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娱乐:开局全网黑,老千拯救内娱>第290章 《寄生虫》

廖东很喜欢《寄生虫》。

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所以能拿到金棕榈……

而且很商业,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寄生虫》也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编剧是导演奉俊昊和韩进元。

韩进元大家可能不熟悉,他确实没什么名气,但是他在好莱坞进修过,学过编剧,也当过沃卓斯基姐弟,哦不对,是沃卓斯基姐妹执导的《超感猎杀》副导演。

韩进元对好莱坞商业片的逻辑和剧本很熟悉,奉俊昊对好莱坞和商业电影也不排斥,不然也不会有《汉江怪物》和《玉子》了。

《寄生虫》本质上就是一部商业电影,和《我不是药神》一样,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三幕剧。

两个情节点也非常清晰,第一个就是金基宇发现朴社长家非常有钱,想把金基婷也介绍进去。第二个就是多颂的生日宴,情节到这里急转直下,直接引出凶杀案和结局。

中点的转折就是前任保姆雯光找上门,给寄生在朴社长家的金家带来了矛盾。

所以大家在看《寄生虫》的时候,才不会有那种看不下去,想要暂停去上个厕所,吃点零食的感觉,而是一口气看下来,酣畅淋漓。

因为导演对剧本节奏把控非常好,每到大家觉得有些无聊的时候,就会有起伏或者转折,翻译过来就是全程没有尿点……

这也是廖东这一世接触了导演这行以后才发现的,前世他在看《寄生虫》的时候,也只是觉得好看,根本停不下来而已。

不过廖东肯定是无法把所有剧本都复写出来,所以他还是想起了梅锋,在廖东把故事框架讲给梅锋以后,梅锋觉得剧本很好,但是他也写不出来。

因为梅锋不了解韩国国情,他找不到合理性。

这也是很多人在看过《寄生虫》之后觉得奇葩的主要原因,他们理解不了,为什么金基宇学习好,长得帅还聪明,金基婷有美术天分还会设计,金基泽会开车,他老婆会做饭,却过得如此苦逼?

就算全家为了让金基宇考名牌大学,不让他出去找工作,可金基婷当个设计,金基泽开出租车,忠淑给别人做饭不行吗?

总不至于全家一起住地下室,折披萨盒吧?

可是在韩国,又显得非常正常。

就像《寄生虫》里的台词一样,“一个警卫职缺,都有500个大学毕业生去应征。”

别看韩国是发达国家,但是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0%。每年有30%的考生选择复读,因为只有高学历才能找到工作。

而且韩国的自杀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常年排名世界前三。

原因无外乎是压力太大,看不到希望,归根结底是阶层问题,贫富差距过大。所以《寄生虫》这电影在韩国才会这么受欢迎,因为韩国人能感同身受。

当然也有点夸张就是了,《寄生虫》的时间设定在2017年,都活不起了,也不去送外卖,韩国外卖员时薪还是挺高的。

不过梅锋写不出来,廖东也麻了,他总不能现去韩国找个编剧来写吧?他真怕剧本被偷了。

虽然廖东的剧本也是偷来的……

好在梅锋话锋一转,“不过我可以去韩国体验一下,这需要时间。”

廖东马上就同意了,“梅老师您尽管去,费用我都包了,不过还要麻烦你先写个大纲出来,我好去注册。”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廖东大概记得《寄生虫》是明年上映的,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他要赶紧去韩国把剧本给抢注了……

这件事倒是很好操作,有大纲和故事梗概就行。

在梅锋答应之后,廖东就把这件事交给了陈婕,让她去韩国注册剧本,顺便联系一下韩国的电影公司,廖东准备把《寄生虫》做成中、韩、美三国合拍片。

到时候从国内拉工作人员过去,还可以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

廖东是拿不到奥斯卡个人奖项了,但是拿个最佳外语片还是有希望的,《卧虎藏龙》就是以中美合拍片的模式拿到的奥斯卡,廖东也想复制这个成功案例。

……

一切搞定之后,廖东直飞孟买,剧组已经到了好几天了。

孟买是印度第一大港口城市,也是最富裕的城市,更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城市,《寄生虫》放在印度拍也没什么毛病。

只不过要加入歌舞部分,廖东接受不了。

他很难想象本来剑拔弩张的两家人突然在多颂的生日会上尬舞,那是个什么场景……

《我不是药神》在孟买的戏份不算太多,基本上就是黄博的个人演出,廖东随便找了几个群演,反正也不需要什么演技,有印度特色就行。

黄博倒是和程勇一样,都不会英语,也算是本色出演了。

在孟买拍了一个星期,廖东就受不了了,直接回国。倒不是拍摄出了什么问题,只要是廖东吃不惯这边的食物,哪里干净又卫生了?

廖东从来到孟买的第一天就拉肚子,第三天就进了医院,差点没死在那……

后续的镜头廖东就交给了康波和杜杰,反正只需要一些空镜头装饰,再有就是满屋扑棱蛾子那一段,借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直接找个特效公司做就行了,花不了多少钱。

这次剪辑的工作廖东就没找胡树真了,胡树真剪文艺片有一手,但这是商业片,她经验还不够用。

黄博推荐了杜媛,是国家一级剪辑师,也是老谋子和宁昊的御用剪辑师。

《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有话好好说》《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心花路放》《鬼吹灯之寻龙诀》……

都是杜媛的作品。

不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喜剧还是正剧,杜媛都信手拈来,绝对算得上是国内一流的剪辑高手。

这也是廖东升咖之后才有的待遇,换成半年前,廖东就算是想找杜媛来剪辑,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兴许就推给徒弟了。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杜媛也对廖东这个新晋柏林最佳导演非常感兴趣,剪辑师想要进步,只剪片子是不够的,还要和有才华的导演多交流。

廖东已经得到了杜媛的认可。

这也少不了黄博的牵线搭桥,当然,黄博的目的是想让廖东赶快进组,《一出好戏》也要开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