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双子杀手》已经在做后期了,这个时候找人投资就是在找冤大头。

事实上,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票房失败之后,李桉已经很难拉到投资了。尤其是李桉执意继续用120帧拍摄《双子杀手》的情况下。

好莱坞就是这么残酷。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票房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20帧高清摄像,电影高清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太高清了不行……

李桉似乎是为了测试技术,中景或者近景全给换成了特写,观众眼里都是毛孔、皱纹和血丝,这哪是看电影,这是看高清纪录片。

电影的质感全没了,太过高清的镜头会引起心理不适。

剧情全是白描,没有任何起伏,战争片段不到五分钟,这时候往死了用120帧技术啊!

不过无所谓,豆瓣文青会吹。

什么划时代的作品,电影历史上的丰碑全来了。

廖东敢打赌,如果这电影换一个国内导演来拍,绝对会被喷到怀疑人生。

结果李桉是导演,电影在豆瓣一度高达8.9分,纯属睁眼说瞎话,可以合理怀疑,大多数人都没去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在电脑上看确实会好很多,因为压缩过,不会太晕画面。

投资方可不会按照豆瓣文青的评论投资,李桉在好莱坞又碰壁了。

不过他好歹是奥斯卡最佳导演,好莱坞着名富二代大卫·埃里森还是选择了相信。

大卫·埃里森是好莱坞有名的败家子,不过人家有的败,他爹是甲骨文的cEo。《碟中谍》系列,《终结者》系列,《星际迷航3》《壮志凌云2》,不是大投资人家还不感兴趣呢。

不过这次大卫·埃里森被人拦了下来,谁也不敢再赌120帧了,尤其是《双子杀手》李桉还要做成3d,成本至少1.5亿美元。

这时候中国的冤大头又出现了,复兴直接承包了大部分投资,这是他们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卖药的就是有钱……

然后他们也发现不对劲了。

李桉一场动作戏的后期做了九个月……

在廖东看来,完全没有必要,120帧有没有用?肯定有用,但是和当年横空出世的3d《阿凡达》相比,对电影的影响太小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至少以目前的观众欣赏水平和电影发展趋势来看,短时间内用不上120帧技术。

两家投资方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想跑路了,于是才有了李桉找廖东投资的事情。

这方面廖东挺看不上李桉的,忽悠不到好莱坞投资人,去忽悠华尔街或者德国人啊,他们也是着名的冤大头。

老可着中国人薅羊毛算怎么回事啊?

插一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伯纳投了3000多万美元,北美票房才170多万……

廖东很痛快地拒绝了李桉,他可没有当冤大头的想法。

李桉离开以后,巩阿姨又过来了,她想给廖东和黄博安排一个专门的新闻发布会,走红毯的时候也要清场。

廖东和黄博立刻拒绝了,好家伙,这是把他们架到火上烤啊。

黄博还好说,地位在那摆着,廖东虽然成绩不错,但是毕竟年龄还小,搞这么大阵仗,弄不好就要被人狂喷。

这种风头不出也罢。

巩阿姨很满意廖东的反应,临走的时候还透露了一点,这是湾湾这边提出来的要求,她就是过来传个话。

廖东很愤怒,这帮人就不能消停一点?

……

今年金马红毯主持人还是杨倩霈,她看到廖东和黄博向她走过来的时候浑身肌肉就绷紧了,她特别怕廖东还像去年似的发疯。

不过今年廖东没有这个心情,《狩猎》和《我不是药神》都已经下档了,用不着他宣传。

所以采访的时候,廖东非常高冷,倒是黄博非常配合,妙语连珠,整得跟脱口秀现场似的。

等廖东和黄博离开的时候,杨倩霈还有点意犹未尽,甚至想要再问廖东几个问题……

黄博和廖东的座位在正中间比较靠前的位置,前面就是李桉,旁边不远处就是巩阿姨,金马奖对两人还是很重视的,毕竟他们也要考虑收视率。

只不过廖东情绪不高,一直绷着脸。

他实在搞不懂,去年陶子差点给金马奖搞崩,今年还让她来主持?湾湾没人了吗?

而且前面也没什么大奖,都是一些边角料,别说廖东了,其他人也没什么兴趣,年纪大的都快睡着了……

直到颁发最佳纪录片的时候,廖东才精神一振,他隐约记得,前世出事的好像就是纪录片。

廖东对纪录片没什么好感,因为这是最容易夹带私货的形式。

很多人都觉得纪录片肯定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其实不然,和老千一样,大部分纪录片都是九真一假,目的就是夹带私货。

尤其是被很多人推崇的bbc,造假简直太多了。

豆瓣评分高达9.7分的《人类星球》和《冰冻星球》都有造假的情况,还是被实锤的。

人家bbc自己承认的。

比如《人类星球》第四集《丛林》,说什么科罗威人是全世界唯一在树屋上生存的人类。

还直接拍摄了在三十五米高空搭建树屋的镜头,整了个大全景,搞得老震撼了,不少人在那感叹科罗威人的心灵手巧和鬼斧神工。

结果树屋是摄制组找人搭的,为了拍摄,科罗威人还得假装搬进去住……

还有什么巴亚卡人爬到四十多米高的树上采蜂蜜,也是摆拍,这段《舌尖上的中国2》直接拿过来用了。

导演组也找了个采蜜人上四十多米高的松树采蜜,然后松树上出现了其他树的叶子。

后来被人扒出来是在一棵两米多高的树上拍的,造假都要偷工减料……

还有《冰冻星球》里面那个着名的北极熊妈妈挖冰洞的故事,也是造假,导演组去芬兰动物园拍的。

豆瓣上的文青还在那吹呢,说什么这才叫纪录片,国外的电影人打了多少中国电影人的脸,廖东都替他们尴尬。

好的纪录片当然也有,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就很不错,大家看纪录片也要理性,自己思考,里面的坑太多了……

“得奖的是,《我们的青春,在湾湾》。”

主持人陶子一伸手,一名穿着黑色礼服的中年女子,快步走上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