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韬是主持人,很娴熟地转移了话题。

“廖东,哦不对,现在应该叫廖导了,也是这两天的消息,你执导的《狩猎》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是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电影,你能跟我们说说,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吗?”

廖东嘴角扬起,没有对马尾都赶尽杀绝,两人没有那么大的仇,正好借坡下驴。

“这是一个有关谣言和社死的故事……”

廖东把《狩猎》的大概剧情讲了一遍,在座的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显然他们几个都带入到男主角的身份里面去了,如果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将要如何应对?

显然没有什么应对方法,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名人,只要有人站出来指责他们,就算是假到离谱的谣言,他们恐怕也百口莫辩。

如果真能说的清楚,朱俊也不会被停职了……

良久,窦文韬才开口道,“这真是一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

梁文稻和马尾都也是同样的表情,不知道他们是心里有鬼,还是心有戚戚焉。

窦文韬又问道,“这部电影会在国内上映吗?”

廖东点点头,“会上,不过不会在大热档期,大概率是五月或者九月这种冷清的档期。”

“五一档还冷清?”

廖东翻了个白眼,“怎么可能进五一档?我心里是很有逼数的,这种文艺片肯定卖不了多少票房,就算是五月也是下半月。”

这个回答倒是出乎了几人的预料,梁文稻问道,“你导演的电影,黄博主演,票房还能有问题?”

廖东知道,这就是专业和不专业的区别,要是大家都这么想那就好了。

“没什么用,影响票房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是电影质量、档期、排片和宣传,明星的号召力可能属于不太重要的那一档。”

见几人一脸不信的表情,廖东解释道,“很简单的道理,除了四大档期以外,平时的大盘就不足以支撑高票房,所以抢不到好档期,电影基本就意味着票房达不到预期。”

“而且如果明星真有票房号召力,为什么现在没有小鲜肉一番的电影了?他们的粉丝都不少吧?《狩猎》这种慢节奏的文艺片,能有个五六千万票房让我回本,我就很满足了。”

“照你这么说,明星的号召力一点用都没有了?”

“也不能这么说,当红明星带动几千万票房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按照我们现在的分账比例,这几千万是完全不够的。我们现在的电影市场比之前成熟了不少,大家已经开始对圈钱的电影感到厌恶了,像《摆渡人》这样的电影,全是大牌,电影质量不好,依然卖不了多少票房。”

马尾都突然插了一句,“所以你觉得《摆渡人》是烂片咯?”

廖东知道马尾都在给他挖坑,但是廖东决定跳坑,他真不怕得罪墨镜王,香港电影式微,香港电影人也早就跟不上时代了,先不说墨镜王当《摆渡人》的监制就是为了圈钱,他都给阿狸得罪惨了。

正是因为《摆渡人》票房口碑双双扑街,阿狸现在都开始调整电影投资策略了,他们短时间内不再准备主控投资,而是以参投为主,同时瞄准好莱坞独立电影,想要把口碑扭转回来。

阿狸和美国参与者还有梦工厂共同投资了彼得·法雷利的新电影《绿皮书》,目的就是冲击奥斯卡。

参与者这家电影公司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美国独立电影界,他们有非常高的地位,因为这家公司的老板就是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

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12年帮助丹尼尔·刘易斯拿下奥斯卡影帝的《林肯》,都是参与者公司制作的。

所以廖东真没什么可忌惮的,而且他又不是直接怼墨镜王,而是怼张佳佳,有什么问题?

廖东也差不多要开始发声了,树立自己在内娱的地位,省得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都来碰瓷。

“《摆渡人》显然就是一部烂片,甚至不能算是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情不完整,对白矫情,演员的表演也不到位,导演的镜头语言堪称业余,这种电影赔钱就对了。”

“张佳佳真以为陪墨镜王喝两年酒就能学会当导演了?要是导演这么容易,北电、中戏和上戏这些电影学院也不用开班了,直接找墨镜王喝酒多省事?四年学期变两年,国产电影还不分分钟崛起?纯属扯淡嘛……”

三人都懵了,他们没想到廖东这么直接。马尾都倒是想讽刺廖东几句,可是他根本不懂导演,而且廖东执导的电影入围了柏林电影节,就证明廖东还是有水平的。

再加上廖东嘴皮子利索,是真怼人,马尾都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比较好。

窦文韬也觉得这样就够了,他们就不参与评价了,怕挨网友骂……

“你最欣赏的导演是谁?”

廖东也没有继续开炮,他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正好借坡下驴,“库布里克、希区柯克、是枝裕和……挺多的。”

“国内的导演呢?没有吗?”

“当然也有,老谋子和陈凯哥都很好,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梁文稻有些惊讶,老谋子这几年风评不太好,很多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超生事件、高价签约乐视,再加上他这几年的电影口碑普遍也不行,很多人都觉得老谋子江郎才尽了,没想到廖东会这么说。

“你喜欢他什么呢?《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秋菊打官司》?”

廖东摇摇头,“我看的是导演技法,老谋子这些年导演技术还在进步,色彩,灯光、布景、构图、镜头语言这些,你仔细看,都会有所启发。纵观他这几年的电影,每次都能拿出来点新东西,以他的年龄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

梁文稻不服了,“包括《三枪》和《长城》?”

“《三枪》是烂片,就是为了圈钱,这没什么好洗的。但是从导演的角度来说,我非常喜欢电影中构图和色彩运用,绝对是这个。”

廖东竖起了大拇哥,“至于《长城》……你们不知道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流程,别说老谋子了,换成其他导演来,拍出来的估计差不多,人家制片人就不允许导演乱改剧本。”

几人又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