增幅超过百亿。

韩国人其实没赚到钱,总片酬才1400万人民币,廖东完全可以接手嘛。

《鱿鱼游戏》的核心是导演黄东赫,就是《熔炉》和《奇怪的她》的导演,剧本从2008年就开始构思了,但是成本太高,一直没有人愿意投资。

可能有人觉得不真实,才1.5亿人民币成本,没人投资?

真没人投资,《来自星星的你》投资还没过亿呢,一部没什么特效的《鱿鱼游戏》,又不是偶像剧,一般公司真不敢投资。

廖东就可以投了,他直接联系了黄东赫,答应投资三亿拍摄《鱿鱼游戏》,暂定开发三季,给黄东赫都砸傻了。

不是廖东人傻钱多,主要是《鱿鱼游戏》放在中国拍摄,演员片酬太贵。韩版演员片酬1400万,到了中国起码翻十倍。

他们真赚不了多少钱,忠武路三驾马车的片酬也就400万人民币,一线小生的电影片酬大概200多万,偶像明星拍一部电视剧,一集片酬可能都不到一万块。

所以知道他们为什么愿意来中国捞钱了吧?

对于奈飞来说2000万美金成本和4000万美金成本没有任何区别,他们还觉得便宜呢。

他们也没觉得《鱿鱼游戏》能爆,在奈飞的人看来剧本大纲融合了《大逃杀》《饥饿游戏》《移动迷宫》等电影电视剧的元素,网友可能喜欢看,但是火爆不火爆……还能比《饥饿游戏》火爆?

这就是开天眼的优势了,廖东当然不会让奈飞直接买断版权,而是版权共享,

等电视剧拍出来,点击率爆炸以后,菠萝影业也差不多该排队上市了,到时候就是重大利好消息,股价肯定要起飞。

除了《鱿鱼游戏》,廖东还和奈飞签订了五部电视剧合作意向,包括《她和她的她》《模仿犯》《华灯初上》等等,都是悬疑类的,网剧嘛,肯定要刺激一些,才有人看。

拍摄地点不是香港,就是泰国,算是掩耳盗铃,不过可以绕过审查,现在网剧的审查也严着呢。

签约仪式都被廖东放到了七月的深圳电影节上,届时双方还会签订几份电影投资协议,廖东会投资扎克·施奈德的《活死人军团》,雷神锤哥的《逃离蜘蛛头》和凯文·哈特主演的《父亲的身份》。

都不算大制作,毕竟奈飞刚刚滑跪,大家都在观望阶段。

廖东也没考虑赚不赚钱的问题,他就是想把声势炒作起来,今年,他只有三件大事,《信条》宣传,参加戛纳和深圳电影节。

哦不对,还有《坚如磐石》,老谋子又打电话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