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娱乐:开局全网黑,老千拯救内娱>第320章 以制作人的身份拿金棕榈

在颁奖典礼这方面,戛纳和柏林差不多。

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上台演讲,大概意思就是要更多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电影,顺便支持女权,然后反种族歧视。

意思是这么个意思,反正就是套话,接下来开始颁奖。

今年戛纳相比去年少了好几个奖项,除了传统的奖项之外,去年的70周年特别奖、最佳原创配乐奖、Vulcan技术奖、法兰索·瓦夏莱奖和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全没了。

就连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也被排除在了主竞赛单元之外,这届评审团对影评人相当不待见。

但是这个奖还在,影评人把这个奖颁发给了《燃烧》,但是并不能让李沧东出席最终的颁奖典礼。

当然,今年也额外增加了酷儿金棕榈和特别金棕榈。

前一个廖东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后一个他比较清楚,应该是给让-吕克·戈达尔。

其实一开始增加这个奖项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不给他,人家也不可能来。

果然,凯特·布兰切特亲自将特别金棕榈颁发给了让-吕克·戈达尔,自然是迎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金摄影机奖,也就是最佳新导演,给了来自比利时的卢卡斯·德霍特和他执导的《女孩》。

这部电影廖东也去看了,完全不像是一个只有二十七岁的导演拍出来的,相当“老”且规整。

并不是贬义词,《女孩》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欧洲电影,长镜头,十分稳定的手持摄影,同场景不连续剪辑,视觉重复,片段式情节拼贴……

太学院派了,说是七十二岁的法国导演拍出来的都有人相信,但是相当完整,值得一看。

然后就是小高潮了,要颁发评审团大奖。

和柏林一样,戛纳的评审团大奖也是第二名,但是没人在意第二名。戛纳还有一个评审团奖,那个相当于荣誉奖,被黎巴嫩的电影《迦百农》拿下,就是后来在国内上映的《何以为家》。

“《黑色党徒》,斯派克·李。”

斯派克·李很兴奋,第二名已经不错了,戛纳虽然向好莱坞妥协,评审团也大多是好莱坞过来的,可是他们还不会把金棕榈给斯派克·李。

其实《黑色党徒》如果不看结尾的话,还是不错的,有点斯派克·李早期的意思,只不过结尾部分意图太明显了,就差把我想拿奖写在脑门上了。

最佳剧本开了双黄蛋,《幸福的拉扎罗》和《三张面孔》同时获奖。

下面就是影后和影帝,马修·麦康纳一点儿都不紧张,胜券在握。

在此之前,不管是场刊、观众还是业内人士,都认为《犬舍惊魂》的男主角马尔切洛·丰特是马修·麦康纳的最大竞争对手。

然后《犬舍惊魂》没有接到闭幕式邀请电话……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马修·麦康纳在众人的掌声中起身挥手,折桂戛纳,迈出了他在颁奖季上的第一步,非常坚实。

影后颁给了哈萨克斯坦演员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她在《小家伙》中的表演可圈可点。

这是一部有关底层女人生孩子、抛弃孩子,然后又找回孩子的救赎故事,故事不算新颖,想要表达的东西大家也明白。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小家伙》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为了这部电影,她整整六年没有接任何作品,一直保持剧中母亲的状态生活,活该她拿影后。

所以国内那些女演员别老抱怨大环境不好了,如果真有人找她们拍这种电影,她们会接吗?

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能拿奖,代表了戛纳还有底线。所以说公关重要,人脉重要,实力更重要,不是所有奖项都有黑幕的。

最佳导演奖颁给了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他执导《冷战》被中国记者称为波兰版《芳华》。

从剧本的架构来看,《冷战》确实和《芳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内核完全不一样。

《芳华》想要表达的是那个时代,用爱情来作伪装,而《冷战》内核就是爱情,时代只是背景。

简单说就是《冷战》其实比《芳华》更深刻一些,人家没想奔着票房去……

奖发到这个时候,金棕榈其实已经没悬念了。

到场的剧组都拿了奖,那金棕榈就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

果然,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再次登台,“这是一部有关生死的电影,也是一部有关痛苦和现实的电影。我们即便能够远离电影中角色的痛苦,却也是各自悲剧盛宴中的主角。正如尼采所盛赞的,悲剧亦有其价值,该片能够带给我们的,便是这有声有色的壮丽与快慰。”

“获得第七十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是——《dallas buyers club》,恭喜。”

让-马克·瓦雷和杰森·布朗姆立刻跳了起来,然后飞快地上台领奖。

廖东自然也跳了起来,他非常高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能拿到金棕榈,版权就能多卖好多钱。

当然,也没有那么多。

毕竟北美和中国的版权已经分别被布伦屋和菠萝影业瓜分了,只能卖给其他国家。

要是奈飞没有和六大撕破脸就好了,他们肯定愿意出高价……

中国记者们也非常高兴,再怎么说廖东是制片人,金棕榈就和中国有关。

毕竟从1959年田琛第一次入围戛纳以来,只有陈凯哥一个中国人拿过金棕榈,现在加上廖东有两个了。

不仅是金棕榈,就连评审团大奖中国人也只得过两次,分别是老谋子的《活着》和姜闻的《鬼子来了》。

不过廖东没什么宣传的心思,他又不是导演,以制片人的身份拿金棕榈算什么本事……

大家都知道陈凯哥拿过金棕榈,谁记得《霸王别姬》的制作人是谁?

廖东怎么想的并不重要,杨欣已经开始打电话宣传了,制作人身份拿金棕榈怎么了?

一样牛逼!

再说了,廖东还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男二号呢,没看那些影评人疯狂吹捧廖东吗?都说廖东演的比马修·麦康纳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