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剧本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主角被边缘化。

电影名字就叫狄仁杰诶,结果最后高潮狄仁杰一直在边缘ob,解决问题的是阮惊天演的和尚。

刘佳玲的角色也很莫名其妙,亢龙锏不就是个尚方宝剑吗?武则天无所不用其极,就想要这么一个玩意?有个屁用?

当然,最扯淡的就是封魔族刺杀皇上皇后的戏份,会幻术,又把龙头藏在了龙椅下面,直接把人杀了多干脆?

这就是没有矛盾,强行制造矛盾的典型。

一个推理电影,反转和矛盾都靠强行制造,那就别怪观众不买账了。

相反,《西虹市首富》的故事脉络清晰明了,就是沈藤想方设法地花钱,加上闫飞和大魔的笑点一如既往在线,效果肯定比看不懂的电影强。

《狄仁杰》属于另外一种“不专业”的电影人捣鼓出来的作品,他们的不专业不是体现在统筹、拍摄和宣传上面,而是体现在剧本、选角和监管上面。

别看监制名单里面有陈果富这种级别的制作人,但是没人能管得了徐老怪,任由着徐老怪按照自己的想法拍,就是另一个赛道的陈凯哥。

看看徐老怪的高分作品,《青蛇》《梁祝》《金玉满堂》《笑傲江湖》《刀马旦》这些电影的第一编剧都不是他。

选角就更离谱了,都2018年了,华宜还在迷信港台演员,无数次事实都证明过他们根本没有所谓的票房号召力,真是活该。

不过华宜其实也没赔太多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和《邪不压正》一样,也是一部宣传片,宣传的是华宜苏州影视城。

还记得之前管狐想让廖东拍的《八佰》吗?也是为了宣传这个影视城。

所以三亿投资还是有水分的,《八佰》号称七亿投资呢。

最惨的是华宜的股价又跟着跌了一波,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华宜慌了,连忙加大了路演力度,让赵又挺和阮惊天各带一路人马,准备走《战狼2》的模式,二十天跑二十个城市,妄图通过明星效应带动票房。

想多了。

赵又挺和阮惊天有个蛋的明星效应?

彭玉宴还能营销一下努力和健身,而且人家长得确实帅。赵又挺和阮惊天能营销啥?

大概只能营销一下夺妻之恨和古巨鸡的反义词了……

有时候真不得不佩服湾湾资本的造星能力。

赵又挺这种演技和普通话水平,居然和小黄鸭一样,几乎没演过配角,还都是大制作。

《搜索》《致青春》《九层妖塔》和两部《狄仁杰》,全是男一号,当然也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不管角色是哪个省份的,最后都是港台腔,二是这些电影全是京圈资源。

阮惊天稍微差点意思,主要他和柴智屏的纠葛不深,湾湾资本投资的电影,大多要经柴智屏的手。

之前《西虹市首富》就是这样,要不是廖东出手帮热巴截和,宋云桦这个小透明又可以借着票房大卖刷存在感了。

这是这帮人的老套路,一般就是抱大腿,砸资源,然后就跳到大陆小生的头顶上作威作福。

最擅长田忌赛马,和老一辈比活力,和中生代比资源,和新生代比努力,从不和同龄人在同一个赛道比较……

当然,现在出了廖东这么一个妖孽,全方位碾压了他们,而且华宜和京圈式微,这帮人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事实也是如此,就算赵又挺和阮惊天拼了命地跑路演,《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票房依然没有任何起色,每天都被《西虹市首富》花样吊打。

上映两周以后,《西虹市首富》的累计票房突破了二十三亿,而《狄仁杰》的票房还没到六亿。

他们也没什么机会了,因为《巨齿鲨》和《爱情公寓》来了。

这两部电影还没上映就已经打得难舍难分。

《爱情公寓》因为系列情景喜剧的原因,有不少情怀粉,大概和《美人鱼》上映之前的效果差不多。

当年追《爱情公寓》的粉丝们都长大了,有了消费能力,愿意为自己的青春买单,预售票房就干了两亿。

《巨齿鲨》因为题材和廖东的原因,预售票房也不错,有1.8亿,算是勉强打了个平手。

不过廖东和杨欣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提前看了《爱情公寓》大电影。

虽然《爱情公寓》的制片方一直藏着掖着,不做点映,可是看片会还是要办的,不然院线怎么给排片?

廖东和杨欣找了于东,三人一起混了进去。

看完以后,三个人面面相觑,这特么也叫电影?

剧情烂就不说了,主要是《爱情公寓》大电影除了角色名字还有电影名字和《爱情公寓》有关,其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特么是一部盗墓电影……

什么《爱情公寓》?《爱情公墓》还差不多。

后来找人打听了一下,廖东才明白,原来是版权问题。

《爱情公寓》的版权在联凡手里,但是电影版的主要出品方是高格、南派泛娱和tx影业,高格的董事长是汪元,剧版《爱情公寓》的制片人。

一开始他们也没想做《爱情公寓》大电影,毕竟汪元不想给联凡分钱。他就找了三叔,准备用《爱情公寓》原班人马拍一部盗墓题材的电影,叫《新次元冒险家》,想要圈点票房。

韦政哪会拍电影啊,成片根本没法看,然后汪元灵机一动,把角色名给改了,又把演员找回来补拍了一些镜头,《新次元冒险家》摇身一变,成了《爱情公寓》大电影。

预告片里,韦政故意剪掉了和盗墓有关的部分,看起来就和《爱情公寓》一样。

至于会不会侵权……先上映把钱圈了再说,到时候被联凡告了,就拖一拖,然后赔点钱了事。

这事儿干得非常隐蔽,除了几个主创以外,连工作人员都不知情,还以为是和《爱情公寓》搞联动炒作呢,大家也就没当回事。

直到看片会上才被踢爆……

院线经理都傻了,这事儿往小了说叫溜粉,往大了说叫消费欺诈。

不过他们很快就接受了现实,反正和他们也没关系,能赚钱就行。《爱情公寓》首周末的排片达到了50%,《巨齿鲨》只有35%。

像不像《小时代》?

所以廖东根本不怕《爱情公寓》,他们顶多能蹦跶三天,三天之后,消息传开,就是《爱情公寓》崩盘,《巨齿鲨》全面收割票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