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不需要同情,他是一个病人!他是有精神病的,妄想症。你们没仔细看电影吗?约会是幻想出来的,别人爱他也是幻想出来的,甚至连医生都是幻想出来的,不是没有医生,而是医生没有和他谈论那么多……”

“为什么要挽救亚瑟?即便有人对他再友善,他依然不会正常……不是,这不是我的看法,这是电影的看法。”

廖东实在理解不了欧美圣母,有一部分观众看完电影第一反应居然是要给亚瑟更多关怀,这样他就不会变成这样了……

完全没有可能好吗?要是宽恕有用,美国就不会有那么多枪击案了。

华纳也不会把小丑变成一个好人,人家是dc经典反派,反派变成好人,电影不想拍了是吧?

托德·菲利普斯帮廖东解围,“亚瑟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因为你永远猜不透他到底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他代表着混乱无序……这样的角色只会在电影里面出现,我不会成为他,廖也不会成为他,但是廖演得很好,他把我心中的亚瑟演了出来,不会有人比他更出色了。”

有人提到了希斯·莱杰,廖东知道这个问题绕不过去,只好说道,“我很尊重他,但是亚瑟和《黑暗骑士》中的小丑不同,我的角色更丰满,冲突也更剧烈,这和演技无关,是角色要求。毕竟《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只是一个配角,而在《小丑》里,我是主角。”

“我人生中第一部电影角色就是一个反派,我演一个抢银行的劫匪,但那个时候我的戏份很少,只有十几分钟,非常不过瘾。所以我才接受了托德的邀请,这个角色很难被定义,我想挑战一下……”

廖东虽然觉得自己的表演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他有信心让看过的观众不会再说出什么“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这种话。

就像刚才他和记者交流时说的那样,《小丑》他是主角,戏份太多了,这种加成,希斯·莱杰可没有。

而且《小丑》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文艺电影,《黑暗骑士》再怎么说都是商业电影,这里面有本质上的差别。

大部分媒体也是这个意见。

《好莱坞报道》认为廖东的表演堪称完美,“廖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他足以和希斯·莱杰相提并论。”

《卫报》的观点更犀利一些,“如果没有廖的加持,《小丑》就是一部二流的R级电影,是廖让这部电影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银幕》的评论比较客观,“《小丑》的剧情相对平庸,托德·菲利普斯的技术没有任何问题,每一个镜头都能拿到高分。但这是在威尼斯,优秀可不算成功。好在有廖,他的表演堪称杰出。”

影评人的意思就是《小丑》的剧本结构不算新颖,太工整了,这在电影院里不是问题,但是在电影节上就是问题了,不够先锋。

但是廖东的表现足以弥补这一点,《小丑》一跃成为金狮奖最有力的竞争者。

其实言之过早,毕竟其他电影还没有上映呢。

不过在威尼斯本地,《小丑》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2000人的首映,口碑很快就发酵出去了。

主办方在第二天安排了四场《小丑》放映,每一家电影院前都排起了长队,还有人举着纸牌子,想要买两张黄牛票……

廖东则是带着热巴在各个电影院之间穿梭,公关交给专业人士负责,他要观察一下竞争对手。

廖东选择的是自己的偶像,是枝裕和的《真相》。这电影属于日法合拍,主要演员都是法国人,之前提到的凯瑟琳·德纳芙和法兰西玫瑰朱丽叶·比诺什演一对母女。

《死亡诗社》里那个班长,伊桑·霍克,演女婿,显然还是一部聚焦家庭的电影,演员方面算是拉满了。

但是看过之后,廖东觉得有些失望。

这部电影太不是枝裕和了!

尤其是前半段,完完全全的欧式文艺片风格,根本看不到一点是枝裕和的影子。

后面倒是有是枝裕和的风格了,可是画风真的不对劲,观影的过程中,就有记者在那嘀咕,说是咖啡杯里装了一碗味噌汤,廖东觉得还挺贴切的。

戏中戏的设定很好,但是衔接不好,过于形式化,有点强行读剧本的意思,最后的和解也莫名其妙,过于生硬。

有时候导演还是别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了,真没必要……

观众的反应比廖东可强烈多了,大部分人看完电影都是一脸莫名其妙,感觉自己浪费了两个小时人生。

就像热巴似的,都睡着了……

这电影太平淡了,一点都不威尼斯!

不过廖东倒是放心了,伊桑·霍克的表演固然不错,但是没什么突破,和自己比起来还差点意思。

从电影院里出来,廖东又转身去了另外一个电影院,给《继园台七号》捧场。

导演杨帆很热情,抓住廖东的手晃了半天,他是真的感激。《继园台七号》这种电影在威尼斯真没什么画面,买票都不用排队。

而且他们的压力很大,这电影是先将画稿用3d的形式在电脑弄出来,然后再让画师在宣纸上把画面画出来,最后再用电脑上色剪辑……

形式是够新颖了,但是很浪费时间和金钱,足足拍了五年,花了5000多万,杨凡来参加威尼斯一方面是为了冲奖,另一方面就是想要卖版权。

现在廖东能来,算是帮他们免费宣传了,起码记者就多了不少,国内国外的都有。

廖东是真想不通,为什么明明2000万就能搞定的电影,非要弄个没啥大用的形式,搞了5000万成本出来。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花的不是他的钱。

看介绍,《继园台七号》讲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一个英国留学生和自己的家教女学生还有女学生她妈发生的三角恋故事,挺吸引人的……

可是电影一开始,廖东就绷不住了,这电影速度也太慢了吧?是不是出现放映故障了?

几乎所有观众都和廖东的感觉差不多,放映厅里变得嘈杂起来,杨帆见状立刻出来稳定大家的情绪,表示不是放映事故,电影就是这么设计的,慢速播放。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