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飞驰人生》,廖东就和热巴去找老两口了,其他电影不用看了。

两部动画片根本不用考察,每年春节档看动画片的人群就那么多,几乎是固定的。

《疯狂的外星人》也就那么回事,靠沈藤、黄博和宁昊收割票房,前几天的票房一定很好,到了大年初三,就不一定了。

毛病就是之前说的那些,春节诶,阖家团圆的时候,搞一部黑色荒诞喜剧……真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账。

《廉政风云》和《神探蒲松龄》,都是打酱油的。

前者就是传统港片套路,杨老板就是想换个大档期圈钱,廖东估计杨老板要失望了,春节档还是适合合家欢、喜剧或者大特效,谁爱看犯罪片啊?

《流浪地球》要不是投资太大,其他档期容量不够,都不一定在春节档上。

《神探蒲松龄》倒是合家欢了,可是编剧脑洞太大,都开上天了,燕赤霞和宁采臣是一个人?蹭热度都不会蹭。

剧情乱七八糟,爱情线弱智,特效拉胯,低配版《捉妖记》了属于是,再加上爱奇艺发行渠道不行,这电影注定炮灰的命。

当然,《流浪地球》也没有那么好,有不少毛病,可惜,对手毛病更大。

这就是中国电影目前的困境,能冲击春节档的电影,怎么说都应该是中国最专业的一批电影人来制作,才配得上这么大的档期。

结果唻?一群臭鱼烂虾……

两部动画片先不谈,其余六部电影能把故事讲明白的只有《流浪地球》和《廉政风云》,《疯狂的外星人》属于能讲明白,但是宁昊非要绕着弯去讲,算是个特例。

超过一半的电影连故事都没讲明白,这不是扯淡么?

春节档各家的宣传人员是无休的,加班费开得很高,比起春节档的票房,那点加班费根本不算什么,八部电影的营销团队都下场了。

套路都差不多,吹自己,顺便抹黑对手。

《流浪地球》作为其他电影最大的对手,受到的抹黑自然是最多的。

“我爱跳舞”的案子还在排队呢,其他影评人可不敢无脑黑了,大多是抹黑都是集中在真正不合理的地方,还有吴经。

《流浪地球》这种硬科幻肯定会有bUG,而且还不少。

行星发动机能不能推动地球,木星能不能点燃只是少数人才会去探讨的。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地球怎么可能一天之内进入冰河期?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bUG,可是郭凡明知如此,还是这么拍了,原因很简单,这个场面太震撼了。

100个观众里面,可能有99个都想看自由女神像被瞬间冻住的画面,有一个人觉得这是bUG,不符合常理,那对不起,其他99个人贡献的票房更高……

所以在这一点被提出来的时候,陈若溪直接让人买了一条热搜,把自由女神像被冻住的画面放了出来,这下好了,大家更想去看电影了。

另一个黑点就是吴经。

自从《战狼2》拿到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以后,很多人都开始酸了,他们觉得吴经不配……

所以《流浪地球》一上映,就多了很多黑粉,这些黑粉大多是针对吴经,觉得吴经的电影都是在贩卖爱国情绪。

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真觉得吴经不配,剩下的那些人成分就不好说了。

当然,这些黑粉加起来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只能在网上跳脚而已,吴经的加盟带来的粉丝数量远远超过黑粉数量。

而真正看过《流浪地球》的观众,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时间给了好评,并且推荐给了自己的朋友。

什么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中国人也能拍出好莱坞水准的科幻片,之类的都来了。

大家还是爱电影的,对于真正合格的电影,包容度挺高的。

晚上十点半,等最后一批观众入场以后,春节档首日票房也出炉了。

今年领导对春节档的大盘很重视,他们希望春节档能给2019年开一个好头。

廖东倒是很淡定,首日票房,还是看宣发力度、票补力度、明星号召力、排片和题材,和口碑什么的关系不大。

果然,首日票房前三都是宣发过一亿的大项目。

《流浪地球》以更高的排片,更多的预售拿到了票房冠军,单日报收4.2亿,差点破了影史纪录。

排名第二的是《疯狂的外星人》,3.5亿;季军是《飞驰人生》2.9亿。

《新喜剧之王》的宣发规模只能算是中等,但依靠前作和周星星的号召力,他们排到了第四位,2.5亿票房,直接就收回了成本,剩下不管拿到多少,都是纯赚的。

剩下四部电影的票房都没过亿,《熊出没·原始时代》7400万,《神探蒲松龄》6600万,《小猪佩奇过大年》5900万,《廉政风云》5700万。

基本符合大家对这个春节档的预测。

再往后就是一些趁着过年拿出来骗钱的重映电影了,名字都没听说过,忽悠一个观众算一个。

这些电影的票房加起来都没有500万,聊胜于无了……

领导的嘴都要笑歪了,春节档第一天,大盘15.7亿,再创新高,这么看,一周下来破60亿的目标有希望了。

当天晚上,口碑也差不多出来了。

《流浪地球》自然评分最高,就算遭到了大批抹黑,开分8.8,在春节档绝对傲视群雄。

让廖东比较意外的是《飞驰人生》的开分居然有7.2,比《疯狂的外星人》还高了0.1分。

看来大家还是喜欢感动的故事,对讽刺接受度没有那么高,《流浪地球》也有这方面的加成。

当然,最让廖东搞不懂的是《新喜剧之王》,这电影开分6.2,居然及格了?

一大堆人跳出来说《新喜剧之王》没有那么烂,很多深意大家没有看出来。

这套话术是不是很熟悉?几乎所有文艺片的评论区都有,尤其是姜闻、贾科长、娄叶……

可人家拍的是文艺片,当一部商业电影,用文艺片的逻辑去维护的时候,就知道这部电影拍得有多烂了。

情怀粉真是无敌。

居然还有人说什么“再过十几年,《新喜剧之王》肯定会留名影史”。

要是《新喜剧之王》这种电影都能留名影史,那中国电影才是真的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