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娱乐:开局全网黑,老千拯救内娱>第447章 专访(上)

“张主编,你好,麻烦稍等一下。”

两分钟后,廖东挂断电话,邀请张主编坐在自己对面,向他道了个歉。

张主编有些惊讶,“你不用这么客气。”

“习惯了。”廖东笑了笑,给张主编倒了杯茶,“当练习生的时候,每天都要练习鞠躬和道歉,其他本事都忘得差不多了,就这一点一直保留了下来,礼多人不怪嘛。”

“今年的春茶,你尝尝。”

张主编喝了一口,“确实不错,我很好奇,你是怎么从一个只会唱跳rap的偶像变成一个演员兼导演的,这个跨度有点太大了。”

“还好吧。”廖东不以为意,“其实很多公司在做偶像的时候,就给他们想好了以后的路,肯定是要演戏的,只靠唱跳rap赚不到钱。而且我的唱跳rap功夫也不行。”

“你的歌写得挺好的,《消愁》《只要平凡》《小幸运》《体面》,都红极一时……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呢?”

廖东小熊摊手,“我刚刚说了,唱歌不赚钱啊。”

“《消愁》那么红都不行?”

“不行,顶多就是参加商演的时候价码高一点,其实没什么用,还是演戏赚钱。我记得自己拍的第一部戏是《克拉恋人》,片酬顶跑十几次商演了,还不用和其他团员分钱,现在就更不用提了。”

“你的职业规划也是要走演员这条路吗?”

“肯定啊。”廖东乐了,“所有偶像都一样,先是网剧和电视剧,然后尝试走大银幕,如果立得住,就往电影演员方向发展,如果不行,就再回来演电视剧。”

“要是电视剧也不行呢?”

“那就去跑综艺,综艺效果也不好,基本就被放弃了,反正帅哥和美女有的是,再培养一批就行了。”

“我记得你演《克拉恋人》的时候表现并不好,然后又被爆出恋爱的消息,当时公司有想过要放弃你吗?”

“没有。当时我是公司里面表现最好的了,放弃我,公司也就倒闭了,虽然后来也倒闭了,但是起码我和陈姐后面发展都挺不错的。我们还是换个话题吧,感情的事我不太想聊。”

张主编从善如流,“《亲爱的翻译官》里,你的演技就突飞猛进,到了《余罪》几乎就是你一个人的独角戏,帮你圈了不少粉,我也是那个时候注意到你的,是什么让你的演技有如此大的提升?和那段‘至暗时刻’有关吗?”

廖东摆了摆手,“算不上什么至暗时刻,就是年少轻狂罢了。演技其实和这些事都没关系,从我个人的角度上来说,就是突破了瓶颈,顿悟了,相当于吃了一颗大还丹吧。”

张主编乐了,“这个说法还挺有意思的,那你还遇到过瓶颈吗?”

“遇到过好几次,其实从专业的角度上说,演《余罪》的时候,我的演技大多时候流于表面,说白了就是纯靠模仿。高兴的时候就找高兴的情绪,难过的时候就找难过的情绪,谈不上什么演技。”

“应该是在拍《暴裂无声》的时候,我第一次遇到了瓶颈,因为张保民这个角色没有一句台词,所有的表演都要通过表情和动作来传达,一开始的时候我有些手足无措。”

“那你是怎么调整,怎么突破瓶颈的?”

“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

“没错,我就把自己当成是张保民,每天想的是他会怎么生活,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会怎么做,他的儿子丢了,他会是个什么心情。然后就是不说话,住在破房子里,每天吃张保民会吃的食物……”

“体验生活?”

“算是吧。”廖东想了想,才解释道,“和一般的体验生活不一样,我当时是把自己当成了张保民,有点体验派的意思,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磕磕绊绊,到后面,我几乎下意识就能做出张保民应该有的动作和反应,拍摄也比较顺利。”

“从那时候开始,你就突破了瓶颈?”

“还不算。在我拍《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时候,我发现我又进入瓶颈了,我演的是一个嗑药,有AIdS的同性恋角色,这样的角色没办法体验,只能继续模仿,但是我发现效果并不好。”

“那你是怎么解决的?”

“只能反复尝试,我和马修·麦康纳连续NG了好几十次,才找到感觉。”

“一直有网友替你叫屈,他们认为你应该拿今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没什么可能。”廖东摆摆手,“我们私下说,除非我改国籍,或者公开批评国家,不然我很难拿到奥斯卡表演奖项,我是个愤青,我不愿意干这种事,一个奥斯卡而已,拿不拿的就那么回事。”

张主编苦笑,这玩意不用廖东私下说,他就算写了也发不出去。

“你现在突破瓶颈了吗?”

“算是突破了吧。在演《小丑》的时候,我有了新的启发。我之前演戏都是100%投入,但是演小丑这个角色时,我把投入的比例调整到了80%或者90%,剩下的情绪要拿出来,就像是灵魂出窍一般,控制自己。”

“我没听懂,有点太玄乎了。”

“或者可以这么说。我现在的表演方式就像是在玩拼图游戏,把一个角色拆分成无数个碎片,然后再慢慢地把角色拼凑在一起。而这些碎片就是我的情绪,拼图的时候也需要一部分情绪,这么说你理解了吗?”

“我好像明白了,意思是你现在对自己的表演更有控制力了?”

“可以这么说,但是我又到了下一个瓶颈,暂时还没有机会突破。”

“为什么?”

廖东小熊摊手,“因为没有好角色,想要在演技上有所突破,要么是靠顿悟,要么是靠积累,要么就需要好角色了。现在没有,国内没有,好莱坞也没有。”

“《信条》《失控玩家》《范海辛》《沙丘》都不行吗?”

“都不行,这些商业电影,玩着就能演了,除了提高知名度顺便赚点小钱以外,对提升演技没有什么帮助。”

张主编很难受,廖东这个逼装得让他有些猝不及防,2000万美金诶,那叫赚点小钱?什么才是大钱?

不过专访还要继续,“所以你就选择当导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