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就像唱歌,并不是大喊大叫飙高音就是实力派歌手,有时候音太高反而会引起生理不适。

所以有时候并不需要演员爆发多么强烈的演技,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显然,郝雷、张松文、李明起这些演员就懂得这个道理。

至于春霞、王胜迪和张艺汉懂不懂,其实并不重要,拍群戏的时候,他们会被带着入戏的。

有了这场群戏的成功,剧组算是正式进入了磨合期,大多数时间廖东只需要提醒机位和灯光的问题就够了,拍起来还算是省心。

《小偷家族》的外景戏并不多,场次也很少,廖东的分镜头画板上面只有一百多场戏,五百多个镜头,跟商业片肯定是比不了了,在文艺片里都算少的。

廖东用了不少静态长镜头,倒不是为了省事,而是他想通过这种视角来营造一个比较日常、温馨的氛围。

所以廖东很少要求大特写,而是用了很多中景,尤其是拍摄到相对温暖的画面时,廖东会让杜杰把镜头拉远,再慢慢地推上去,以此来区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温情。

当然,这到了影评人口中,可能就变成了廖东刻意追求伪纪录片式的拍法,他们懂个屁……

廖东正在那拍张松文和张艺汉的日常戏份呢,眉头突然皱了起来,因为他看见有两个人影从远端入镜了,这可是最低级的错误,大刘干什么吃的?

廖东站起来刚要发作,就把脏话咽了回去,因为来人正是热巴……和杨小狐。

等两人走近,廖东才无奈地挥了挥手,把五佰叫过来掌镜,他拉着两人躲到了自己的房车里面。

“来之前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呢?你俩过来的时候没人拦着?”

热巴往沙发上一靠,一脸不高兴,“怎么没有?要不是我直接闯进来,他们都不让我们进。我说你这里规矩太严了吧?拍个戏还找四个保安看着。”

“我这是同期声……”

杨小狐知道耽误了廖东的事,连忙打圆场,“我们不是有急事嘛,耽误你拍摄了吗?”

廖东看了一眼杨小狐,又看了一眼热巴,一个是他女朋友,一个是他女朋友的闺蜜兼伯乐,他还能说什么呢?耽误就耽误了呗。

“什么急事?”

说到正事,热巴立刻从包里掏出两个剧本,塞到廖东手里,“我们最近接了两个剧本,想让你看看。”

廖东一脸懵逼,“让我看看?你们是要投资?还是要演啊?”

“既要投资,又要演。”热巴见廖东满脸怀疑,立刻解释道,“不是我演,是杨姐要演。”

廖东恍然,按理说杨小狐加入了菠萝影业以后,制作人当得也很开心,可是这人就是闲不下来,一门心思地想当人民表演艺术家,也不管人民答不答应……

之前《宝贝儿》遭到票房和口碑双重打击,杨小狐消停了几天,没想到又盯上其他电影了,还是一次两部。

廖东无奈,热巴让他看,他肯定要看看,而且菠萝影业还是缺电影项目,如果有合适的还真可以参与一下。

“路洋?《绣春刀2》的导演?不对啊,他的新电影欢喜传媒怎么不投资了?”

杨小狐支吾道,“《绣春刀2》也不是欢喜传媒投资的,是宁昊的坏猴子投资的。”

“那不是一样么?”

廖东嘀咕了一句,不过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还能因为什么?因为《绣春刀2》亏钱了呗。

《绣春刀》系列其实口碑还不错,第一部豆瓣上有7.7分,第二部别看杨小狐被狂喷,还是有7.2分,这在国产电影里面,已经算是高分了。

很多人都说《绣春刀》系列是近几年最好的武侠电影,这个评价可不算低。

但就是不赚钱。

《绣春刀》3000万成本,票房9000万,赔了点宣发钱,但是口碑很好,宁昊的坏猴子就投了《绣春刀2》。

这次8000万成本,票房2亿多,票房分账勉强和成本打平,又赔了点宣发钱,可是这次宣发就是几千万的规模了,给宁昊赔傻了……

然后路洋又拿着新剧本找宁昊去了,这次一开口成本就是两亿,宁昊哪敢接招啊。

这次的剧本叫《刺杀小说家》,是根据双血涛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的,路洋拍完《绣春刀2》就开始筹备了,剧本就写了一年半,势必要挑战一下大制作。

他没想到宁昊怂了……

无奈之下,路洋就想起了杨小狐。

两人合作过《绣春刀2》,虽然杨小狐被骂傻了,但是路洋觉得她演得还不错,又邀请杨小狐来演《刺杀小说家》的女主角,然后委婉地提出能不能让杨小狐拉一下投资,杨小狐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廖东。

廖东真想谢谢她……

《刺杀小说家》,廖东倒是听说过,不过他前世没看过,也不记得票房,这就有点麻烦了,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

看了一下简介,廖东倒是提起了一点兴趣,这是一部奇幻电影,还是两个世界来回切换的那种,可以互相影响,而影响两个世界的中间点就是一个失败的小说家,他靠写小说穿梭在现实世界和奇幻世界之中。

这倒也不是路洋或者双血涛首创的,《勇敢者的游戏》就是这个套路,几个人扔骰子,然后就会触发事件。

不过还算有点新意,毕竟现在大银幕上不是打来打去,就是中年危机,偶尔换点套路观众应该会买账。

廖东抬头问道,“现在推进到什么程度了?演员选了吗?还有其他投资方下场吗?”

杨小狐倒是没瞒着,“路洋想找雷大头来演男主角,另一个主角准备找董子建。”

“华策有投资意向?”

杨小狐一怔,随即点了点头,“华策确实想参与投资,不过他们觉得两亿太贵了,还没下定决心。”

廖东“嗯”了一声,没有评价,继续低头看剧本。

这可是奇幻大片,如果要做好,特效是肯定不能少的,两亿真不算贵,加上宣发,有个八亿票房就能回本,还是可以赌一下的。

可是这剧本越看,廖东越觉得不对劲,这是碳基生物能写出来的剧情?编剧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