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富发来的不只是剧本,还有一些基础信息。

《少年的你》改编自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一起发过来的还有小说,小说只有十多万字,廖东决定先把小说看完再说。

三个小时之后,车到了剧组,廖东也把小说看完了,他才想起来《少年的你》这部电影,他前世看过。

简单说就是一个被霸凌的高中女生和一个校外小混混相互依靠的故事,想表达的东西挺多,爱情、校园暴力、高考、成长、青少年犯罪等等,还有两个少年为了彼此不顾一切……

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校园爱情电影,也不是浮于表面的因为女主角长得好看就被霸凌。

故事不算复杂,但是挺有力量。

廖东不但看过这部电影,他当时还跟着一起吃了抄袭和融梗的瓜。

当年电影一出来,就被爆抄袭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等小说。

网友的意见大概是人设抄袭《白夜行》,结局抄袭《嫌疑人x的献身》,校园暴力的部分抄袭《恶意》,薅羊毛可着东野圭吾一个人薅,把羊薅得跟葛大爷似的,谁看不出来啊?

还有网友恨铁不成钢,小日子有那么多推理作家,非要找最畅销的东野圭吾薅,岛田庄司、绫辻行人、松本清张、宫部美雪、森村诚一、凑佳苗……这么多作家呢,换着薅,网友真不一定能看出来。

廖东这一世做电影以后,才发现这根本就不叫事,而且法律上也无法定义抄袭,毕竟思想没有版权。

不能说一男一女,一个守护另一个,是共生关系就算抄袭《白夜行》,也不能说最后男主帮女主顶罪,就是《嫌疑人x的献身》,网友怎么不说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藏书室女尸之谜》呢?是不是没看过?

当时可是有很多推理爱好者帮东野圭吾说话来着,说两者在立意、人设、剧情上都不一样,只是核心诡计相似,不能算抄袭。

那《少年的你》也不能算抄袭,毕竟核心诡计还算有区别呢,做人可不能双标。

至于说校园暴力抄袭了《恶意》,这个真没道理,属于尬黑了,有关校园暴力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太多了,东野圭吾可没有校园暴力的版权。

事实上,如果《少年的你》算是抄袭的话,那《唐人街探案》肯定是抄袭《白夜行》,《唐人街探案2》肯定是抄袭《双瞳》和《占星术杀人魔法》,《盗梦空间》也是抄袭《红辣椒》,还有昆汀,他说过,他的电影都是致敬其他电影。

比如《被解救的姜戈》,那就是抄袭了《瑞哥归来》《愤怒的末日》《无情职业快枪手》和《姜戈》。

怎么没人说昆汀呢?

甲叠完了,应该不会被原作者告了吧?

反正廖东不喜欢《少年的你》原着,小说挺矫情的,不是他的菜,而且很直白,所以才会被人说抄袭、融梗。

但这是从粉丝和观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廖东作为电影人,或者说如果他要投资《少年的你》这部电影,他肯定不会容忍产生这么多争议,会影响票房。

直接从源头把窟窿堵住,找东野圭吾买一下改编权不就行了?或者直接请东野圭吾过来做顾问。《唐人街探案2》不就把岛田庄司请来做顾问了吗?其实就是变相交保护费罢了。

这样做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是可以堵住观众的嘴,有人叫嚣抄袭,直接把版权亮出来,完胜!

廖东记得《少年的你》票房好像很不错,绝对有得搞。

唯一的问题就是廖东要去演高中生,他今年都二十五了……

不过在看完了陈果富发过来的演员名单以后,廖东就没问题了,女主角人家邀请的是小黄鸭,和廖东同岁。

老实说,小黄鸭演高中生倒是没什么问题,身材特别像。

廖东给陈果富回了个电话,表示对《少年的你》有些兴趣,不过他要换个导演。

目前暂定的导演是曾国翔,就是曾志威的儿子,选他一方面是因为他《七月与安生》拍得不错,捧出了两位金马奖影后;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爹的关系,《少年的你》制作人陈果富和徐月珍都混过港圈,曾志威和他俩关系还可以,他们当然愿意照顾自己人了。

这也是廖东想要换人的原因,他特别看不上曾志威这种人,别说照顾了,不打压就不错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曾国翔的风格不合适。

和《七月与安生》一样,《少年的你》里面也充满了大量的手持拍摄和长镜头,廖东是要赚票房的,搞个文艺片导演来拍,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少年的你》也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廖东准备按照《我不是药神》的路子打造。

陈果富没有理由拒绝,廖东的价值,曾国翔根本比不上,就算因此得罪曾志威……现在的曾志威还能怎么样?翻天吗?

最多不给廖东金像奖提名呗,廖东人家已经拿到了正经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他还在乎香港金像奖吗?

还有就是廖东能带来资金。

小黄鸭现在的电影片酬大概2000万,廖东开到5000万也不过分,但是小黄鸭的钱陈果富可以给,廖东的陈果富就给不起了,肯定是片酬抵投资的方式。

这部电影,陈果富不想把成本搞到一亿以上,去年《烽火芳菲》已经给陈果富赔怕了……

插一句,有人在网上爆料,说《少年的你》小黄鸭一个人的片酬就一个亿,而四字只有800万,纯属扯淡,明显是在拉踩。

这部电影的成本加宣发才1.2亿,他俩全拿走了是吧?电影凭空变出来的?

大家都是拍电影抬咖位,然后去拍电视剧或者接代言赚钱。

比如限薪令刚出就爆出来的王谦源6000多万片酬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网传的电影《大人物》,而是电视剧《七日生》。

为什么制片方非要让王谦源降片酬?限薪令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之前提到的网络视频平台采购价不能虚高,按照规定,《七日生》就算按照最高档600万一集采购,网络版权也才能卖到1.68亿,加上电视台的首轮和次首轮,总收入不会超过4亿。

人家制片方还要给回扣、买收视率什么的,成本消耗巨大,才想着分摊风险。

所以电影的玩法和电视剧完全不一样,别被营销号给忽悠了……